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師麗卿
山西省汾陽市中醫院,山西 汾陽 032200
產科是一個特殊的、高風險的科室,隨著社會法制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產婦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對助產及產前產后的護理要求也明顯提高。加強產科的護理安全管理,提高全體產科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建立完善的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系統,并圍繞質量管理要求,不斷改進各個環節中潛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消除護患糾紛,是產科安全管理的重點。本文就產科護士職業風險和應對方法作一個探討。
醫學事業的發展對產科的某些特殊情況還無法做出精確的預測和判斷,而且分娩是一個動態過程,復雜多變。產婦及家屬又根本不了解其特殊性,出現問題很難理解,認為是助產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或是護士不負責任造成的。
質量管理體制是護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不全都是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如①管理者不重視各種制度的建立健全,約束力不夠,護理人員配置不合理,不能保證達到工作基本要求,易給患者造成不安全感。②護士超負荷從事繁重的工作,而且夜班頻繁,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長此以往將對護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這也是構成醫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2]。③各環節質量無法控制,服務不到位,沒有足夠時間進行護患溝通,導致產婦的滿意度下降。如產科排班為一人值班,而產婦夜間來住院和分娩的并不比日間少,夜間許多護理行為只能快速進行。病人和家屬對夜間人員的不足表示不滿,對產婦指導的簡單表示質疑。
助產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職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識教育,長期形成的醫療傳統習慣使她們在工作中處于醫療服務的主導地位,只重視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而忽視潛在的法律問題。例如,在指導母乳喂養、會陰護理時沒有顧及病人的意愿而隨意暴露病人的軀體,這就侵犯了病人隱私權。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證據意識,忽視證據的收集和管理。
產科的護理操作有一個特點,就是工作的經驗性,而在臨床一線工作的助產士,多是年紀輕,積累的經驗不足,并且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繼續教育的機會。產科知識不斷地更新,住院產婦妊娠并發癥多,涉及到很多專業的醫療問題,護士很難準確實施護理。隨著護理新觀念、新技術的不斷更新涌現,護理工作中復雜程度高、技術要求高的內容日益增多。這不僅對護理人員造成較大的壓力,而且導致護理工作中技術風險增大。從統計分析來看,低年資護士由于她們專業知識不夠豐富,技術操作不熟練,平時業務學習和專業技術培訓跟不上,很容易導致操作失敗或操作錯誤而發生護患糾紛。
據有關專家統計,在醫療糾紛中,有60%以上是醫患溝通不良導致的[3]。在產科護理工作中,我科推廣“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人性化服務,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病人的各項操作充分解釋,取得理解后再操作,開展產前宣教,讓產婦及家屬對產科的特殊性有一個清楚的了解。產程中提供導樂式分娩,即陪伴分娩。在臨產室的工作中,護理人員不僅僅局限于助產等單純的技術操作,而應更注重“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給予產婦家庭式的照顧和關懷[4]。在工作中創造一種和諧、主動合作型的護患關系,病人滿意度達到90%以上。
其重點在于發現體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確保護理安全質量的標準,要針對醫院護理安全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本科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更好地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要加大監控力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在對護士執行規章制度的同時,必須加強證據的收集和管理,創建護理服務的證據系統[5]。對產科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嚴格進行監控,應用科學管理的手段,運用現代質量管理方法,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切實為產婦提供安全、放心、滿意的全程優質服務。
有關專家指出 只要有醫療活動,就必定存在醫療風險[6]。在繼續教育中開展風險意識及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風險評估管理、法制教育的學習,引導助產士學法、懂法、知法,依法行醫,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加強風險意識和責任感,使助產士在工作中懂得維護病人和自己的權益。
管理者應為助產士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并鼓勵其參加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有計劃、分期分批地對搶救技術、護理操作、病情觀察、母乳喂養、嬰兒護理等要點內容進行規范化的培訓,并定期組織理論及操作技術的考試和考核,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給予他們脫產進修的機會,拓寬各專業的知識面,獲得國內外的新知識、新動態、新觀念。對護理人員的成長進行動態觀察,引導助產人員正確認識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助產人員不僅要加強專業理論的繼續學習,還要培養自己的操作技能,提高與病人的溝通能力。
計劃生育的國策和社會的發展對產科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管理對策可以為患者及其護理人員營造一個更安全、更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和諧社會環境,產科的護理安全應該受到每個護理管理者及產科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
[1]閻成美.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7.
[2]張立平.軍隊醫院管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386.
[3]趙炳華.現代護理管理[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5:35.
[4]韓繼榮.人性化護理在自然分娩中的體現[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9):30.
[5]李煒,吳美福.護理服務文化建設的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9):828.
[6]蔡銅山.推行醫療風險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1,8(5):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