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 玉
相比西方媒體,我國電視新聞直播事業起步晚,雖然十余年的發展中,我國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出色的主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新聞直播的順利進行,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不足。
目前,在內地只有央視新聞頻道建立了“全開放的直播式”平臺,在其它電視頻道,我們幾乎很難看到對突發事件的直播報道節目。也就是說,主持人在直播之前已經對節目的內容、流程做到了心中有數,對于如何提問、如何總結提煉等都已經做了詳盡的安排,直播過程中只要按照事先安排一步一步走就可以了。如此這般,主持人的能力得不到充分考驗,也難以在實踐中得以提升。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新聞直播節目中要與前方記者連線,與專家、學者或者新聞當事人進行訪談,對新聞事實進行挖掘、展現、分析、介紹,還要對新聞事件進行點評。因而采訪與評論的能力不可或缺。縱觀現在的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能夠完全駕馭采訪與評論的主持人并不多提問,是電視新聞直播主持人現場采訪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觀眾有時偏愛某檔新聞節目,很大程度上是欣賞節目主持人的鏡前形象,尤其是他的提問藝術。而當下多數評論的能力還有待挖掘和提高。
現實當中,念稿時語言端莊,一離開稿件就空話廢話連篇且緊張而不在狀態的主持人卻比比皆是。總的來說,目前能夠勝任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遠遠跟不上電視新聞直播發展的需要。所謂創造思維就是與眾不同的思考,它具有獨特性、求異性、批判性等思維特點,思考問題的突破常規和新穎獨特是創造思維的具體表現。這種思維能力是正常人經過培養可以具備的。
我國的演播室新聞直播大多只是是新聞播出環節中的直播,也即演播室直播,除了主持在在演播室的口播部分是直播外,后面的新聞內容往往是事先編輯完成并已經審看通過的。雖然也有記者連線的環節,但往往安排在重大新聞事件的直播的時候,平常的演播室直播出現頻率很低。如在湖南都市頻道一檔民生新聞直播節目《都市一時問》當中,每天的節目時長達70分鐘,新聞多達幾十條,但是主持人與SNG記者現場連線的新聞每天卻只有一條,有時候甚至沒有。這種情況之下,主持人臨場鍛煉接受現場直播考驗的機會大大減少。
長久以來,主持人頭上頂著巨大的光環,無論是主持人本身,還是電視媒體的其他新聞工作者,似乎都認可這樣一個傳統觀念——主持人永遠是最光鮮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人,他只要做好一個傳聲筒就可以了。這種傳統觀念的存在,導致欄目組往往不放心讓主持人在節目當中有太多的發揮,另一方面,很多節目主持人也認為只要能播好稿件,在觀眾面前保證自己的親和力就可以了,很少參與節目的前期策劃與準備。每次做節目,拿到的都是編導為其準備好的口播詞以及播出流程,長此以往,主持人就真正變成了機筒機器。
敬一丹在全國主持人技藝研討班上如是說:“我在演播室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就必須到新聞一線去參加現場報道,正所謂接‘地氣’就是這個意思,永遠只會在演播室里待著的主持人眼光、視野以及對新聞的把握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國的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中,真正能夠做到像敬一丹這樣的人不多。這一方面緣于主持人本身要求去新聞現場接受鍛煉的意識仍然比較薄弱,另一方面也與媒體對主持人的要求不夠有關。一些主持人表示自己也很想參加新聞采訪報道,但足臺里不給機會,也沒有空閑時間。
思維方式是人們大腦活動的內在程式。思維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質性,象人的思想一樣,它主要由后天環境影響所致;思維方式其實又具物質性,大腦皮層對相同事物的反映,會引起皮層“突觸”產生某種化學反應和物理脈沖,并按“既定路徑”來變化傳遞,這種非物質性和物質性的交相影響,“無生有,有生無”,就能夠構成思維方式演進發展的矛盾運動。
每個人依據其知識背景和成長經歷、學科特點、個性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點的思維方式,在主持人所從事的不同崗位上,要求主持人能夠熟練的掌握多種思維方式,適應節目主持人,節目運作,節目發展的不同需要。這其中既包括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思維特征,同時也包括主持人對于節目內容和節目發展的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主持人還要把節目表述與傳播的特殊需求與個人的思維方式特點相互節目,形成節目的內在的思維模式,進而塑造一個品牌節目風格化的內在思維特征。
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淀,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征和能動性。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為核心,由積極的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所導向的,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
每個人依據其各自的心理元素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反應狀態與能力,這就要求,主持人在完成節目需求,實踐主持環節的過程當中,依據其心理反應的狀態,達到最佳的內外結合的表述狀態。這其中包括了對于節目內容以及節目錄制元素的先期性感知能力和縣廠掌控能力,同時還包括主持人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依據不同的節目表述特點所達到的心理控制能力。
學習能力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有了這樣的方法與技巧,學習到知識后,就形成專業知識;學習到如何執行的方法與技巧,就形成執行能力。所以說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這是一名主持人掌握各種能力的一種能力。是具備很多相關能力的基礎。在現代的媒體運作環境中,主持人所面對的信息量和節目內容復雜程度是大大超過從前的。而且隨著節目制作上的不斷創新,主持人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全新信息內容,在搜集、整理和消化、理解這些信息的時候,主持人要具備對于知識的自我學習并根據節日內容的需要達到合適的知識水平的能力。這就要求一名主持人在具備一種在最短的時問當中,能夠最快地掌握所需要的知識,并且能夠迅速達到相應程度的能力。
[1] 楊金月.電視新聞節目中的創新思維[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2] 艾紅紅.《新聞聯播》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3] 陸錫初.節目主持人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4] 曾志華.電視節目主持人策劃[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5] 曹可凡,王群.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吳郁.提問:主持人必各之功[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西安工程大學藝術工程學院,陜西西安 7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