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海城
“五個強化”維護《政風行風熱線》欄目的品牌性
文丨張海城
《政風行風熱線》欄目,是亳州廣播電視臺的一檔服務類欄目,是政府和百姓之間的“連心橋”,開播6年來,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為群眾解決了許多難題,深入人心,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群眾稱為亳州的“焦點訪談”。本文通過應答、處理、監(jiān)督、覆蓋、服務等方法,談談如何維護欄目的品牌。
強化; 維護; 欄目; 品牌
“監(jiān)督維權,服務百姓;替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這是亳州市廣播電視臺交通音樂頻率、新聞綜合頻率并機直播的《政風行風熱線》欄目的片頭音。亳州《政風行風熱線》是亳州市紀委、市監(jiān)察局、市糾風辦和亳州市廣播電視臺聯(lián)辦的一檔服務性欄目。自2006年2月22日開播以來,該欄目以展示部門形象,傾聽群眾呼聲,接受社會監(jiān)督,促進行政風行風熱線建設為宗旨,始終把解決好聽眾咨詢和投訴作為辦好欄目的重中之重,緊貼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的特點,以人民群眾的滿意為出發(fā)點,在欄目內容、欄目形式、上線方式等方面下功夫,欄目質量不斷提升。安全運行6年來,成功完成56輪單位上線,播出節(jié)目1,530多期,受理各類有效熱線電話15,200多條,總辦結率高達99%,聽眾滿意率接近90%。2011年,直播節(jié)目230多期,受理各類電話2,200多件,辦結率達99.3%。該欄目2009年被評為安徽省優(yōu)秀欄目,被當?shù)厝罕娮u為亳州的“焦點訪談”,這也是亳州廣播多年來打造欄目品牌化的重點之作,而維護好欄目的品牌,保持欄目品牌的長盛不衰,筆者認為“五個強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風行風熱線》上線制度規(guī)定,“一把手”上線率要達到70%。《政風行風熱線》的生命力在于聽民言、知民愿、解民憂、順民意。“一把手”上線是做好節(jié)目的關鍵。“一把手”不到位,就不能保證人員構成的權威性,對群眾的咨詢、投訴不能及時有效答復,解決問題針對性差,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欄目的公信力和在聽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沒有特殊原因,要求“一把手”必須親自上線,堅持“一把手”上線率不放松,力爭上線率達90%以上,盡最大可能在線上就解決聽眾反映的問題。
上線單位認真傾聽聽眾的建議和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是合法合理,關乎民生民意的事情,哪怕是小事,也給聽眾一個“回聲”,不說官話、大話、套話。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群眾觀。
對待群眾的呼聲有積極的態(tài)度,讓群眾聽到滿意的回聲,看到滿意的結果。杜絕出現(xiàn)群眾因問題沒有解決而進行重復投訴,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投訴和舉報,杜絕只解釋而不解決。讓欄目真正成為聽眾可以信賴可以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成為群眾的好幫手,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欄目的品牌自然不會萎縮。
上線單位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建立受理、辦理、督辦機制,明確責任,做到有問必答,有訴必理,有查必果,有果必復。解決有人辦事,有人能辦事,有能人辦好事的問題。
凡熱線反映的問題,誰主管,誰負責。對聽眾反映的問題,在線可以解決的就不拖到下線,能為群眾辦到的立即解決,暫時解決不了的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解決,對聽眾反映的問題不回避、不推諉。不能在線上解決的,“一把手”必須作出承諾,規(guī)定一個時限辦結,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落實”。
對群眾反映集中,涉及多部門的問題,各相關部門根據(jù)職能,積極主動地加以解決,特別是在全市帶有普遍性和傾向性的涉及政策法規(guī)問題,更是要給群眾把政策說清,把問題查清,把結果弄清。
對已經(jīng)處理的問題,及時反饋,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跟蹤回訪,解決問題在落實上,而不是在面上,擴大教育的廣泛性,為聽眾辦實事,辦真事,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
建立嚴格的督辦制度,上線單明確一名“行風熱線”具體辦事人。欄目組對行風熱線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及時登記,報分管負責人閱示后,通過電子郵件發(fā)到具體辦事人的電子郵箱,明確辦理時限及標準要求,受理單位辦結后,填寫“行風熱線投訴處理結果反饋表”上報糾風辦備案,并在下次該單位上線時,在節(jié)目中向聽眾反饋,讓廣大聽眾知道事情的問題所在和辦理結果如何。
建立聽眾咨詢投訴首問制,在節(jié)目以外接到咨詢或投訴電話,節(jié)目組做好《行風熱線投訴咨詢辦理通知單 》,按工作和辦理范圍,交相關上線單位,由上線單位按規(guī)定時間辦理,并負責做好協(xié)調、解答工作。
在辦好工作日行風熱線的基礎上,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開辦“行風熱線反饋版”播報各單位本周辦理結果。每一輪上線結束及時進行總結,找出欄目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積累經(jīng)驗。每年召開一次全市“政風行風熱線”工作會議,對上線單位真正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及群眾不滿意的問題進行討論總結,專題匯報,研究解決。
主動接受新聞媒體及有關人員的采訪和咨詢,對群眾反映的屬于本部門的職能范圍的問題,無條件解決,對職能范圍交叉和職能外的問題,主動聯(lián)系相關部門,協(xié)同解決。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認真辦理,久拖不決,造成重復投訴;對嚴重損害人民利益的投訴和舉報,查處不認真或者根本就沒有查處,只解釋不解決,敷衍了事的,市紀委監(jiān)察部門將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責任。
把上線單位辦理事件納入效能考核,制定了《政風行風熱線》效能考核細則,從“一把手”上線情況、按時辦結情況、預案報送質量和上線質量等五個方面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全市效能考評,進一步提升節(jié)目質量,促進群眾反映問題的有效解決。
“政風行風熱線” 開播6年,從開辦之初的廣播版到現(xiàn)在電視版、網(wǎng)絡版,再到與平面媒體的互動,實現(xiàn)了“四位一體”的立體、全方位覆蓋的新形式,實現(xiàn)三縣一區(qū)信號與宣傳的有效覆蓋。亳州 廣播直播頻點:FM88.2、FM107.2;轉播頻點:中波AM999;渦陽縣FM92.7;蒙城縣FM94.7;利辛縣FM98.3。播出時間:每日7:30-8:10。電視節(jié)目播出頻道及時間:星期日新聞綜合頻道19:40-20:10;農(nóng)村頻道21:40-22:10;星期一新聞綜合頻道7:30-8:00;12:30-13:00。
《亳州晚報》、《亳州政府網(wǎng)》、《亳州新聞網(wǎng)》也都開辟了“政風行風熱線”專欄、專版,公開行風熱線電話號碼、熱線節(jié)目安排、行風問題投訴辦結情況等內容。“市長熱線”也和欄目互動,5501234熱線電話專人值班接聽場外投訴及問題反映,多種訴求渠道,實現(xiàn)群眾隨撥隨通,隨點隨應,重大問題隨時受理,及時解決,以熱線為龍頭,多媒體互聯(lián)互動,構筑全方位,多層次,不間斷的信息服務網(wǎng)絡,使行風熱線節(jié)目深入人心。
行風熱線雖然已經(jīng)解決了群眾的許多問題,但涉及到毫州市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糾紛調解,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安全隱患,畜禽屠宰、交通安全管理、醫(yī)療糾紛咨詢投訴較多,這些問題涉及到的部門有的沒有上線,有的屬于上線單位的二級機構,有的上線單位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對業(yè)務相近、具有關聯(lián)的單位,實行聯(lián)合上線,并逐步增加上線單位,以更加高效的解決群眾的咨詢和投訴。
在今年2月21日全市“政風行風熱線”會議上研究新增上線單位,解決服務面窄的問題,加強服務范圍。上線單位從原先26家增加到32家,并于3月27日,對質監(jiān)局、交警支隊、工商銀行等新增加的6家上線單位進行《政風行風熱線》上線前的專題培訓,以滿足群眾的需求,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各方面問題。通過廣播村村通工程,借助行風監(jiān)督員,行風評議員和基層鄉(xiāng)鎮(zhèn)、村干部進行宣傳引導,將行風熱線有關工作深入宣傳到農(nóng)村,《政風行風熱線報》也在積極籌劃中,以增強節(jié)目在農(nóng)村的影響,增強群眾參與熱線的熱情和主動。
“政風行風熱線”欄目切實發(fā)揮了“顯示屏”、“服務臺”、“連心橋”、“監(jiān)督崗”和“助推器”的作用,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今后,節(jié)目組將要狠抓一把手上線率的提高,解決上線單位主要領導重視不夠的問題;要將“熱線”長期工作納入效能考核內容,解決干好干壞都一樣的問題;要不斷新增上線單位,解決服務面窄的問題;要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解決上線單位不及時、不認真的問題;要“四位一體”形成合力,解決互動不力的問題;加大案件查處力度,解決群眾多次反映,難以解決的頑疾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經(jīng)常深入基層,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了解部門和行業(yè)整改落實情況,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不到位的單位,要加強督辦,擔當起維護群眾利益的重任,以實際成果取信于民。
“政風行風熱線”走過的歷程輝煌而富有成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任務艱巨而又十分繁重。辦好欄目,貴在持之以恒,重在解決問題,難在常辦常新。只要堅定信心,把握機遇,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就一定會把熱線辦得更有活力,更有成效,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安徽省亳州市廣播電視臺,安徽毫州 23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