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洋
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009年針推5年制,廣東 廣州 510006
鄧鐵濤1916年農歷10月11日出生于廣東省開平縣錢崗鄉石蛟村的中醫世家。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廣州中醫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名老中醫,“中醫泰斗”,“國醫大師”。
由劉小斌,鄭洪主編的《國醫大師·鄧鐵濤》一書,主要包括七部分:學術思想、方藥心得、驗案擷英、薪火相傳、醫話隨談、成才之路和年譜。這本書對于我們中醫學子尤為重要。中醫藥學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世界人民的科學財富,讀過此書感受頗深,體會頗多。
體會之一:“人類不能沒有中醫”。
美國是當今世界醫學的前沿代表,它的發展趨向值得我們研究。目前美國社會約有一億人罹患各種慢性病,大量的事實證明,僅采用封閉式的醫院為主的生物醫學模式來防治這些疾病,是難以減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這些因素促使美國醫學從過去的以急性病、傳染病、住院開刀為主正在轉變為慢性病、身心疾病、老年病、退行性病診治和預防保健為主。美國醫學的這一變革,正是中醫所長。中醫藥學、氣功、保健運動 (太極、八段錦、五禽戲之類)將是美國人所需的醫療保健服務,正如錢學森所說“世界醫學要走中醫之路”是正確的推斷。目前我國的一些地區正在走美國醫學走過的老路,重視西醫,鄙視中醫,一些三級甲等醫院,一個西醫大夫每月收入可能上萬,而中醫科室的效益較低;到處都能看到招聘西醫專業畢業生,而中醫畢業生就業相當難。其實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增多。希望我們的國人能夠早日認識這一點。我們將努力學好中醫基礎知識,吸取前賢們的經驗精華,讓中醫發揚光大,后繼有人,為世界醫學鋪好中醫之路。
體會之二:喉科缺少中醫藥的應用。
讀到鄧老先父為其名友治療“纏喉風”,即該患從香港來穗,用筆自訴上午九時喉痛甚,乘車到我家時,喉間阻塞,已不能言。父親診斷為“纏喉風”,除辨證處湯方外,用鄭梅澗氏《重樓玉鑰》之“金鎖匙”散方,用紙管吹喉,約20分鐘一次吹后出痰涎甚多。下午一時服湯藥,經上述治療,下午三時已能發聲,至晚上喉痛大減,語言順利。翌日返港繼續吹喉,服藥二劑而愈。金鎖匙方為:火硝45g,硼砂15 g,冰片1g,雄黃6g,白僵蠶3g,各研細末再和勻收固,每吹少許患處。這是中醫藥治療喉科急癥的案例之一,他還闡述了許多治療白喉、扁桃體炎等案例。那么聯想現在醫院的喉科幾乎都是西醫,除了用抗生素就是手術,不但醫療費用大,而且還有很多副作用和醫療風險。為什么不能把中醫中藥用在喉科?筆者分析:第一是經濟利益的作用。手術、賣藥比較賺錢;第二是缺少中醫方面精華的醫生。從這一點也激起我一定學好中醫,將來應用于臨床,為人類健康服務!
體會之三:中醫藥抗擊“非典”的啟示。
21世紀SARS突然襲擊,使人類措手不及,中醫藥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據WHO一個統計數字:全球共有32個國家共出現8400多例SARS患者,其中中國有7700多例。全球死亡率為11%,香港為17%,臺灣為27%,中國大陸為7%(注:廣東非典死亡率為3.8%,廣州非典死亡率為3.6%這一數字在全球是最低的)。廣州與香港地理氣候、生活習慣都有可比性,為什么差別那么大呢?其差別在于有無中醫參與治療。再看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沒有類固醇,本院60例SARS、院外會診幾十例無一例死亡。全院服中藥預防,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數字顯示:中藥在SARS治療中不僅有退熱快、不反復、有緩解癥狀的特點,而且中醫藥早期干預在這一疾病發展中對減輕肺損害程度有一定的作用。人類未來還會面對很多從未見過的病毒疾病,我們要吸取教訓,及早學好中醫藥,防患于未然。從而戰勝病毒、戰勝癌癥!
體會之四:中醫成才之路。
鄧老告誡中醫學子“學我者,必超于我”,并指明了中醫成才之道,過第一個門檻是要慧眼識中醫;第二個門檻是專心學好四大經典著作。四大經典是中醫學的源頭,必須學好。它能使你掌握好中醫學的辨證思維方法,辨證論治的精華也出于四大經典。再一個是學好方劑,方劑是中醫精華之一,是治病的武器,沒有武器的戰士,不能沖鋒;還要學好外語,以便向世界傳播中醫。我們要把鄧老的話銘記在心,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努力拼搏,繼承并傳播中華民族文化——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