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娜布其 孫金霞
1.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蒙醫醫院,內蒙 古通遼 028200;2.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 古通遼 028007
下肢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包娜布其1孫金霞2
1.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蒙醫醫院,內蒙 古通遼 028200;2.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 古通遼 028007
目的:探討下肢骨折的護理要點。方法:對32例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前做好相應的手術準備,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解除患者對手術的各種思想顧慮,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手術,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預防處理各種并發癥,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并給與相應的出院指導。結果:32例患者均順利進行手術,術后出現一例并發癥,由于及時糾正,本組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下肢骨折發生后,系統的護理干預可以增加患者對骨折的治療、護理及康復的認識,增強遵醫行為,提高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同時有效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明顯降低傷殘率,是手術成功,肢體康復的重要保證。
下肢骨折;圍手術期護理;護理
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與交通運輸的發展,下肢骨折患者逐年增加,下肢骨折發生率占的比例很大、如骨折后的治療與護理不當將留下各種并發癥,其中關節的劇烈疼痛和關節運動功能的損傷最為常見,嚴重者危及生命、因此臨床護理對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下肢骨折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進行系統的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齡8~79歲,平均年齡44歲、平均住院天數21天。其中脛腓骨骨折12例、股骨頸骨折9例、股骨粗隆間骨折6例、股骨踝骨骨折4例、雙下肢骨折合并血管損傷1例。
1.2 結果 本組32例患者經過積極搶救和手術治療均治愈出院,無死亡病例,住院期間一例62歲的肥胖雙下肢骨折的患者輕微肺部感染,便秘,通過鼓勵患者多飲水和蒙藥西吉都-6灌腸,經治療已痊愈,其余患者未發生并發癥。
2.1.1 術前準備 對擇期手術患者進行各項術前檢查,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病情變化,防止術前并發癥的發生。綜合評估患者對麻醉和手術創傷的耐受力,待病情穩定后進行手術治療。術前12h禁食,4h禁水,指導患者掌握深呼吸運動,有效咳嗽和排痰法,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防止術后尿潴留和便秘。術前常規備皮,給與適量抗生素以減少術后傷口感染的可能性。
2.1.2 心理護理。下肢骨折多因意外事故所致,嚴重創傷使患者遭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又擔心手術及術后造成的的各種不便,多數患者都有焦慮恐懼、郁悶悲觀、情緒不穩等心理因素。多表現為失眠、煩躁、易怒、敏感多疑、甚至為一些小事與家人及醫護人員發生沖突或拒絕接受治療和護理。針對患者的心理反應,護士應多種方式給與心理護理及精神安慰,有針對性消除心理障礙,使患者情緒穩定,提高對疾病的正確認識,例如積極主動的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下肢骨折的相關知識,介紹手術方法及優點,讓患者了解手術過程,術中注意事項和術后康復鍛煉的相關知識、減輕患者的心理問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已達到最佳狀態、配合手術。
3.1 監測生命體征 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尿量、神志變化、做好詳細記錄,給予持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給予持續吸氧同時密切觀察肢體末梢血運及肢體皮膚顏色、溫度、腫脹程度、疼痛情況、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處理。
3.2 牽引護理 有5例患者術后需要牽引,因此應加強牽引部位的護理,保持傷肢正確的功能位置,足部中立位床尾抬高20~25㎝、利用身體的重力作為反牽引力,每日檢查牽引繩是否斷裂、是否與滑車在一條直線上,以防止牽引繩斷裂造成骨折再移位,及時調整牽引的重量,在針眼處用安二典消毒2次/d,保持無菌。同時保持針眼處皮膚的清潔干燥,嚴格交接班,加強巡視,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及下肢末梢皮膚有無出現青紫、腫脹、發冷、麻木等。
3.3 石膏固定護理 有18例患者術后需石膏固定。固定后首先要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循環和消腫、如果皮膚出現發青、疼痛、腫脹明顯、麻木、皮膚溫度下降可說明包扎過緊,應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處理。如果皮膚瘙癢可以用一些75%乙醇滴入,不可以用筷子等硬物向石膏內亂捅,以防止戳傷引起皮膚感染。
3.4 預防切口感染防止并發癥 (1)嚴密觀察傷口情況,有滲出物時應及時更換敷料,確保切口敷料清潔干燥、換藥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交叉感染,如果懷疑有傷口感染及時打開敷料檢查,有膿時切開排膿引流,促進傷口愈合。(2)預防壓瘡;由于手術創傷大,術后患者乏力、體弱、加之創口疼痛或因變動困難,不愿意變動體位,因此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不同特點制定預防壓瘡控制措施。保持患者皮膚床單位清潔干燥,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每2n翻身或變換體位一次同時給予溫水擦浴并按摩骨隆處部位,促進血液循環。交接班時嚴格交接皮膚情況。因此本組未見壓瘡發生。(3)預防肺部感染。定時協助患者翻身、叩背、指導正確的深呼吸運動及有效咳嗽、咳痰方法、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鼓勵多飲水或每2~3次/d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促進排痰。(4)預防泌尿系感染與便秘。本組患者由于手術時間較長均留置導尿、因此做好留置尿管護理,尿道口用典伏消毒2次/d。女性患者每晚做好會陰護理。保持尿管通暢、及時更換尿袋、定時夾逼尿管、每3~4n左右開放一次、輸入的液體量多可以2~3n開放一次,必要時生理鹽水200ml或加慶大霉素8萬單位行密閉式膀胱沖洗2次/d。防脫落、防逆流,鼓勵患者多喝水等,指導正確的盆底肌訓練與腹部按摩。
3.5 功能鍛煉 (1)肢體功能鍛煉指導。及時讓患者接受骨折術后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有效預防并發癥,促進骨折早日愈合,預防肌肉萎縮及肢體畸形等使患者主動配合,積極參與、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康復。 (2)體位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手術后的體位要求,治療和護理的配合方法,從而提高患者的配合能力。患肢髖關節屈曲15°,外展30°,膝關節屈曲15°,踝關節背伸90°,足尖向上。注意勿外展、內收,以免重復機制而加重骨折移位。盡量避免搬動患肢,如確實需要則應平托肢體。指導正確坐姿:雙下肢不交叉、不盤腿、坐凳時讓患肢自然下垂,不坐低椅。本組患者護士督促其堅持訓練2~3次/d.10~20min/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堅持踝關節背伸屈曲運動,根據股骨頭肌被動收縮情況逐漸增加鍛煉,加強膝關節的活動。
3.6 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進食含鈣、鐵、維生素類豐富的食物,如骨頭湯、牛奶、動物肝臟、新鮮水果蔬菜、魚、蝦及黃豆制品等 (不能吃豆腐,因為豆腐里的鹵水防止骨骼生長),防止骨質疏松,促進康復。
3.7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出院后繼續進行康復鍛煉,由輕到重,循序逐漸,不能操之過急,患肢半年內不要負重,鼓勵患者進行基本自理活動,從而增加患者自信心、減輕家人負擔。按醫生指導繼續服藥及定時復查X線片1次/月、觀察骨痂生長情況。飲食方面,多食含鈣、鐵、維生素較多的食物,如牛奶、魚、蝦、動物肝臟、水果、綠色蔬菜;忌煙酒及刺激性大食物。
本文通過32例下肢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分析得出,下肢骨折圍手術期護理非常重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全身的評估,充分的術前準備和細致到位的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可以解除患者和家屬的顧慮,增加了患者對骨折的治療、護理及自我健康的認識,充分調動了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同時密切觀察術后并發癥的積極預防和合理的功能鍛煉的指導是促進骨折愈合到最終康復目的重要保證。通過出院指導強化了患者的自身保健和自查能力,使患者及家術掌握了需要復診,需要再次醫治的指征和途徑,使康復護理從院內延伸到了院外,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徐云云,金文姬,張秀霞.關于股骨頸骨折版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10.
[2]潘瑞蘭.骨牽引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7,13.
R473.6
A
1007-8517(2012)15-0149-02
20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