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靜
(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400021)
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老年病患者160例,均合并有兩種及以上的內科疾病,對其采用有針對性的預見性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組患者男性108例,女性72例,年齡60~96歲,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88例,合并糖尿病者56例,慢性支氣管炎63例,兩者均有為45例。
2.1 入院后的護理 (1)患者入院后,立即收集臨床資料根據病情制定預見性的護理計劃,取正確臥位,尤其骨折患者,可起到鎮痛,固定,防移位的作用,立即進行生命體征的評估,準備好一切搶救物品。(2)對危急重癥的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壓、慢支炎的患者,制定詳細的危重患者護理計劃,及時記錄。(3)對老年患者加床欄,防跌床,戴腕帶,在床頭懸掛防墜床,防跌倒警示標志。
2.2 心理護理 老年人年紀大,視力及聽力均有下降,又大多性格執拗,再因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疾病知識缺乏,常有焦慮,煩躁和恐懼心理[1],即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解釋,給予生活上的細心照顧,鼓勵家屬多探望陪伴,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應激能力。
2.3 飲食指導 由于老年人胃腸功能減弱,又大多長期臥床,腸蠕動減慢,及時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囑其少食多餐,多飲水,多進食蔬菜水果,進食清淡,營養,富含維生素,富含鈣質食物。
2.4 并發癥護理 (1)皮膚護理:老年患者臥床時間居多,無下肢、胸、腰椎骨折的老人患者,在家屬陪伴下鼓勵多下床活動,而對臥床的骨科老年患者,建立翻身卡,每2小時翻身1次并詳細記錄,教會患者進行軸線翻身法[2],并使用褥瘡墊,嚴格實行床旁交接班制度,加強患養,做到“勤觀察,勤翻身,勤更換,勤按摩,勤整理”以防壓瘡發生。對2例褥瘡患者,除避免繼續受壓外采用生理鹽水清洗后,用康復新敷料覆蓋,每日1次,患者很快痊愈。(2)預防肺部感染:有吸煙史的老年患者,勸其戒煙,教會并監督患者進行有效的深呼吸,咳嗽,咳痰鍛煉,對臥床患者予以翻身拍背行霧化吸入,每日2次。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預防性的使用抗生素,每日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必要時病房用空氣消毒機消毒每日1 h[3]。(3)尿潴留及留置尿管病的護理:骨科老年患者由于臥床排尿姿勢改變,易發生尿潴留;采用足三里新斯的明注射,對于留置尿管老年患者,囑其多喝水,每日1500~2000 mL,每日擦洗外陰2次,更換尿袋1次,沖洗2次,訓練膀胱功能,每2~4小時放尿1次,放尿時輕輕振動腹部,以利于尿中沉淀物排出[4]。(4)便秘的預防:臥床患者詳細評估排便習慢,指導患者床上大小便,調整飲食結構,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5]。按壓合谷穴,行腹部按摩,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發生[6]。(5)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及早指導患者進行腿部肌肉的收縮鍛煉,進行被動的按摩,密切觀察下肢的感覺,運動,腫脹,疼痛,溫度及顏色。
本組患者發生壓瘡2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塞10例,泌尿系統感染2例,以上并發癥經過及時處理均痊愈出院。
把各種骨科疾病制成健康手冊,附上聯系電話,便于患者隨時咨詢,并對老年患者詳細解釋,指導。并每周電話隨訪1次。
通過對老年患者的預見性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及家屬的負擔,護患溝通更加和諧,提升了護士的自身價值,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1]劉曉舟,恒秀成,王俊杰.骨科手術患者焦慮的心理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77-78.
[2]王建萍,張偉.預見性護理在提高老年人骨折后生活質量中心應用[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8,31(10):1468-1469.
[3]張建儀,李艷紅.預見性護理對老年骨寬部骨折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4):47-48.
[4]李惠萍.老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心理學雜志,2003,18(8):621.
[5]陽世偉,殷磊,李建.飲食教育預防骨科術后患者便秘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2.
[6]封志英.介紹一種指壓按摩解除臥床患者便秘的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