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宣業 徐學敏 徐繪業
(江蘇省灌南縣五隊中心衛生院,222522)
筆者運用自擬止瀉散治療小兒秋季腹瀉136例,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36例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齡4個月~3周歲。
止瀉散組成:紅參40g,茯苓50g,焦白術50g,雞內金50g,神曲90g,炮姜35g,車前子60g,炒薏苡仁60g,煨訶子50g,白豆蔻30g,肉豆蔻30g,木香40g,藿香40g。混合研末,分成每包2g。6個月以下,1包分4次服;7個月~1周歲1包分3次服;1~2周歲1包分2次服;2~3周歲2包分3次服。每天服3次。
患者,男,3歲,2009年11月5日初診。患兒腹瀉1周,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現每日腹瀉6~8次,大便稀薄,伴有不消化食物,時有嘔吐,大便常規檢查陰性。診見患兒面色萎黃,神疲肢倦,消瘦,舌苔淡白。給予止瀉散口服,2包分3次服,1日3次,2天而愈。
療效評定標準:治愈:嘔吐腹瀉停止,大便正常。好轉:嘔吐腹瀉次數明顯減少。未愈:嘔吐腹瀉癥狀無明顯改善。
本組經治療,治愈118例,好轉13例,未愈5例。總有效率96.3%。
小兒秋季腹瀉是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在秋季發病率最高,為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屬于中醫學“泄瀉”范疇。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感受寒濕之邪致本病。運用本方健脾化濕、暖胃止瀉,藥癥相符,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