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生
(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信陽 464000)
隨著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醫院藥品的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對病區備用藥品的管理也在逐步規范,但長期以來更多專注的是毒、麻、精、放藥品的管理,而對高危藥品管理應用中存在的高風險重視不夠。用藥問題是臨床護理中最為常見的護理風險事件,屬直接風險[1]。目前國家對高危藥品尚無統一的管理體系和模式,在使用的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藥害事件使患者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因此加強高危藥品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到各個病區檢查高危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高危藥品是指藥理作用顯著且迅速、易危害人體的藥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松弛藥及細胞毒性藥品等,2003年美國醫療安全協會(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藥品目錄,并在2007年和2008年進行了更新,2008年公布的高危藥品目錄有19類,其中前5位高危藥品分別是:胰島素、阿片類麻醉藥、注射用濃氯化鉀或磷酸鉀、靜脈用抗凝藥和高濃度氯化鈉注射液(>0.9%)。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病區只重視了注射用濃氯化鉀和高濃度氯化鈉注射液(>0.9%)等少數高危藥品的管理,其他高危藥品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些根本沒當高危藥品進行管理。高危藥品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是一個新的概念、新的難點[2],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高危藥品概念的學習與培訓。
檢查中發現個別病區在對高危藥品的管理中未進行分類,未設置專門藥柜和藥架,有些科室雖設置有專用藥柜或抽斗但空間太小,僅僅只能把注射用濃氯化鉀和高濃度氯化鈉注射液(>0.9%)等少數幾種高危藥品單獨存放,這樣是不夠的。應當根據各科使用的高危藥品種類和數量設置足夠的空間,將其上下分層,左右分格分類擺放,需要冷藏保存的高危藥品配備冰箱分類保存。
為提示科室人員注意,必需設置高危藥品色標提示牌,但不能僅僅是簡單的貼一個寫著“高危藥品”的色標提示牌。對不能直接靜脈注射的高危藥品如10%氯化鉀和10%氯化鈉注射液等還應有紅色“嚴禁直接靜脈注射”標示。
大多數高危藥品使用劑量和給藥途徑有嚴格限定,如果違背就會造成嚴重后果,這需要臨床醫師、護士多與藥師進行溝通,臨床在使用高危藥品時應嚴格控制高危藥品使用劑量和給藥途徑。
在對高危藥品的日常管理中,病區還應對備用高危藥品加強效期管理,保持先進先出,安全有效。門診患者取用高危藥品時,藥師一定要告知其所用藥品的功能主治,用藥時的注意事項及藥物要單獨保存避免用錯藥的現象。
高危藥品的概念由ISMP提出到引起了全球關注,由此引發了對高危藥品安全管理的研究。我國醫藥界也加強了對高危藥品的重視,許多醫院結合自身情況提出了不少管理措施防范高危藥品保存使用中的潛在風險,但由于各醫院地域和規模的差異,在高危藥品管理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薄弱環節。盡管藥房對高危藥品實行了專區專柜警示牌標示管理,但病區管理依然存在著安全隱患,因此所有醫務工作者必須加強對高危藥品概念的認識及各類高危藥品的用法用量的學習,各相關部門也應給于應有的重視,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我們建議國家醫藥衛生部門能對高危藥品制定統一的管理體系和模式以強化用藥的安全意識,就像近年對抗生素的管理那樣,設置權限,分級分類,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高危藥品,切實保障高危藥品的安全使用。
[1]李曉惠,鄒曉清.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75.
[2]楊旭芳,宣彩君.持續質量改進在病區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09,20(1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