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秋
(番禺區中心醫院高壓氧科,廣東 廣州 511400)
目前,隨著社會工業城市的發展,道路交通傷,機器發展日益增多,其損傷程度嚴重,傷情復雜,四肢外傷后血運差的疾病或者操作不當等活源性因素外,還有,調節異常,代謝異常及傷勢破壞過多組織使受傷的部位缺血缺氧引起嚴重造成作截肢(趾)手術,是目前缺血缺氧病的一個常見病,多發病,亦可致殘率的病死率較高的一種疾病,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準1998年至2006年的門診、病房治療26例四肢外傷后引起血運差的病例分析。
本組2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其中年齡為17~65歲,在26例仲患者有因車禍、擠壓傷、斷肢(趾)再植芽外傷引起的,本組病例發病時間不短于6h,最長不超過36h,經過臨床紀實由于外傷所致的血管斷裂,組織皮膚血運差等等,通常在外科常規對癥處理后,癥狀未見好轉,從皮膚、肌肉、肌腱、血管、神經等在手術后從紅色-黑色,這充分說明受傷后血運差,血氧濃度差,不能促進組織細胞的生長,使患者的血液、淋巴組織細胞循環障礙,致使有些組織細胞不能得到血液循環,造成組織細胞,血液的壞死,導致造成殘肢的危險,但是如果受傷后,經過對癥處理后,盡早通過高壓氧治療,可以提高氧濃度,增加血液循環,改善缺血缺氧狀態,促進組織血管生長和組織修復,使受傷的部位組織、細胞、血管、神經、肌腱等回復,提高運動障礙的恢復程度,促進早日康復。
從入艙后逐漸加壓到0.2,面罩或純氧吸氧開始時間為30min,壓30′壓力2ATA,減壓30′,10d為1個療程,qd,如果經過急癥對癥處理后,生命體征穩定.,無出血現象,患處變色,最好在6h后行高壓氧治療,每天1~2次/12,方法2~3d后,患處皮膚、肌肉、血管、細胞等組織明顯好轉,基本上恢復血液循環,得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經過治療后,本組患者顯效18例,好轉6例,無效2例,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高壓氧的作用主要是將組織氧含量、氧分壓以及血氧含量等指標予以提高,迅速有效地對缺氧狀態進行改善,并且能夠使微循環、組織代謝和供能得到顯著的改善,進而對受損組織的缺氧以及變性予以逆轉,逐漸使患者的功能得到修復與恢復。創傷會導致傷處組織發生缺血以及缺氧的狀態,細胞以及細胞膜功能會發生嚴重的障礙,導致惡性循環的發生,引起循環障礙進而引起缺氧、缺血、加重組織的變性以及壞死等現象的發生。所以對于創傷患者而言應及時、盡快給予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能夠產生減輕瘢痕的效果。用高壓氧治療可對微循環障礙以及缺氧予以有效的改善,能夠導致膠原纖維的生成發生迅速增加,能夠致使創面愈合的時間發生明顯的縮短或者是不留瘢痕。高壓氧用于對肢體骨折進行治療能夠導致骨痂生成早且多,在治療后患者的膠原蛋白的生成會發生顯著的增加,骨痂內鎂、鈣、磷以及鋅等多種元素也會隨之增多,這會對早期功能鍛煉以及關節功能的恢復產生很大的幫助。
高壓氧治療同時還具有抗炎的效果,因創傷會導致患者的肌體抗感染的天然屏障遭到嚴重的破壞,創面壞死組織能夠作為良好的細菌生長的培養基,尤其是對于相對較深的傷口以及厭氧菌,能夠為細菌的繁殖創造良好條件,高壓氧治療對于增強白細胞殺菌能力,病灶部位氧濃度增加以及降低感染的發生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高壓氧治療能夠導致產生外周小血管收縮的效果,所以進艙前應給予患者適量的血管擴張劑。采用高壓氧治療的次數要適當,發生創傷后由于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組織受損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所以治療時間與治療次數應適當延長。
本組病例中,由于肢體受傷后,患處的皮膚、血管、組織、神經損傷,局部創面循環障礙,引起周邊缺血缺氧,如在抵抗力低的情況下,易引起一系列癥狀,使病變組織有壞死、積氣,從而產生局部肢體腫脹、肌纖維缺血壞死,大量毒素就吸入血中,引起全身中毒癥狀,產生毒血癥,輕者可造成殘肢,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本組病例中有19例患者在手術后6h,生命體征穩定,無繼續出血癥狀,即行高壓氧治療,2~3d后得到明顯的療效,這充分說明主要是在高壓氧治療中,能使患處提高高壓氧濃度,減少壞死組織蔓延,減輕局部病變組織滲出和水腫,促進肢體創面的愈合,使氧的彌散范圍擴大,使受傷的皮膚、組織、細胞、神經、血管氧的張力增高,有效改善受傷的部位缺血缺氧狀態,促進毛細血管生長和組織的修復,提高運動感覺障礙的恢復程度,其余5例完成一療程高壓氧治療后亦逐漸恢復,但有2例無效,或操作不當等活源性因素外,還有調節異常,代謝異常及生長的生長因素缺乏,使周圍組織受傷,式骨破壞過多,使受傷的部位缺血缺氧引起嚴重造成作截肢(趾)手術。主要是因受傷、受壓后時間延長,使受傷的部位缺血缺氧引起無效,需要作截肢(趾)手術,所以凡是外傷后引起缺血缺氧性的疾病,抓住時機的選擇,早日診治,早日行高壓氧治療,減少致殘率,促進早日康復,在高壓氧治療中是值得推行的一種治療方法。
[1]中華醫學會編著.臨床技術操作規范?高壓氧醫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9-202.
[2]中話醫學高壓氧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高壓氧治療的合理方案及其作用的預防研討會文匯編[C].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