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榮 閆 凌 楊印智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承鋼分院,河北 承德067102)
頑固性妊娠嘔吐是指發生于妊娠早期并持續3個月以上的難治性惡心、嘔吐。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影響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我院自2003年以來采用針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療該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32例患者均來自本院,年齡20~35歲,29例為初產婦,3例為首次懷孕時因劇烈嘔吐終止妊娠者。檢查除外葡萄胎及其他原因所致嘔吐。病程均大于3個月,惡心、嘔吐癥狀時好時壞,查尿酮體均為陽性。
1.針刺療法:在西醫補液支持治療基礎上,取平臥位,常規消毒,用0.25×45mm毫針針刺中脘、上脘、下脘、足三里、豐隆、中封、內關、百會、四神聰等穴位,每日1次,3天為1個療程。針刺治療時需注意進針要快,刺激宜輕,得氣即可,平補平瀉,留針20min。
2.穴位注射:針刺完成后取雙側內關穴,常規消毒,選用5ml注射器,7號針頭,吸入維生素B1100mg,快速刺入內關穴,回抽無血,緩慢推注,每日1次,3天為1個療程。
療效標準:痊愈:無嘔吐,飲食正常,尿酮體(-);顯效:每天嘔吐0~1次,能進三餐,尿酮體(±);有效:每天嘔吐2~4次,能進少量食物,尿酮體(+);無效:每天嘔吐頻繁,食入即吐,尿酮體(?~?)。
治療結果:32例患者中痊愈9例,占28.13%;顯效18例,占56.25%;有效5例,占15.63%;總有效率達100%。
妊娠劇吐發生的確切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目前多數觀點認為與血中絨膜促性腺激素的急劇上升有關,同時還存在精神和社會因素及維生素B族缺乏。中醫稱本病為妊娠惡阻,妊娠后血海藏而不瀉,陰血聚下以養胎元,故沖氣偏盛,沖氣上逆循經犯胃,孕婦脾胃虛弱,或痰濕中阻,肝氣橫逆中焦,氣機升降失常,胃失和降,故食入即吐。虛火上擾心神,則心煩喜嘔。本癥可分脾胃虛弱、痰濕阻滯、肝胃不和、氣陰兩虧四型。其病屬標本俱虛,或本虛標實證,治療上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嘔、安神定志為治則。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豐隆、內關化痰祛濕、和胃降逆止嘔;中封疏肝解郁,清虛火,調暢氣機;百會、四神聰升清降濁,安神定志。諸穴合用以收疏肝和胃、降逆止嘔、安神定志之功效。操作時進針速度快,刺激小,痛苦輕,療效著,得以溫養胎氣,母子俱安。針刺后穴位注射維生素B1同時起到針刺與藥物的雙重作用,延伸了針刺的作用,鞏固了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