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蓓
廣西柳州市中醫院護理部,廣西 柳州 545001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長期高血壓還可成為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并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功能,最終可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多因精神緊張,思慮過度,七情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勞累過度,嗜食肥甘,飲酒過度等致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經脈運行失常。我科選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36例進行中西醫相結合的護理,減輕患者癥狀,促進康復。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內科2010年1月至10月入院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50~67歲,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1]。按WHO對高血壓的分型法,Ⅰ級高血壓病18例,Ⅱ級高血壓病9例,Ⅲ級高血壓病9例;按照中醫理論對高血壓的分型肝陽上亢型18例,肝炎上抗性10例,痰濁中阻型8例。
1.2 方法 運用西醫理論與中醫辯證施護相結合對原性高血壓進行綜合護理即在西醫護理的基礎上,根據中醫的辯證分型進行辯證施護。
為病人提供安靜、溫暖、舒適的環境,盡量減少過多的探視,護理操作應相對集中,動作輕巧,防止過多干擾病人。頭痛時囑病人臥床休息,抬高床頭,改變體位時動作要慢,定時測量病人血壓并做好記錄,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壓的預防方法,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必要時用鎮靜劑,做好心電監護。做好健康指導讓患者了解自已病情包括高血壓、危險因素及同時存在的臨床情況,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終身治療的必要性。指導病人根據年齡和血壓水平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氣功等。定期復診。
3.1 肝陽上亢型 情志郁結,郁而化火,火極生風,風陽上擾或肝腎陰虛,陰不斂陽,上饒清空,故頭暈頭痛。癥見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頭重腳輕,舌紅苔黃,脈弦有力或細數。
護理要點 施護原則,平肝潛陽,滋腎涵木,調和氣血,安神寧志。此型多因飲食不當所致,故飲食護理十分重要。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酒,少食甜食和肥甘油膩及過咸傷腎之品,主食以米、面為主,可多食用新鮮蔬菜瓜果,豆類等。治則予平肝潛陽,鎮肝熄風治法。夏季宜飯前涼服,冬季宜飯后溫服,服藥后應臥床休息30~60分鐘。暴怒不絕可使病情加重,故應注意此型患者入院后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等。
3.2 肝火炎上型 惱怒傷肝,肝失條達,氣郁化火,上若心神,因肝火循經上炎癥見,頭暈、頭脹痛、耳鳴耳聾,脅肋脹痛,口干口苦,心煩寐差。肝火偏旺急躁易怒,小便赤黃,大便秘結,脈弦數有力。
護理要點 施護原則 清瀉肝火,引火歸元,清心寡欲,二便通條。提供舒適安靜的環境。此型宜清淡飲食、易消化。富于營養之素食。切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韭菜、煙、酒等以免助火生痰,加重病情。主食除米飯外,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苦瓜、綠豆芽等。用藥上以清瀉肝火之法,常選龍膽瀉肝湯,但苦寒之品亦能敗胃,宜中病即止,待火勢稍衰,則宜使用涼血滋陰之劑。服藥后宜臥床休息并注意胃部保暖。此型患者以情緒激動,容易發生兇險的“中風”之證,因此讓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終身治療的必要性。指導病人調整心態,學會自我心理調節。
3.3 痰濁中阻型 痰濁中阻,氣機阻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痰濕蒙蔽清陽。中焦氣機阻滯則胸悶惡心而時吐痰涎。脾陽不振,則少食多寐。此型癥見,眩暈、嗜臥、胸悶惡心、肢麻、大便不暢、舌苔白膩、脈濡滑。
護理要點 施護原則 健脾化濕、祛痰熄風、醒脾開胃、調理氣機。提供舒適的環境,注意病房溫度和濕度。飲食上,佐以醒脾開胃,主食以米、面、薏米粥為宜。忌肥甘厚味,生冷瓜果,如蛋黃及動物內臟等損傷脾胃、聚濕生痰之物。辛辣開胃之品不可過多食用,以免助火生痰,引起便秘,加重病情。此型患者多數郁郁寡歡,話語不多,護士應做好心理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緒變化。配合家屬做好心理護理,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待血壓穩定后,指導患者練氣功,打太極拳,做自身穴位按摩等,以增強體質改善癥狀,減輕病痛,早日康復。
高血壓病屬中醫“頭痛”、“眩暈”范疇,病機為瘀血阻絡,治當活血化瘀,在36例患者當中。入院前后的血壓變化對比明顯,患者用藥知識、服藥依從性、健康生活方式和血壓控制的效果有明顯進步,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高。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辨證施護和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及西醫的病情觀察用藥治療護理是分不開的,護士只有將中醫辨證施護與合理用藥細心的結合起來進行護理,才能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
[1]中國血壓聯盟.高血壓的現狀與流行趨勢——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9:10.
[2]張伯臾.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