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艷梅 劉丹丹
探析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維護管理
文丨任艷梅 劉丹丹
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的內容非常廣泛,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的重要性受到了其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廣播電視生產方式的特點決定。本文以我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內容為出發點,全面闡述了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維護工作的特點,并就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以期為實際的技術維護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廣播電視; 安全播出; 技術維護; 對策
廣播電視始終處于與敵對勢力進行輿論信息論戰的最前沿。近幾年來非法信號攻擊破壞已嚴重威脅我國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不但影響廣大人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而且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技術維護工作對發展我國廣播電視事業有著重要的作用。
傳輸系統安全內容包括有各傳輸機構有效防范和抗擊非法信號侵入,以及其他一切干擾破壞活動所應實現的安全。這部分內容不僅需要廣播電視自身的有效維護安全,也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保障。
作為保障廣播電視自身正常運轉播出機構的重要內容,包括各播出和傳輸機構的所有節目,在制作、播出全過程的安全。
接收信號的安全主要是指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可被授權實體接收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廣播電視用戶能獲取或存儲所需的廣播電視媒體傳送的圖像或聲音信息。
作為黨、國家和人民言論途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播電視節目生產的安全涉及到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是承擔著傳播先進文化、重要的思想文化和引導社會輿論等多種任務。
為實現安全優質播出奠定物質基礎需要對播出設備做好日常維護工作。考慮到廣播電視節日播出設備特有物理屬性,是一種容易磨損腐蝕的機電電器設備,因此,做好設備日常保養和維護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以便長期有效安全高效地運轉。而在新時期中信息技術發展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技術維護工作卻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等新型廣播電視技術的推廣普及,電視播出頻道日益增多,面向群體更加專業化、細分化,同時,播出時間也由當初的幾個小時發展到現在部分頻道全天播出,可以說廣播電視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隨著節目頻道和頻率的急速增加,為實際播出的需要已出現綜合性播控系統,此系統能實現更為靈活的調度。
隨著高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出現數字壓縮、光纜傳輸及衛星傳輸等手段,這些手段的出現與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過去傳輸覆蓋面及傳輸容量不足的問題。
進入新世紀廣播電視發展技術取得了巨大的變化,這主要得益于現代數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如廣播中“路況試播”、電視直播就是最好的驗證。可以說新時代的廣播電視進入到了數字化網絡化時代,逐漸走向智能化時代。
由于傳輸系統、發射系統及播控系統逐步實現數字化,數字信息傳輸技術、多聲道傳輸技術及圖文電視技術都相繼發展起來,從而使廣播電視的功能與質量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技術維護大致分為兩部分:例行維護和應急維護。例行維護是按照設備的運行規律而進行的技術維護;應急維護是針對突發故障所進行的技術維護。長期的維護實踐證明:例行維護和應急維護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明確職責:設立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機構,實行分管副臺長、總工負責制,機構與職責明確,運行體系完整;規范管理:技術維護管理必須滲透到每個技術環節,規定明細的、嚴格的技術維護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同時要制定違規處理辦法,使技術維護管理操作做到有章可循,為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打好基礎;建立、運行質量監督和分析體系: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編制相關業務報表,分析和監督運行播出情況,同時,建立技術資料檔案,以利于資料檢索分析與管理決策。
對技術維護人員要經常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在實際的維護工作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切實做好廣播電視的技術維護工作,確保廣播電視安全優質播出。
設備出現故障后,要根據所掌握待修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時判定待修設備故障的大致范圍,最好能判斷出具體部位。廣播電視系統的全固態設備應用大量集成電路,線路極為復雜,即使出現故障,通過肉眼也難以發現,此時必須從設備及電路工作原理上分析,并借助儀器、儀表對其檢測,科學判斷,才能排除故障,及時恢復設備正常工作狀態,因此對技術維護人員的業務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廣播電視設備能否長期保持安全、優質、可靠和不間斷工作狀態,與平時科學地維護緊密相關,而機器設備出廠的驗收報告是維護工作的第一手資料,必須妥善保存。此外,每次技術維護工作的內容都應及時詳盡的予以記錄,以備今后遇到問題時,可快速查對核實,盡快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維護設備時,以定期的預防檢修為主,對于易損元件、動作頻繁部位、大電流部件及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元件更要增加檢修的頻次。在實際維護中切不能單憑經驗盲目判斷,要冷靜分析,未確定故障根源前不可隨意改動線路或隨意更換元件,否則會掩蓋病源,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將一切故障扼殺在萌芽狀態。
對設備維護完成后要及時做記錄總結,必要時可就此展開討論,深刻剖析和共享機器設備故障的維護技巧,為今后的技術維護打下良好的基礎,整體提高技術維護人員的工作能力。
1)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是主導事物發展的主體,因此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在維護實踐過程中始終要保證個人人身安全。如凡可能接觸220伏以上電壓的施工場所及維護高度超過5米的作業面,都要有專人監護,應設專人負責安全監察,盡量避免不良操作對人體的傷害。
2)注重對維護環境的控制
一般來講,設備檔次的高低決定了其對環境的要求的苛刻程度,越好的設備需要更好的環境,對于這些設備的維護要做到溫度適宜、濕度適中、震動小及無灰塵等,還有做好日常的設備清潔工作。
3)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工人要正確使用測試儀表及各類專用工具的、按期檢查檢修特殊部位的熟練操作,此外,工作結束后清點工具,打掃現場,同時,使用稱謂統一、呼應準確的工作語言等。
4)降低成本
為了節約更多的資源,注意在日常維修工作中對設備的改善性維護,目的是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另外,更新器材時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國內產品,樹立降低成本思想。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使得人們有了一個發揮相對自由輿論、政令暢通的平臺,為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可以說廣播電視的安全關系著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安全保障。因此,我們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強技術監管,建立、健全廣播電視系統的技術維護管理機制、做好技術維護人員的思想建設工作、熟練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深入了解設備正常的工作狀態、維護時不可主觀臆斷、重視維護后的總結與學習及注意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1]張瑞芝.我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急管理現狀分析及建議[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0.
[2]劉秋生.如何提高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質量[J].聲屏世界,2009.
(遼寧省盤錦市文化廣電局,遼寧盤錦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