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蘭 吳德強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高職藥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需求的調查與對策
劉素蘭 吳德強
通過對江西省基層醫療機構進行藥學專業知識與技能需求的調查和分析,結果顯示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大增,對從事藥學專業的人員在藥學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構建以基層醫療單位崗位需求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就業社會,為藥學人才培養提供指導實踐。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知識與技能;構建;培養模式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著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自2009年4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根據衛醫政發[2011]11號《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醫療機構藥學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少于本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8%”,“醫療機構不得使用非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從事藥學專業技術工作或者聘其為藥學部門主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藥學技術人員的需求增加,在國家政策指導下,許多高職藥學畢業生選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業,我院藥學系通過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學服務人員知識與技能的需求調查、統計分析,提出高職教育藥學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以基層醫療單位崗位需求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學服務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本次共調查鄉鎮中心院56家,占32.2%,鄉鎮醫院50家,占28.7%,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2家,占18.4%,診所或藥店36家,占20.7%。調查對象為藥劑科主任、調劑、藥庫、臨床藥學、配液中心、質量控制部崗位工作人員。調查內容是藥學行業人才結構現狀和人才需求情況,職業崗位對人才知識技能要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反饋情況。
對被調研基層醫療單位人員學歷情況分析表明,在藥學崗位上大專學歷的工作人員居多,與中專學歷的工作人員共同構成藥學崗位工作人員的主體;崗位需求調查結果表明從事藥品調劑、藥庫等崗位居多,基層醫療機構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占本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足5%。
2.2.1 通過調查發現,被調查單位必須在藥學畢業生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藥師(士)資格證后才能聘用,同時根據衛生部、國家發改委關于“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醫療機構要按照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基本藥物處方集,加強合理用藥管理,確保規范使用基本藥物”的要求,從事藥學崗位的人員必須具備合理配備使用基本藥物的能力及藥品法律、法規和規章等藥事法規基本知識。
2.2.2 不同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高職藥學畢業生的需求不同,其中鄉鎮中心院、鄉鎮醫院對學生的處方調配、處方點評、藥品質量檢查、抗菌藥物、激素、特殊藥品的使用和管理、藥物不良反應、藥品采購、保管、藥學服務等要求較高,社區、診所或藥店對特殊藥品、抗菌藥物、激素藥品的使用和管理與藥品的采購沒有太高的要求。
2.2.3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與基層醫療機構藥學專家共同擬定藥學專業人員知識和技能需求的工作任務,根據工作任務歸納知識點和技能。
按照“高素質、高技能”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我院重新制定基層醫療機構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掌握藥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依據國家藥品標準進行藥品質量檢查、初步具備依據《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規范》等法規從事處方調劑的能力,能夠從事基層醫療機構藥品調劑、質量檢查、藥學服務等崗位的優秀高端技能型人才,樹立依法從業的理念。
模式是一種全新教育模式,它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學生技能和綜合素質為主線,從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設置教學課程,最大限度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為醫藥行業輸送合格人才。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
根據基層醫療機構行業的特點,建立工學結合教學體系。江西省衛生廳委托我院建立全省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國家基本藥物應用培訓基地,同時包含江西省鄉鎮衛生院藥劑人員業務培訓項目。我院與行業專家、能工巧匠成立了藥學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基層醫療機構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制定教學計劃,并及時調整,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同時聘請了基層藥學一線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實施“做中教”教學,完善“雙師”教學,實現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
3.2.1 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藥學人才的需求,構建課程體系。職業教育作為與藥學崗位結合最緊密的教育類型,必須以需求驅動模式設置課程是一種科學合理的專業設置模式。根據市場需求,構建課程模塊內各課程之間及課程模塊與課程模塊之間的交互關系,如果將整個藥學課程進行劃分[1],可分為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應用三個課程模塊,調整藥學專業核心課程《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藥事管理》為專業基礎課程,增加國家基本藥物、《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作為專業應用模塊,以調研為依據,改革課程體系,實現藥學專業與藥學崗位的鏈接,實現了服務藥學崗位需求和終身發展的目標。
3.2.2 滿足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的相關知識和專業設置的針對性,理論教學內容選擇做到“必須、夠用”。保證與基層醫療機構藥學崗位的準確對接,掌握崗位能力培養要求的動態,確定知識傳授點[2]。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是專業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教學內容來完成,針對藥學職業崗位必須的知識和技能串聯教學內容,改革職業教育課程內容,減少課程間不必要的重復,整合現有課程體系,增加與工作崗位相關的專業應用課程,比如將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優化,編寫國家基本藥物合理應用講義,制作相應課件、習題集、模擬試卷等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合作開發《醫院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等課程,滿足基層醫療的需求。
3.2.3 根據醫院藥學實踐項目整合實訓項目,縮短教學與崗位之間的距離。針對明確職業崗位技能的高職教育,專業應用模塊教學內容應與基層醫療機構緊密結合,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藥學內容整合為實訓課程,醫院藥學實踐教學應置于實踐環境構成的、以過程邏輯為中心的框架中[3]完成教學,真正實現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提高。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類型、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層次,體現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通過調查研究,提出高職藥學人才培養應從具備取得全國衛生專業藥學資格的知識和基層醫療機構藥學崗位技能入手,實施醫院藥學模塊教學,開設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相適應的綜合實訓,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適合基層需要又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藥學人才。
[1]孟群.中國高等衛生職業教育現狀與發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8-64.
[2]郭宜章.高職高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交互式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12(14):154-155.
[3]張林龍,王春模.“前店后場,四業貫通”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12(14):38-40.
2009年度江西省衛生廳普通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093156)
330029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劉素蘭);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吳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