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郜 波
新時期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有益探索
文丨郜 波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廣播電視節目作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途徑,其節目質量如何,將直接影響著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及廣播電視今后的發展。針對當前網絡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對廣播電視造成了影響。而在其實際發展中,要想取得好的發展趨勢,其核心在于結合新時期社會的實際發展趨勢,最大限度的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在此,本文對其做以下論述。
廣播電視; 節目質量; 影響因素; 提高途徑
在當前廣播電視宣傳的眾多途徑中,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是保證宣傳工作順利進行的核心途徑。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在滿足人民群眾對電視廣播的實際需要時,還能更好的實現其服務性質。在整個節目質量的提高中,需要打破傳統的節目質量體系,將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三個方面結合到一體;針對一些新聞報道,則需要從準度、速度、深度等三個方面加強,在深化新聞報道自身價值的同時,還能取得好的收視效果。在此,筆者從多年的工作經驗出發,針對新時期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提高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完善途徑,做以下簡要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再加上網絡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既是其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其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節奏的重要需求。在當前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硬件設施上看,一些地區、因設備陳舊而影響了廣播電視節目質量,這些地區多處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其次,節目風格單一,針對性較強,導致無法在人們群眾中進行普及。如: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節目,主要針對青年人,而一些大齡觀眾則無法對其產生興趣;再次,在影響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眾多因素中,受支持人風格的影響,導致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受到群眾的質疑,如:張紹剛在主持《職來職往》這一節目時,其主持風格及對待求職者的態度,都受到了觀眾的強烈質疑,并影響到這一節目質量。最后,從當前的廣播電視節目中不難看出,多數廣播電視節目偏向于娛樂,其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單一化,在長時間的影響下,觀眾無法從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在影響自身收視率的同時,還會影響電臺的經濟效益。
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在滿足人們新聞信息獲取的實際需求時,還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目的,為其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但在其節目質量提升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途徑。
結合當前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廣播電視節目如何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則成為其當前發展中急需完善的問題。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不同的是,當前廣播電視節目除了具備節目量大、傳播范圍廣的優勢外,其平民化傳播也使其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將廣播電視節目與市場經濟充分的相結合,使其在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同時,更好的為市場經濟服務。伴隨著新聞改革的不斷推進,有關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措施也不斷出臺,這些都為電視節目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由此不難看出,針對當前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是面向市場經濟進行的全方位改革,在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同時,還跟上了社會的發展步伐,從而更好的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在完善節目質量監督管理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從節目的實際內容出發,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其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應以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為主,同時以傳播黨與國家的惠民政策為核心,以便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好的傳播作用。與此同時,節目質量監督管理的實施,離不開人們群眾的監督,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能夠建立起相應的舉報措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相應的舉報平臺。
由此不難看出,完善節目質量監督管理,是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中的主要途徑。完善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監督管理,本著對廣播電視節目復雜的態度,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手段,避免劣質廣播電視節目的出現,在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對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在其完善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途徑:首先,制定科學完善的節目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并結合著各個地區廣播電視節目的實際收視狀況,將其應用到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播出中,在規范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同時,還能提高廣播電視的節目質量。此外,在加強電廣播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可以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制定出相應的電視臺電臺節目末位淘汰制度,如:某一節目在固定時間內收視率較低,在限期的時間內令其整改,整改后仍沒有取得好的收視率,則將其停播,并由其他節目取代。其次,節目質量監督管理的實施,核心在于規范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流程,在提高節目制作效率的同時,還能節省相應的節目成本,實現管理、收視兩不誤的發展趨勢。最后,在完善節目質量監督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本著“執法從嚴”的管理態度,對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進行實地考察,必須夸大、虛假的新聞節目出現,使其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在整個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中,新聞工作人員作為整個廣播電視節目的策劃組與編制者,其素質如何,將直接關系著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由此可見,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其基本前提在于提高新聞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整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其工作環節主要由采錄、制作、播出等幾個環節組成,且在任何一個環節中,起決定因素的是人,如:節目的優劣及效益大小主要取決于記者、編輯、播音員以及值機員的綜合素質。將節目質量與新聞工作人員的素質相結合,對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結合的過程中,首先,提高新聞隊伍的整體素質,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認識到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性,以便在日常工作中能夠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其次,對進入電視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把關,在穩定新聞隊伍成員的同時,還能從整體上提高新聞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此同時,針對當前新聞專業畢業生較多的局面,各個電視應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招聘態度,選拔出專業的精英人才。最后,建立崗位培訓和優勝劣汰的機制。加強對在崗公正人員的培訓,在提高其業務素質的同時,還是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根本途徑。而完善的優勝劣汰制度,則能為電視選拔出優秀的人才,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人才的作用,這些,都能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新時期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除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外,還離不開電視管理人員的重視與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廣播電視的節目質量,才能在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而這些,都需要廣播電視節目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方可實現。
[1]夏偉明.特色 精品 名牌——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淺說[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4).
[2]江石.提高節目質量要抓技術[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3).
[3]劉悅生,劉漪.加強管理益處多——談對電視節目的質量管理[J].記者搖籃,2011(9).
[4]趙霞.對提高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的建議[J].中國有線電視,2009(6).
[5]蔣克強.評審制:提高電視節目質量的有效舉措[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6).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