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一)東北玉米放量不大,各方儲備積極,華北玉米供應上量,外流數量增加 2月份中上旬玉米購銷活動尚未從春節氣氛中恢復,貿易商采購玉米的積極性卻明顯提高。由于年前貿易企業普遍采取以銷定購策略,節后手中無糧,因此有較為強烈的購糧需求;前期市場預期增產后的供應壓力并未出現,農戶售糧進度非常平穩。元宵節后企業收購量與正常年份相比基本持平。雖然農戶手中的糧食較往年偏多,但市場普遍預測年后可能不會出現農戶集中售糧高峰。在看漲預期的驅動下,農戶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前段時間,貿易企業囤糧意愿增強。市場反應目前農村中小貿易企業存糧普遍比去年多,深加工企業采購積極性也被帶動。另外,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繼續給市場帶來心理支撐。
2月份華北黃淮地區玉米水分逐漸降低至15%~17%,玉米糧源持續釋放。前段時間,關內地區玉米水分偏高、售糧進度偏慢、農戶存糧數量偏高,矛盾自去年12月份中上旬開始積累,只是年底用糧企業集中為春節備貨,支撐了當地市場價格,掩蓋了供應的壓力。隨著華北黃淮地區玉米上市大幅增加,玉米價格大幅下降,其對東北玉米的價格優勢顯現,關內地區玉米的貿易空間優于東北玉米,銷區以及山東等地區用糧企業采購華北玉米數量增加,大型貿易企業紛紛開始在河北等地采購玉米,無論是囤糧還是短期內的跨省貿易,市場貿易活動活躍,看漲氣氛也被帶動。短期內市場供給壓力并未完全釋放,河北、河南等主要產糧區農戶玉米存量相對往年仍較多,玉米水分較高,質量并不太看好,后期隨著氣溫上升,大量囤糧有一定壞糧風險。隨著后期玉米存量減少以及水分下降,玉米價格將會反彈。
(二)關外地區玉米價格堅挺,關內地區玉米價格企穩 2月份,東北多數地區玉米價格上漲40~50元/噸,部分企業上調100元/噸左右,其中黑龍江以及吉林地區漲勢較為明顯。截至2月底,黑龍江綏化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2110元/噸,較2月初上漲110元/噸;吉林長春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2140元/噸,較2月初上漲40元/噸,松原地區加工企業掛牌收購價為2170元/噸,較2月初上調90元/噸,榆樹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2110元/噸,較2月初上漲90元/噸;公主嶺地區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2220元/噸,較2月初上漲140元/噸;四平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2260元/噸,較2月初上漲110元/噸;遼寧沈陽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收購價為2230元/噸,較2月初上漲50元/噸。
東北地區玉米價格高位堅挺,主要因為市場需求較好,貿易商以及用糧企業增加庫存的積極性均比較高。分析認為,去年12月份以來這波堅挺上揚的行情,既提前透支了4~5月份的需求,也透支了未來價格的上漲空間。短期內預計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將保持穩定。長期來看,年前市場一致認可的增產形勢并未出現過大偏差,這部分壓力并未完全釋放,12月份持續至今的補庫需求緩解了一部分壓力,預計4月份之后可能再次出現供給壓力,農民售糧壓力甚至將延續到6~7月份。
關內玉米價格2月上旬加速下跌,中下旬開始止跌趨穩,部分地區觸底反彈。2月底,山東濱州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到廠價格為2220元/噸,較2月初下跌110元/噸;濰坊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到廠價格為2250元/噸,較2月初下跌90元/噸;棗莊地區加工企業玉米到廠價格2300元/噸,較2月初下跌50元/噸。石家莊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入廠價格為2100元/噸,下跌80元/噸;秦皇島地區加工企業入廠價格為2210元/噸,下跌10元/噸。
企業前期頻繁調價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送糧貿易商的積極性,貿易商發貨謹慎,當地送糧車輛明顯減少。2月下旬,山東部分地區小幅上調價格后,深加工企業收購量有所增加,但企業收購控制嚴格。玉米糧源主要來自河北邯鄲、邢臺、滄州以及山東德州等地。前期用糧企業頻繁大幅下調玉米收購價格,玉米價格有超跌成分,短期內小幅回升,主要還是對前期行情的調整。關內玉米價格大幅下降,其對東北玉米的價格優勢顯現,銷區以及山東等地區用糧企業采購關內玉米數量增加,對關內玉米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三)美國玉米期價震蕩調整,阿根廷玉米獲準出口中國 2月份,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小幅震蕩,29日CBOT玉米期貨5月份合約報收于6458.00美分/蒲式耳,較2月初上漲9.75美分/蒲式耳。
1月份拉尼娜天氣導致阿根廷干旱和玉米減產,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緩困導致美元指數下跌,支撐CBOT玉米價格。但是進入2月份CBOT大豆玉米比價一度下跌至1.87,投資者開始解除大豆/玉米套利,中國領導人訪問美國期間,簽訂大量美豆進口協議,支撐CBOT大豆價格。同時美國農業部展望論壇傳出美國玉米面積將為1944年以來最高水平,市場唱多大豆而唱空玉米。CBOT玉米期貨7月份合約同12月份合約的差價擴大到80美分/蒲式耳。摩根士丹利21日表示,其正在結清2個月前建立的CBOT玉米期貨2012年7月/12月價差頭寸,原因是7月份玉米合約較12月份玉米合約的升水或將縮窄,也說明市場對未來玉米市場看空。由于目前種植面積能否達到市場預估上有較大變數,而且種植期內天氣的不確定性很大,市場對玉米價格回調比較謹慎,也對中國采購玉米有所期待。
2月23~24日,美國農業部在其展望論壇上稱,預計美國2012年玉米播種面積為9400萬畝;預計單產為164.00蒲式耳/英畝;預計產量為創紀錄的142.07億蒲式耳。美國農業部(USDA)將在3月30號公布2012年美國玉米和大豆種植意向報告。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2/13年度年末庫存預計為16.16億蒲式耳,高于2011/12年度的8.01億蒲式耳;預計2012/13年度美國玉米農場平均價為500美分/蒲式耳,遠低于2011/12年度的620美分/蒲式耳,也低于2010/11年度的518美分/蒲式耳。2012年玉米播種面積增加對CBOT玉米價格利空。
2月15日,阿根廷農業部和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簽署衛生檢疫議定書,允許阿根廷的玉米及其制品向中國出口,為未來國內企業進口玉米增加了一個選擇機會。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玉米生產國之一,阿根廷每年玉米出口量在1500萬噸左右。根據美國農業部2月份預計,盡管遭遇干旱,2011/12年度阿根廷玉米產量預計為2200萬噸左右。阿根廷政府對華出口積極性一向很高,也急于打開中國市場。從價格上看,阿根廷玉米和美國玉米運抵中國價格通常相差不大,但目前因季節性供應壓力增加阿根廷玉米價格弱于美國玉米。
(一)飼料企業小麥需求開始增加 飼料企業小麥需求從1月份的低谷逐漸回升,飼料企業增加采購小麥,其中山東、廣東等地飼料企業小麥采購力度較大。春節之后,廣東福建地區玉米價格走高,玉米小麥價差達到200元/噸左右,小麥替代的成本優勢明顯,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也呈現上漲趨勢,市場對玉米價格的看漲氣氛加重,飼料企業采購小麥較為積極。山東地區玉米價格在2月份呈現弱勢,不過市場普遍認為玉米價格已經較低,繼續走低的空間不大。山東地區玉米小麥價差在2月份逐漸縮小,2月底仍然維持在100元/噸左右,小麥仍然存在成本優勢。山東地區飼料企業小麥采購數量也較大,主要源于飼料企業能量原料庫存下降和本地玉米水分高。
(二)農民小麥出售仍然很少,收儲企業小麥出庫仍然積極 2月份農戶的小麥出售數量仍然很少,農戶存糧已經不多,預計僅在3成左右。收儲企業小麥出庫積極性仍然較高,往年春節之后出現的需求高峰今年并未出現,在打消了價格上漲預期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收儲企業的售糧積極性。整體上看,2月份小麥市場供應充足。
(三)高價區域麥價走低,低價區域麥價走高2月份,小麥市場價格略有波動,主要表現為高價小麥區域小麥價格小幅走低,低價小麥區域小麥價格小幅走高。高價小麥區域中小麥價格走低是小麥市場整體供應充足的表現,而低價小麥區域中小麥價格走高主要受到小麥飼用需求旺盛的拉動。2月底,高價區域中,河北石家莊地區標準水分小麥進廠價2160元/噸,較2月初下調1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進廠價2120元/噸,與2月初基本持平;山東濟南地區進廠價2140元/噸,較2月初下調20元/噸。低價區域中,江蘇徐州地區進廠價2110元/噸,較2月初上調1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進廠價2110元/噸,較2月初上調10元/噸。
2月份,面粉價格基本平穩。春節之后由于面粉漲價預期不強,面粉經銷商備貨積極性不高,制粉企業面粉出廠速度并不快。2月底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2670元/噸左右,與1月底基本持平;河南鄭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2650元/噸,較1月底上調1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特一粉出廠價2650元/噸,與1月底基本持平。
(四)預計3月份小麥價格將穩中有漲 3月份,小麥飼用需求預計將處于較高水平。2月份,山東地區玉米小麥的平均價差為140元/噸,月末價差約為100元/噸。山東地區玉米小麥價差在2月底已經到達谷底,預計3月份玉米小麥價差將呈現增大趨勢,使得小麥飼用需求將保持旺盛。東南沿海地區玉米小麥價差在200元/噸左右,3月份價差減小的可能性較低,小麥飼用需求預計增加。
3月份小麥供給仍將充足。第一,部分收儲企業仍然存在資金壓力,回籠資金的意愿較強。第二,各地區國有儲備輪換小麥即將進入市場,將增加小麥市場供給。輪出的2008年產小麥品質略差于2011年產小麥,價格預計較低,將很好地補充市場低價小麥。第三,當前主產區小麥苗情良好,土壤墑情適宜,市場不存在減產預期,現貨市場小麥價格的上漲預期不高。
不過在長期低位運行之后,小麥價格將受到資金倉儲成本提高的推升。目前距離新麥上市還有3~4個月,收儲企業還有一定時間銷售庫存,也有提高價格的要求。3月份,預計華北黃淮地區小麥價格將以穩中趨強為主,局部小麥價格較低的地區存在較大上漲空間。飼用需求旺盛將成為支撐小麥價格的重要因素,江蘇等地區小麥價格看好。
(一)黑龍江地區大豆收購價格上漲 受國際市場大豆價格持續上漲以及油廠壓榨利潤改善的影響,2月份黑龍江地區大豆收購價格全線上漲,但上漲幅度明顯小于國際市場。監測顯示,2月底黑龍江地區大豆收購價格集中于3960~4080元/噸,較1月份普遍上漲40~60元/噸,豆油和豆粕價格上漲,油廠壓榨利潤改善,收購積極性提高是大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不斷上漲,后期進口大豆到港成本提高,以及農戶庫存大豆數量較少、惜售心理繼續存在也是推動大豆收購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2月份黑龍江地區中小型油廠開工率有所提高,但大部分油廠仍處于停工狀態,大豆收購量較少,壓榨利潤相對較低是油廠停工的主要原因。3~4月份農戶售糧進度有望加快,加上養殖業開始補欄對豆粕需求將會增加,可能會帶動大豆收購價格繼續上漲,但由于油廠壓榨利潤低迷,大豆收購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4100元/噸將是當地大豆收購價格的高點。
(二)2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下降進口成本下降 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383萬噸,較1月份461萬噸的進口量下降78萬噸和16.9%,但較去年同期232萬噸的進口量大幅增加151萬噸,增幅高達65.1%。今年1~2月份我國總計進口大豆844萬噸,較去年同期的745萬噸增加99萬噸和13.3%。2011/12年度至今 (去年10月到今年2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2337萬噸,較上年度同期的2209萬噸增加128萬噸,增幅為5.8%。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為516.8美元/噸,較1月份下降9美元/噸,連續第四個月下降,折合完稅成本在3890元/噸左右。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根據進口大豆裝運船期和到港預報統計,3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在410萬噸左右,較2月進口量增加27萬噸左右,3月份進口大豆平均到港成本可能會繼續下降,但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三)2月份美盤大豆期價持續上漲,現貨價格跟盤上漲 2月份,南美旱情繼續惡化導致產量預測持續下調,中國大量采購美國大豆令市場產生需求復蘇感覺,大豆引領農產品期價大幅反彈。監測顯示,1月31日CBOT3月合約大豆收盤價為1200.5美分/蒲式耳,到2月29日收盤價上漲至1314美分/蒲式耳,為5個月來首次超過1300美分/蒲式耳,創下去年9月23日以來的新高。
2月份國際市場大豆價格持續上漲。監測顯示,2月29日,4月船期的美國大豆到我國口岸C&F報價為558美元/噸,較1月底的511美元/噸大幅上漲47美元/噸,漲幅為9.2%,折合到港完稅成本在4190元/噸左右;4月船期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我國的C&F報價分別為558美元/噸和561美元/噸,較1月底分別上漲52美元/噸58美元/噸,折合到港完稅成本分別為4190元/噸和4210元/噸。
(四)3月份美盤大豆期價和國際市場現貨價格將保持堅挺 受南美地區嚴重干旱影響,去年12月份以來分析機構不斷下調南美地區大豆產量預測數據,市場產生恐慌心理,推動國際市場大豆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斷上漲。匯總數據顯示,美國農業部2月份對南美大豆產量的預測數據較去年12月份下調了820萬噸,德國油世界預測數據則下調了1170萬噸。3月9日美國農業部再次下調南美大豆產量640萬噸,2011/12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大幅下降,大豆供應將呈現偏緊的局面,進而對美盤大豆期價形成有力支撐。但考慮3月份南美大豆產量基本確定,并陸續開始收割上市銷售,盡管今年南美大豆產量下降,未來幾個月大豆供應量將大幅增加,將制約大豆價格的上漲幅度。預計3月份美盤大豆期價在上漲至1400美分左右后可能會出現回落,4~5月份美盤大豆期價將呈現震蕩回落走勢,回落低點在1250美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