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云
(湖北省襄陽市中醫醫院,湖北 襄陽 441000)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是單皰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其為當今世界上危害嚴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發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1]。襄陽市中醫院2009年至今對200多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進行中藥霧化熏眼,對促進病毒性角膜炎的恢復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襄陽市中醫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患者,按文獻[1]確診,共212例232只眼,單眼發病182例192只眼,雙眼發病30例40只眼;年齡12~56歲,平均(36.5±3.5)歲;男性87例,女性125例。按照住院單雙日隨機分為治療組105例與對照組107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辨證施治:兩組患者均進行中藥辨證施治,給予中藥湯劑口服,同時全身抗病毒及局部加用滴阿昔洛韋眼藥水,貝復舒眼藥水點眼,每日4次。對照組實施眼科常規護理,治療組實施眼科常規護理配合中藥霧化熏眼治療。(2)中藥霧化步驟:使用上海四菱醫療器械廠402型超聲霧化器,中藥金銀花、黃芩、菊花、薄荷、蟬蛻、冰片、防風、硼砂用水500 mL浸泡30 min,武火煎沸,文火煎煮約15 min,濾出藥液,放置備用。取霧化藥液約20 mL原液放入霧化機罩杯里,加入同等量的外用鹽水,啟動電源使藥液產生蒸汽,調節霧量后將噴頭對準眼部10~15 cm,設定好熏蒸時間每日熏眼2次,每次30min,連續熏眼10 d。操作前向患者解釋中藥霧化熏眼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取得合作,評估患者眼部情況能否適合霧化熏眼的條件。熏眼前將患者眼部用生理鹽水徹底清洗,協助患者取舒適座位,根據患者對藥液蒸氣的耐受調節噴頭離眼部的距離及蒸汽的流量。治療時注意觀察患者眼部的反應,如出現紅腫疼痛等不適癥狀時立即通知醫生對癥處理。注意開窗通風,床頭備好餐巾紙或者毛巾以備患者擦拭面部的水蒸汽。治療結束徹底清洗霧化管道,并置含氯消毒劑溶液內浸泡消毒30 min后,再用清水清洗涼干備用。兩組均治療10 d后評效。
1.3 療效標準 按照文獻[1]擬定。治愈:自覺癥狀消失,角膜熒光素染色陰性。好轉:自覺癥狀減輕,角膜翳障減少或縮小,熒光素染色陽性。無效:自覺癥狀無改善,角膜翳障無變化或加重,熒光素染色陽性。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105例110只眼,治愈95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98.0%;對照組107例122只眼,治愈70例82眼,好轉11例,總有效率86.9%。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其療效亦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
角膜炎是眼科臨床常見的眼表疾病,其特點為病程遷延不愈,易反復發作,對于視功能的損害嚴重,是我國常見的致盲眼病之一。近年來,隨著藥物的不斷升級,耐藥性不斷增加,角膜炎的治療效果不佳;而中醫藥的聯合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中藥制劑抗病毒機制一方面可能與直接滅活病毒或誘生干擾素、減少或阻斷病毒mRNA的翻譯有關;另一方面可調整免疫系統、增強免疫功能[2]。
中醫學認為病毒性角膜炎屬黑睛病變,黑睛屬風輪,內應于肝,其病多由外感六淫,肝膽風熱所致。中藥霧化方中金銀花、菊花、薄荷、蟬蛻歸肺、肝經,均有祛風清熱之功效;防風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散祛風解表為主,甘緩微溫不峻烈,故外感風寒、風濕、風熱表證均可配伍使用,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藥”;薄荷、蟬蛻、冰片、硼砂均可明目退翳,冰片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明目退翳之功效。諸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均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3],熏眼時持續產生的蒸氣作用于眼部可達到祛風清熱、明目退翳之功效。此法具有操作簡單、容易掌握、見效快、患者無痛苦、無不良反應的特點,患者易于接受。
本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時間亦明顯短于對照組,值得臨床應用。
[1]李鳳鳴.眼科全書(中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397.
[2]袁幽,陳司同.單皰病毒性角膜炎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2,2(2):101.
[3]郭國華.實用袖珍中藥辭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