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芳
(江蘇省靖江市秦芳中醫特色診療室,214500)
淺談中藥飲片的養護保管
秦 芳
(江蘇省靖江市秦芳中醫特色診療室,214500)
中藥飲片在貯藏保管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和霉菌、害蟲等侵襲,極易引起蟲蛀、發霉、泛油、變色、揮發、氣味失散等問題,從而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乃至喪失,這給醫患雙方和經營者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中藥飲片的養護保管直接關系到臨床用藥的安全與療效。
中藥飲片大致可分類為根與根莖、果實、全草、花葉、樹皮、藤木、樹脂、菌藻、動物、礦物及其他類。在保管中要十分重視倉庫的清潔衛生,并要實施分類儲藏,這些都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基礎。只有消除霉菌的感染途徑和害蟲的生存條件,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霉菌和害蟲侵入飲片內部的途徑。另外,可以通過保管技術改變庫房的小氣候,如通風、吸濕和防潮。一是利用自然吸濕物,如生石灰等,對密封不嚴的庫房和藥材進行吸濕養護,可起到抑制霉菌和害蟲的作用。二是利用太陽光曬或加熱烘干等方法散發水分,使中藥及其炮制品保持干燥。中藥飲片在入庫前,或雨季前后均應采用上述方法進行處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易生蟲的中藥飲片應采取密封、冷藏、對抗、吸潮等措施;對易發霉、易泛油的中藥飲片應放置于干燥處;對易變色、氣味易散失的中藥飲片應注意防潮、防熱、避光保管;對易被鼠咬的中藥飲片應儲入缸內。為安全有效地確保飲片的質量,筆者就各類中藥飲片的特殊保管細則分述如下。
不同材質中藥飲片的保管細則
1.根與根莖類藥材。每年的五、六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空氣濕度較大,當氣溫達到20℃以上時,產品極易發霉、泛油、生蟲。如黨參、當歸、人參、麥門冬、獨活、玉竹、板藍根、白芷等,一旦發現其變異則應洗凈霉菌,并迅速采用日曬、火烘等方法處理;若生蟲則應用化學藥劑熏蒸法或高溫殺蟲法進行防治。對這些藥材還必須掌握好貯存的濕度與溫度,一般庫內相對濕度不超過70%,溫度以15℃為宜。易泛油的藥物應放入缸、箱等容器內蓋緊,還需要注意檢查藥物是否干燥,含水量不能超過安全標準,存量少的還可放入石灰罐內保存。
2.果實類藥材。果實類藥材在氣溫25℃~35℃時易生蟲結串。如芡實、薏苡仁、萊菔子、蘇子、枸杞子、杏仁等,在梅雨季節高峰期,應注意將這些藥材曝曬或溫烘干燥后選擇能封閉的容器貯藏。此外,有外殼的果實類,如白果,應在配方時再打碎,否則不利于保管。
3.全草、葉類藥材。這類藥材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會發霉、變味、生蟲、結串。如大薊、豨薟草、車前草、桑葉、大青葉等,應經常日曬或低溫烘烤使其保質干燥。
4.花類藥材。這類藥材多含苷類成分,富于吸潮性,易發霉、蟲蛀、散失氣味。如玫瑰花、月季花、黃菊花、金銀花、紅花、款冬花等,應用低溫烘焙,但要掌握時間,不宜過分干燥,烘干后放入石灰罐內貯藏。
5.動物類藥材。這類藥材蛋白質含量較高,而富油膩質,最易蟲蛀、發霉。如土鱉蟲、九香蟲、白花蛇、蛤蚧、蜈蚣等,在梅雨季節前后須用文火烘烤2h左右,或間隔3~4天在日光下翻曬一次,干燥后入缸蓋緊。
特殊中藥飲片的保管要求
在中藥飲片的養護保管中,還必須著重注意一些特殊飲片的保管要求。
1.貴重藥材應單獨保管。如麝香的氣味易走失,應存放在瓶中密封;牛黃易受潮霉變,應存放于瓶中并置石灰缸中;各種人參等易發生蟲蛀、霉變,應放置于石灰缸中封存。
2.毒劇藥品應按國家規定嚴格保管。毒劇藥品應根據國家有關劇毒藥品管理條例的規定嚴格執行。如水銀、輕粉、砒霜。此類藥品的儲存數量雖少,但一旦馬虎會釀成大禍。保管方法主要是防止光化、氣化以及由溫度而引起的質變。一般多采用容器密封法,亦可兼用通風、吸潮、低溫等法。
3.特殊中藥飲片應采取對抗性貯藏對策。由于中藥飲片普遍具有怕光、怕風、怕潮、怕凍等特質。因此,在養護和保管中還必須根據中藥化學成分加以研究解決。如將白酒與枸杞子、冬蟲夏草共存;醋與五味子共存;澤瀉與牡丹皮共存;白花蛇與花椒共存;柏子仁與明礬共存等等,這些都是較好的對抗性保管法。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用氯化鈷或磷化鋁在密閉的房間內熏蒸殺菌滅蟲。
總之,上述關于中藥飲片的養護保管,僅為一己之見,旨在拋磚引玉,以期得到廣大從事中醫藥工作者的指正,共同為提高中藥飲片的質量而努力工作,并造福于廣大患者。
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