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立
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李長立
目的探討心胸外科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的臨床要點及效果。方法采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間收治的48例患者行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所用患者均無一例死亡,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縮短,術后疼痛明顯減輕,恢復快。結論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創傷小、療效滿意、簡便易行,值得廣泛應用在臨床。
腋下小切口;外科手術;臨床效果及要點
常規手術方法雖然視野開闊、操作方便,但其創傷大、切口長、出血多,從而增加了對心肺功能的負擔,嚴重者會造成術后胸壁畸形。而胸腔鏡手術需要特殊器械,費用昂貴,對患者的選擇較為嚴格,使其推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隨著微創外科的迅速發展,心胸外科技術的不斷提高,胸廓小切口微創手術已被廣泛應用。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間收治的48例患者采用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治療,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間收治的48例患者行腋下小切口開胸手術治療,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8~62歲,平均年齡38周歲;動脈導管未閉9例;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5例;原發性自發性氣胸25例;肺癌9例,其中行肺葉切除7例,全肺切除2例。
1.2 手術方法 大多數患者采取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取健側臥位,健側軀體墊高30°,術側上肢上舉,肘關節彎曲懸固定于麻醉支架上。腋下小切口的切口長度約10~15 cm,平均12.5 cm,術前根據CT所提供的資料,決定進胸的部位,一般選第4、5肋間為上肺葉及中肺葉,選第5、6肋間為下肺葉及中下肺葉,使解剖術野范圍在最直接的肺血管內進行。切開皮膚,然后用電刀順切口切開皮下脂肪層,顯露背闊肌前緣及前鋸肌,或用開胸器將前后肌群牽開,使操作更感方便。為使胸內手術器官處于最佳視野和最佳操作部位可適當調整手術床的傾斜角度或搖高手術床腰橋[1]。
采用腋下小切口進行心胸外科手術的48例患者,本組患者全部順利完成手術,其中動脈導管未閉9例;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5例;原發性自發性氣胸25例;肺癌9例,其中行肺葉切除7例,全肺切除2例。經治療后無其他并發癥,切口均一期愈合,臨床治愈出院,患者較為滿意。一般開胸時間為6~15 min,平均9 min;關胸時間為15~35 min,平均25 min。開胸整個過程中失血量少于30 ml。術后胸腔引流量200~500 ml。術后患者切口輕微疼痛,術后未采用任何鎮痛劑。日常生活均無明顯影響。
常規心胸外科手術方法雖然視野開闊、操作方便,適應性廣,術中能應對各種意外事件的發生,能進行各種類型心胸外科手術。但該切口長,創傷大,出血多,術后痕跡明顯,且開胸關胸繁瑣費時,增加了對心肺功能的負擔,術中牽拉肩胛骨會造成術后切口疼痛及肩胛活動受限等缺點,嚴重者會導致肩部肌肉萎縮及不同程度的肩關節活動障礙[2]。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患者對手術要求不斷提高,不僅要達到現代胸外科技術所要求達到的各項技術指標外,還要求盡可能減輕手術給患者所造成的不同創傷,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以利于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生存質量。而腋下小切口手術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常規切口手術大多數的患者已被該小切口完全替代。腋下小切口是保留肌肉剖胸切口的一種,保留肌肉剖胸切口最早由 Bethencourt和Holmes[3]提出,相標準剖胸切口相比,具有術后疼痛輕、胸壁肌肉保留完整、對肩部運動影響小、有利于手術后肺功能的改善等優點。經臨床結果表明腋下小切口具有以下優點:①切口小、創傷小,且手術部位位于腋下,較為隱蔽不影響美觀,并且術后患者能下床活動較早,利于肺不張。②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住院時間短,費用低,減少了機體創傷,深受廣大患者所喜用。③術后切口疼痛較輕,利于咳嗽及肺不張。④切口愈合快,切口短利于愈合[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不僅要求對手術的安全性,而且減少手術創傷、術后疼痛和對各種疾病生活、生存質量逐漸被人們重視,能否改善患者的情緒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救治過程。常規剖胸切口,由于切口長、創傷大、術后疼痛劇烈,增加了對心肺功能的負擔,甚至產生肌肉萎縮,從而使患者生活的質量明顯下降。而腋下小切口,因其切口小、創傷小、隱蔽又美觀、術后疼痛輕,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幾乎無影響,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賀榜福.腋下小切口在原發性肺癌手術中的應用.臨床腫瘤學雜志,2004,9(4):388-390.
[2] 黃林生,許哲儀,肖大偉.腋下小切口在胸部手術中的應用.臨床外科雜志,2002,(21):72-73.
[3] Bethencourt DM,Holmes EC.Muscle-sparing 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Ann Thorac Surg,1988,45:337-339.
[4] 田振偉.腋下小切口在心胸外科手術中的應用體會(附26例報告)現代腫瘤學,2004,4(12):190-1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2.11.080
132011吉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