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珍
1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探討
孔令珍
目的探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方法對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措施進行回顧性總結。結果全部患者經過相關治療和積極細致的護理措施后,11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治愈率為73.3%。結論采用積極的護理方法,注意術后引流管的護理能有效提高重癥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
急性重癥胰腺炎;圍手術期;護理措施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危重急腹癥中比較常見,其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且情況危重,并出現較多的并發癥,能夠很快使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癥狀。通常其主要特征為胰腺壞死出血及軟組織壞死。此類患者經內科治療后的病死率范圍為81.5%~96.2%,經外科治療后的病死率范圍為52.3% ~80.6%[1]。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病因得到深入的研究,該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護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則使其治療有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2]。我院于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了1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通過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和積極細致的護理過程,療效滿意,現進行如下總結。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共在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了1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齡范圍為41~77歲,平均年齡為(59.8±12.2)歲。既往有膽道疾病者7例,存在暴飲暴食者5例,原因未知者3例。臨床表現:15例患者均存在上腹部脹痛,并放射至腰背部,全部患者均存在惡心、嘔吐及腹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出現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現象。13例患者予以腹部穿刺抽出暗紅色或淡黃色腹水,11例患者出現白細胞數與血淀粉酶升高。對15例患者均予以影像學檢查發現胰腺存在腫大,且均出現胰腺不同程度的壞死,予以B超檢查發現胰腺周圍出現液體聚集,存在粗大的回聲。15例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重癥胰腺炎的診斷標準(改良Ramon標準[3])。全部患者均采取補液、鎮痛、抗炎、糾正酸中毒、全身營養支持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措施。
15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住院時間為18~43d,平均住院時間為(28.5±6.8)d,11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死亡,治愈率為73.3%(11/15),病死率為26.7%(4/15)。死亡的4例患者中3例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均超過3個器官出現衰竭現象,余1例死亡患者合并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3.1 術前護理方法
3.1.1 及時了解患者病情 重癥胰腺炎通常的典型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患者一般出現體溫上升,心率加快,并出現惡心嘔吐癥狀,同時,存在明顯的左上腹壓痛現象,程度較重者甚至會出現休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還可能合并其他臟器的損傷,因此對此類患者需要對其腹部癥狀及生命體征進行及時的記錄和觀察,以便能夠及時有效的對其采取相關的急救措施。患者若病情發生惡化,應立即告知臨床醫師,并緊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相關處理。
3.1.2 及時做好術前準備并認真執行醫囑 對于重癥胰腺炎壞死同時出現感染的患者經過確診后,需要馬上對該患者進行重癥監護,對其采取補液、吸氧、抗炎、鎮痛、糾正酸中毒及心電監護等對癥治療措施,并按照腹部外科手術進行術前的相關準備,同時對患者及家屬做好治療過程中的解釋工作,爭取配合后,即送入手術室手術治療[4]。護理人員除對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及時的記錄外,還要遵醫囑及時的對患者進行用藥,從而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減輕,并能夠早日的痊愈。
3.1.3 術前心理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存在較明顯的腹脹,并伴有劇烈的腹痛和全身發熱情況。同時由于該病全身留置管道較多,治療時間較長,患者痛苦較大,給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地精神及經濟負擔,且此病部分癥狀緩解時間長,因此造成患者及家屬出現心理上的急躁和不能接受。所以,護理工作者需要采取耐心細致的態度針對其不安情緒,積極講解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發展過程,使患者的思想壓力得到緩解,從而能偶對治療進行積極的配合,使患者及家屬提升治愈該病的信心。
3.2 術后護理方法
3.2.1 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 在患者結束手術后將其立即送入重癥監護病房。護理工作者應及時詢問患者手術中的情況,對患者的各種留置管道進行精確迅速的鏈接,對患者采取吸氧(氧流量為6~8L/min)和心電監護措施,并對其溫度、心率、脈搏、呼吸、血壓和血氧飽和度進行密切監測。同時對患者的體溫,呼吸的深度、節律及頻率進行觀察和記錄。并對患者的面色、精神狀態、末梢循環情況及尿量進行密切的觀察,及時發現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情況。在本文研究過程中,4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在手術后呼吸達到50次/min以上,且呼吸較急,同時血氧飽和度下降到85%以下,血壓分壓在60mm Hg以下,及時向臨床醫生進行報告,并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采取正壓呼吸機輔助呼吸,通過以上措施,4例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均上升到96% ~99%,且呼吸平穩。
3.3.2 留置管道觀察及護理 患者術后留置管道多,所以應對所有留置管道進行較好的固定,避免出現扭曲及滑脫情況,使留置管道保持通暢,及時的記錄引流情況(引流液的色及量),如出現異常現象,需馬上向臨床醫生報告。
3.3.3 患者血糖及血鈣的及時監測 患者一般胰腺出現炎癥壞死情況,從而釋放脂肪酸能和鈣形成皂鈣,能暫時使血鈣下降,同時還能使胰高血糖素分泌較多。引起CT分泌量上升從而引起血鈣出現下降[5]。因此需要及時予以微泵持續靜脈滴注胰島素,并予以鈣劑,對血糖及血鈣情況進行定時的監測和記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血糖及血鈣保持在一個較穩定的水平,對患者出否存在心慌、抽搐、驚厥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
3.3.4 中藥治療中的護理措施 通常對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可采去對腸內毒素進行清除的方法來加速腸功能的恢復[6]。對患者采取中藥灌腸胃,每8個小時1次,在治療過程中,需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情況,同時注意記錄胃管引流物和肛門排除物的情況(色、性狀及量)。同時采取中草藥加鹽炒熱后對患者進行敷肚,對患者是否存在腸鳴音及腸型進行觀察,每日對患者的腹圍進行3次測量,并在此治療過程中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解釋工作,使患者能夠配合治療。
3.3.5 基礎護理措施 患者在術后需要進行禁食及采取胃腸減壓措施,同時保留尿管并進行臥床休息,所以,需要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早晚各一次的護理,同時每2小時對臥床患者進行一次翻身拍背,并予以霧化吸入,避免呼吸道出現感染,并對患者的尿道口進行擦洗,2次/d。做好以上的基礎性護理,能有效的促進患者的早起康復。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病情兇險,發病較快,死亡率高,治療較困難,護理上需要對入院時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評估,熟悉掌握其病理生理特征,及時監測記錄原發性疾病和器官功能情況,并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嚴密注意并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癥狀,對患者病情進行有效的掌握和處理,盡早的發現和治療,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1]吳在德.外科學.第 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37-574.
[2]韓玉霞.重癥胰腺炎的術后護理體會.西南軍醫,2007,9(2):111.
[3]姜佩芳,劉俊.螺旋型鼻腸管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與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53-354.
[4]莫園.急性重癥胰腺炎保守治療的護理及體會.醫學信息,2010,23(8):3038-3029.
[5]程蕾,范紅芬,易全芳.急性重癥胰腺炎病人的術后護理.川北醫學院學報,2003,18(4):116-117.
[6]牛孝云.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的護理.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5):73-74.
463000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