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昌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人民醫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鼻部完全離斷傷是耳鼻咽喉科的急癥難癥,但如果處理及時得當,也有鼻部完全離斷組織再次存活的機會。現將我科的8例鼻部完全離斷傷的處理介紹如下,為探討鼻部完全離斷傷的治療提供思路。
8例病人中,女2例,男 6例。最小年齡8歲,最大48歲,平均32歲。在受傷原因中,2例是被人咬傷,2例被狗咬傷,4例是被銳器割傷。其中被狗咬傷的1例,未找到離斷的組織,1例還帶蒂殘存在鼻部,其余的6例均找到完整離斷的鼻尖部組織。分不同情況,我科做了不同的處理。
1例狗咬傷病人,小孩,受傷面積約1.5cm×1.0cm,按常規狗咬傷處理的同時,由于鼻尖部組織未找到,我科取耳后顳肌皮瓣,在鼻尖部嚴格消毒清創后重新成形荷包縫合,縫合不要過密,以免造成缺血壞死,也不要過松,以至于形成血腫。術后予以肌肉注射罌粟堿30mg,1日3次,口服煙酸片,每次30mg,1日3次,靜脈輸血塞通、參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一些抗生素,局部使用TDP在1尺距離照射,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鼻部局部用面罩給氧,術后當日給予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方式采用單人高壓氧艙,輸純氧,緩慢升壓 25min,壓力 0.2MPa,穩壓35min,減壓出艙,總治療時間80min,開始每天間隔6小時治療1次,第3天后改為每天1次。高壓氧作用機理:①高壓氧不但可使血中氧張力,血氧含量和組織氧儲量顯著增加,并能迅速地提高再植組織內的氧張力和氧含量,同時又增大了氧在組織中的彌散半徑,從而有效地改善了再植組織的缺氧狀態,恢復組織的有氧代謝和能量代謝,糾正酸堿平衡,阻止細胞的變性壞死的發展,恢復細胞的正常的生理活動[1]。②高壓氧下除能迅速改善組織缺氧狀況外尚能使血管收縮,降低毛細血管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消除水腫,改善微循環,增強再植組織的供血供氧能力,恢復代謝功能,從而提高再植組織的成活率[2]。③刺激病灶區域的毛細血管增生,促進側支循環建立[3]。經過以上治療,我們每日觀察鼻尖部移植皮瓣的情況,觀察到第3日開始皮瓣顏色大部分由灰白逐漸轉為暗紅,在第8日開始拆除部分荷包縫線,第10日全部拆除縫線。觀察到鼻尖部暗紅,縫合邊緣有一小部分已經變成黑色壞死組織。患者出院后,第20天來院復查,檢查發現壞死組織沒有擴大,也沒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移植皮瓣生長良好。1月后電話隨訪,患者鼻尖部組織紅潤,壞死組織無擴大,兩月后患者再次來院,處理鼻部干性壞死組織。
4例被銳器割傷鼻尖部的患者,均找到離斷的鼻尖部組織,均收入院,及時用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沖洗,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同時用肝素沖洗離斷組織,及時對位縫合,合理包扎,治療同前狗咬傷,同時根據皮試情況,我科對部分病人使用腹蛇抗栓酶進行溶栓治療。經過以上治療,有3例鼻尖部組織存活,1例出現干性壞死,進行了二期處理。
2例被人咬傷的和一例狗咬傷患者,由于創面不整齊,甚至有部分缺失,我科對離斷組織除了進行了常規處理,對其進行了修剪,較厚的皮瓣予以削薄,讓其成為較薄的皮瓣以利于存活。經過以上處理和積極治療后,3例中有1例部分存活,行二期整形處理,1例出現干性壞死,1例在術后3日出現感染,經過積極靜脈抗生素治療,局部酒精濕敷后無效出現化膿感染,予以拆除縫線,對癥治療,改二期處理。
綜合8例鼻部完全離斷傷的處理結果,可以看出銳器離斷傷的預后較好,4例中有3例存活,1例發生干性壞死,無感染壞死的發生,其原因可能與創面整齊,污染少,對位縫合較好有關。狗咬傷和人咬傷的病例,除1例移植耳后顳肌皮瓣存活較好外,其它均不理想,分析主要的原因與鼻部損傷較重,創面不整齊,感染發生機率高有關,同時由于沒有顯微血管外科的配合可能也是重要原因。
[1]崔大明,季耀東,車曉明.高壓氧治療進展[J].復旦學報 (醫學版),2005,32(3):544.
[2]郎洪剛,曹文斌,羅容華,阮青容.早期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5):561-563.
[3]楊少勇,羅曙光.高壓氧治療腦梗死的進展 [J].內科,2011,6(4):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