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蓉蓉 何燕青 李睿
雷貝拉唑預防老年人小劑量阿司匹林致胃腸黏膜損傷40例
孫蓉蓉 何燕青 李睿
目的觀察雷貝拉唑鈉腸溶片預防老年人小劑量阿司匹林致胃腸黏膜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80例需長期服小劑量阿司匹林老年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加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對照組加用雷尼替丁片。分別在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上消化道癥狀及胃黏膜損傷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上消化道癥狀及胃黏膜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對預防老年人小劑量阿司匹林致胃腸黏膜損有顯著療效,值得臨床應用。
雷貝拉唑鈉腸溶片;阿司匹林;胃腸黏膜損傷
阿司匹林為非甾體止痛消炎藥,由于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小劑量服用可大大降低老年人心肌梗死及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但小劑量阿司匹林長期服用可致胃腸黏膜損傷。如:胃十二指腸糜爛、潰瘍及出血,極嚴重的患者出現出血性休克而死亡。這些不良反應頗受關注。如何既保證患者無須停藥而又有效地防止胃黏膜損傷是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經常遇到的臨床問題,為此我院在2007年至2012年間使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預防老年人小劑量阿司匹林致胃腸黏膜損傷,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為我院2007年至2012年門診及住院部患者,病例選擇標準(1)年齡在55~75歲,男女不限;(2)因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需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患者;(3)治療前未用過抑酸劑;(4)無嚴重肝腎疾病。共納入符合標準患者8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在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100 mg)基礎上加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 mg/次,1次/d,口服;對照組在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100 mg)基礎上加用雷尼替丁片(石家莊中諾藥業有限公司)0.15 g/次,2 次/d,口服。
1.3 評價方法 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上消化道癥狀及胃黏膜損傷發生率進行比較,上消化道癥狀主要表現為上消化道出血、腹痛、燒心反酸及消化不良,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或嘔吐物隱血試驗陽性伴血紅蛋白下降者為上消化道出血,內鏡下胃黏膜損傷程度分為糜爛和潰瘍。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治療3個月后兩組總體療效比較,治療組40例中消化不良3例,腹痛0例,燒心反酸3例,上消化道出血0例,上消化道癥狀發生率15%,胃腸黏膜損傷發生率7.5%;對照組40例中消化不良5例,腹痛4例,燒心反酸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上消化道癥狀發生率35%,胃腸黏膜損傷發生率2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胃腸黏膜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上消化道癥狀發生率比較(例,%)

表2 兩組胃腸黏膜損傷發生率比較(例,%)
大量循證醫學證據顯示了抗血小板治療對血栓栓塞性疾病一級和二級預防的益處,因此小劑量阿司匹林已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但抗血小板藥物是一柄“雙刃劍”,阿司匹林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一方面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可直接與胃黏膜上皮接觸進入細胞后以離子形式存在改變細胞內滲透壓造成黏膜損傷,其次通過抑制COX-1活性使胃腸黏膜中經COX-1途徑產生的細胞具有細胞保護作用的內源性前列腺素減少,黏膜屏障功能破壞,在胃酸等損害因子作用下導致消化性潰瘍形成、出血,極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近年來隨著小劑量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廣泛應用NSAID相關性消化道不良反應尤其是潰瘍的發生率逐年上升[1]。國內研究結果表明,NSAID不良反應以胃腸道損害最多,占57.8%,甚至可至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2]。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人群且治療療效肯定,但老年人又是抗血小板藥物消化道損傷的高危人群,年齡越高危險越大[3]。目前對NSAID所致胃腸黏膜損傷疾病的治療多采用質子泵抑制劑(PPI)、H2受體拮抗劑(H2RA)、胃黏膜保護劑,其中以PPI抑酸效能好,應用最為廣泛[4,5]。因此我院選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來預防老年人小劑量阿司匹林致胃腸黏膜損傷。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是新型苯并咪唑類質子泵抑制劑,可在酸性胃壁細胞內被活化,通過與胃壁內質子泵的鍵合抑制胃酸分泌特異性的抑制三磷酸腺苷酶作用,對基礎胃酸和各種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另有報道稱其對胃黏膜損傷有保護作用[6]。本研究結果認為對于老年人需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患者,聯合應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可顯著降低胃腸黏膜損傷且在治療中未發現明顯藥物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應用。
[1] Morgner.A,Miehlke.s,LabenzJ.Esomeprazol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SAID-induced symptoms and ulcers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975-988.
[2] 施文,王永銘,李瑞,等.非甾體類抗炎藥不良反應43年間的國內文獻源分析.復旦學報:醫學版,2004,10(4):90-94.
[3] 抗血小板藥物消化道損傷的預防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組.中華內科雜志,2009,48(7):607.
[4] 唐承薇.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相關胃腸道損害及其預治.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8,28(2):141-143.
[5] 陳會松.葉國良.程德希等.質子泵抑制劑干預療程對非甾體類抗炎藥潰瘍性再出血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2009,25(11):1769-770.
[6] 樂橋良.張志堅.林克榮.雷貝拉唑對大鼠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解放軍醫學雜志,2006,31(11):11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2.11.066
550004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