易錦錦 劉盡禮
淺談中藥湯劑的傳統煎法
易錦錦 劉盡禮
目的 探討不同的煎煮方法對中藥湯劑的治療效果。方法 煎煮器具的選擇及合理的煎、煮方法和服用中藥,結果 不同的煎煮方法對中藥湯劑療效的影響。結論 中藥湯劑為廣泛用于臨床的傳統劑型之一,通過對保證質量安全用藥,提高臨床療效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藥;湯劑;煎煮
中藥湯劑是將中藥飲片用水煎煮二、三次,濾取藥液供患者服用的液體劑型。其適用范圍廣,具有奏效迅速,易吸收,制作簡單的特點?!杜谥舜蠓ā吩唬悍卜帲m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藥者鹵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1]。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湯劑的傳統煎煮被人們視為費工、費時、不科學而不予采用。使中藥湯劑的傳統煎煮面臨失傳的可能,因此對中藥湯劑應講究“遵古”傳統煎法為宜。
目前機械煎煮的工具在技術設計上還不能完全適應中藥煎煮的要求,選擇湯劑的煎煮器具對藥液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以砂鍋最好,其性質穩定,不會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發生化學變化,其傳熱慢受熱均勻,不容易糊鍋;其次是陶器,不銹鋼。切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煎藥,因中藥所含成分復雜,如銅與藥物中的酸性成分作用產生銅綠出現毒性。鐵與藥物中鞣質、黃酮類、酚羥基等成分作用,使藥物中有效成分浸出減少,從而降低了藥物性能,也影響湯劑的質量,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2]。
2.1 應選用含礦物質和其他雜質較少的水,目前多用自來水或井水。根據藥物性質及輕重不同,藥材量多或者量少等適當掌握。一般以能淹沒藥物并略高于藥面2~4 cm為宜。但發表藥和瀉下藥用水宜少;補益用水宜多。
2.2 首先要用冷水浸泡,這樣有利于藥材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溶解出來。發揮臨床療效,需要有一個濕潤、滲透、溶解、擴散的過程。在煎藥時必須先將藥材浸泡,使藥材充分吸水膨脹,使各種易溶成分溶解后再煎煮[3]。一般中藥飲片用冷水浸泡20~30 min即可。
3.1 煎藥火候有武火、文火之分,武火使湯液濕度迅速上升及水液迅速蒸發。文火指保持湯液微沸。明代李時珍曰:“小心謹慎,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將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3.1有的藥材(礦物類、動物類)應先煎藥15 min后,再加入其他群藥共煎。含揮發油的藥材(薄荷、砂仁、木香等),待其他藥材煎煮約20 min加入繼續煎5 min。
3.2 有的藥材(礦物類、動物類)應先煎藥15 min后,再加入其他群藥共煎。含揮發油的藥材(薄荷、砂仁、木香等),待其他藥材煎煮約20 min加入繼續煎5 min。
藥液煎出量的多少,影響有效成分的煎出和浸出煎液濃度的高低。每劑藥物一般煎兩次,補益藥可以煎三次,每次煎成藥汁200~250 ml較為適宜。
近年來,不少人致力于湯劑煎法的高壓蒸汽煎改革,現已采用砂浴燉,流通蒸汽蒸等方法。而患者服用新法制取湯劑療效是否比服傳統方法制取的療效好?新法煎取的藥液增加了藥物總成分,當然也包括有毒副作用的成分,那么患者服用后,毒副作用有增加?而古代方劑的君臣佐使關系,由于煎煮方式的改變,而被徹底打亂,這就勢必影響到方劑的臨床療效。這就很難準確評價新法與傳統煎煮方法的優劣。
傳統煎煮法對水的質量和數量,火力大小、時間長短、煎藥的次序,另煎及烊化、沖服等都有嚴格要求,它對藥物的療效影響很大,即使是良醫妙藥,如果煎法不當,也收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貽誤病情。必須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而采用不同的煎煮方法。古人徐靈胎曰:“煎藥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于此。夫烹飪失調度能損人,況藥之治病不可講乎?!庇诮褚嗖环ζ淇茖W性,值得我們探討、研究、提高。
[1]明·繆希雍.泡炙大法.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
[2]陳春花,吳國榮.中藥煎煮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3):2636-2636.
[3]楊穎.探討中藥煎煮法.中國醫藥導報,2009,6(10):229-230.
331600 江西省吉水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