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純琪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綿陽621000)
患者,女,56歲。初診時間:2011年11月27日。患者平素體弱多病,診病前一天下午因事外出,不慎受涼。回家自覺勞累,全身不適。自服人參,喝雞湯。第二天早上起床就發不出一點聲音。舌淡苔白,脈浮緩。辨證為風寒襲肺,肺氣失宣。治以疏風散寒,宣肺開音。擬方:荊芥10g,防風10g,桔梗15g,石菖蒲12g,蟬蛻10g,訶子10g,木蝴蝶12g,山楂30g,萊菔子15g,甘草5g。2天后相見,述說1劑盡聲音復常。
按語:暴啞,《靈樞·寒熱病》篇稱之為暴喑,指突然發生的失音。多由風寒襲肺,氣道受遏,肺氣壅塞,導致的肺實不鳴。相當于急性喉炎、痙攣性失音等。患者平素體弱,因外出不慎受涼,故自覺心累,全身不適。由于誤服人參、喝雞湯,導致外邪閉肺,故出現暴啞。方中荊芥、防風疏風散寒;桔梗開宣肺氣;石菖蒲、蟬蛻、訶子、木蝴蝶利竅開音;山楂善消油膩;萊菔子善解人參誤補;甘草調和諸藥。辨證準確,選藥對癥,故收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