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大 李 品
1.江蘇省沛縣河口鎮(zhèn)黃莊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221634
2.江蘇省沛縣人民醫(yī)院
抗骨增生散外敷加穴位按摩治療骨質增生4728例
李中大1李 品2
1.江蘇省沛縣河口鎮(zhèn)黃莊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221634
2.江蘇省沛縣人民醫(yī)院
1985年10月~2010年10月,筆者應用抗骨增生散外敷加穴位按摩治骨質增生4782例,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本組4782例,男2546例,女2236例;年齡最大者84歲,最小者32歲,其中32~40歲184例,41~45歲2160例,46~65歲2308例,66~84歲130例。頸椎骨質增生2894例,腰椎骨質增生256例,膝關節(jié)骨質增生1521例,踝關節(jié)骨質增生111例。
方藥組成:桂枝90g,當歸90g,路路通50g,赤芍60g,紫花地丁150g,蒲公英150g,薄荷60g,冰片10g,海帶100g,皂角100g,透骨草60g,伸筋草60g,雞血藤60g,威靈仙60g,防風50g。將上述藥物炮制后研為細末,調勻后備用。每次用該散30g,加大鹽2kg,食醋30ml,放入平鍋內炒熱后取出,放到一個盆內。停5min后,裝入事先備好的布袋內,進行局部熱敷。每日2次,每次15~20min。治療7天停3天。
熱敷后據(jù)X線片示增生部位進行取穴按摩。按摩時先順時針方向5min,后逆時針方向5min,然后用叩診錘敲3min。本人治療有困難時,可用助手進行操作。此法隔日1次。
頸椎:取兩側夾脊穴,每次4穴,另加兩側的風池穴、合谷穴。腰椎:取兩側的夾脊穴,每次4穴。膝關節(jié):取內外膝眼、梁丘、陽陵泉。踝關節(jié):解溪、丘墟、太溪。
以上熱敷及按摩法均為30天1個療程。一般治療1~6個療程。
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功能完全恢復;X線片示:原來骨質增生尖端變鈍,余無特殊發(fā)現(xiàn)。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復,偶有輕度的疼痛感。好轉:臨床癥狀減輕,功能有所改善,多見于病程較長或伴有其他疾病者。
4782例中治愈4480例,顯效266例,好轉36例。治愈率為93.7%。
患者,男,69歲,1990年2月12日就診。左膝關節(jié)疼痛1年,活動加重,下蹲困難。1989年10月,在某醫(yī)院做X線片示:左膝關節(jié)髕骨前下緣明顯骨刺形成。經(jīng)用上述方法治療1個療程后癥狀緩解,功能恢復如常人。X線片示:髕骨前下緣骨刺尖端變鈍,應用第3個療程痊愈。為防復發(fā)又鞏固1個療程。2年后隨訪未復發(fā)。
骨質增生是指椎骨邊緣或關節(jié)邊緣、關節(jié)面及骨突處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本病通常又叫骨刺或骨贅。西醫(yī)學稱為骨質退行性病變。中醫(yī)學將該病歸屬“骨痹”范疇,是由于氣滯、血瘀、寒凝、過勞等因素導致。故用桂枝溫經(jīng)散寒;當歸、路路通、赤芍活血化瘀;紫花地丁、蒲公英、薄荷涼血消腫,善于治療骨膜炎癥;海帶、皂角軟堅散結;透骨草、伸筋草、雞血藤、威靈仙、防風通絡祛風;炒大鹽有傳導、消炎、活血散瘀之效;食醋有抗菌、軟堅散結之功。諸藥合用加之穴位按摩奏效甚捷,且藥源豐富,操作簡便,值得推廣使用。
注意事項:①在使用該法時,應嚴密觀察病情,適當調整藥物及其劑量,適當調節(jié)按摩穴位及刺激強度,以適應病情變化之需要,如病情較重可口服中成藥如抗骨增生片,如有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較重可選用抗生素治療。②在熱熨過程中,如太熱可停幾分鐘后再敷上,或皮膚上加一棉墊再熱敷。如天氣寒冷時,可外加熱水袋保暖。夏季可去掉大鹽加開水3000ml煎沸后停5min,倒出入盆,外洗局部,每日2次。③每天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促使早期康復,一般每次鍛煉不超過30min。④治療期間注意保暖,避免過勞,少用酒、辛辣食品,多吃、常吃絲瓜菜,建議每日或隔日吃絲瓜菜50~100g(因該食品通絡作用強)。
2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