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吉木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自身疾病的特點,極易發生尿路感染[1]積極治療糖尿病,防治并發癥,盡量使患者血糖、血壓、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脂等指標達標,特別要嚴格控制血糖濃度,使其控制在<13.9 mmol/L,這是減少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2],同時,增強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是預防糖尿病患者感染的重要環節,從而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尿路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近年來,在泌尿系統疾病治療中,由于不恰當的過多過長時間留置導尿管及各種介入性診斷和治療的增多,使尿路感染的發病率明顯增高[3]。
據統計,年齡≥60歲的比<60歲的尿路感染率高。因老年患者大部分有慢性疾病,抵抗力低,活動少,需要長期臥床、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容易引起感染,而老年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尿路結石等,導致膀胱內尿液潴留,易發生細菌感染[4]。
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腸球菌均為腸道菌群,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腸道正常菌群移位于人體的其他組織于臟器,大量繁殖而導致內源性感染。
近幾年由于抗生素的聯用、濫用、廣譜使用,泌尿系真菌感染有上升趨勢。因此,應重視病原菌的培養和藥敏,嚴格掌握抗感染藥物的使用適應癥,及時掌握病原菌的變化動態和耐藥菌株的變化情況,合理規范使用抗感染藥物等至關重要[5]。同時也提醒我們還應加強防止內源性感染的其他措施,并要增強易感患者的抗感染能力,避免破壞患者原有的抵抗力,保護其各部位抗外來菌定植抵抗力等,以達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①解除患者思想顧慮為患者進行科普小常識宣教,內容包括生殖器與尿道的關系,拔管后的影響,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需要配合的要點,指導家屬隨時傾倒尿袋中的積尿,并用患者專用的便器接尿。集尿管和排尿管不能與便器接觸。②教會病人留置導尿注意事項、注意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導尿管受壓、扭曲、堵塞等導致泌尿系統感染。告訴病人離床活動時,用膠布將導尿管遠端固定在大腿上,以防導尿管脫出。集尿袋不得超過膀胱高度并避免擠壓,防止尿液返流,導致感染的發生。③指導病人多飲水鼓勵病人多飲水,保持每日攝取水量1 500~2 000 ml,以形成自體膀胱沖洗,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預防尿結石的形成。
尿路感染的發病率僅次于呼吸系統感染,是醫院內最為常見的感染之一。有研究表明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導尿管的留置、免疫力低下及廣譜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6]。及時確定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情況,對指導臨床醫生合理選藥治療尿路感染至關重要。
[1]王海燕.腎臟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46.
[2]徐莉,季康,范亦明.糖尿病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7):2269.
[3]曹弟勇,徐彬,陳大斌.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藥性檢測分析 [J].2010,14(8):1263-1264.
[4]楊虹,李智,朱敏,等.門診和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臨床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2008,29(16):99.
[5]楊翠芹.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相關性分析及預防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8):1592-1593.
[6]單戈.對泌尿外科24例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回顧性分析.醫學信息 [J].2009,22(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