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鵬翔
(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第二人民醫院,654100)
銀質針結合肩關節內液擴張注射治療肩周炎的療效觀察
念鵬翔
(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第二人民醫院,654100)
我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采用銀質針結合肩關節內液壓擴張治療40例肩周炎患者,獲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本組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齡29~62歲,平均50.5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2.3年;單側發病36例,雙側4例,表現為肩痛、肩關節活動受限,上舉、外展、后伸均低于正常,X線除外骨結核、腫瘤。
銀質針治療[1]:定點肱骨大小結節、結節間溝、肩胛提肌起止點、大小菱形肌、岡上下肌、四邊孔、喙突。針刺用龍膽紫標記,常規皮膚消毒,以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采用宣蜇人發明的長短相適應的銀質針,以針距為1.5cm沿上述部位針刺布針,進針方向為沿著肌腱走行方向略斜行穿入骨膜附著處,引出強烈針感即可。針刺完成后,點燃針尾放置的直徑約2cm的球形艾絨加溫,待艾絨燃盡后起針,針孔以無菌紗布壓迫止血,碘伏再次消毒后,用無菌敷料粘貼,每周1次,2次為1個療程。
液壓擴張術:患者均采用坐位,患肢外展30°并輕度外旋,充分暴露患肩。于肱骨小結節與喙突之間中點為進針點。常規無菌操作,用50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鈉20ml,2%利多卡因、曲安奈德25mg(昆明積大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對準進針點,進針達肱骨頭處略退針抽吸無回血,即可注入上述藥液共30ml,每周1次,2次為1個療程。
療效評定:痊愈:經過1或2個療程治療,肩部疼痛消失,患肢上舉>120°,外展>90°。有效:肩部疼痛減輕,患肢上舉>90°,外展>45°。無效:連續2個療程治療后肩痛及活動功能均無改善。
所有患者經6~12個月隨訪,痊愈38例,占95%;有效2例,占5%。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也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凝肩、凍結肩。肩周炎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粘連引起的肩關節周圍疼痛、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癥候群。
銀質針是一種非手術方法,起到以針代刀的作用。銀質針通過艾絨燃燒傳導熱能直達疼痛部位,消除和減輕肌肉和筋膜等附著處的原發性無菌性炎癥,促使由此所繼發的肌肉痙攣自然消失,達到無痛或顯著緩解疼痛,也就是“去痛致松,以松治療疼痛”的作用[2]。肩周炎通過銀質針導熱治療后,血流量增加50%~150%,平均97.8%,從而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無菌性炎癥,促進組織修復和機體細胞再生[3]。
Apley[4]在1982年首先提出液壓擴張治療粘連性肩周關節囊炎以來,逐漸被較多學者認可。應用此法治療粘連性關節囊炎理論是由于位于肱二頭肌長頭和肩胛下肌的三角形滑囊皺襞的炎癥引起。正常情況下,這些滑囊組織形成喙突皺襞和腋皺襞,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時此皺襞消失,滑膜組織與肱二頭肌長頭和肩胛下肌腱粘連,關節囊增厚痙攣萎縮,關節腔容積明顯縮小。液壓擴張可改變關節腔內環境,增大容積,而曲安奈德還有抗炎消腫的作用,促使無菌性炎癥消退。
銀質針配合液壓擴張治療肩周炎具有標本兼治、內外合治之功,是簡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式之一,值得推廣。
[1]王福根.銀質針治療法在臨床疼痛中的應用.中國疼痛學雜志,2003,3:173-181.
[2]宣蜇人.宣蜇人軟組織外科學.北京:文匯出版社,2002:444-445.
[3]王福根,江億平,馮傳有,等.銀質針肌肉導熱療法的臨床研究.中國疼痛學雜志,2005,11(1):5-6.
[4]Apleya.Apley’s system of orthopedics and fracture.6thed.London.Butter worth scientific,1982:177-178.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