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儒寅 高鳳清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管理學院衛生經濟學教研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近年來,衛生服務費用不斷上漲,加重了居民的經濟負擔,尤其在現今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更加嚴重,制約了衛生服務的利用。因此,測算疾病經濟負擔,探討其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對減輕疾病經濟負擔,增加健康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義。
疾病經濟負擔是由于發病、傷殘(失能)以及過早死亡帶來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消耗,即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者關注疾病給社會和人群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消耗。疾病經濟負擔按疾病對社會和人群的影響分為直接經濟負擔、間接經濟負擔和無形經濟負擔[1]。疾病經濟負擔包括三個方面:用于診療的直接費用;間接花費或由疾病造成的經濟后果;有關患者生命質量的降低或致殘程度的無形花費。理論上計算模型應該為:疾病總經濟負擔=直接經濟負擔+間接經濟負擔+無形經濟負擔,以不同測量方法得出的結果向同一指標轉換,用統一貨幣單位表示疾病經濟負擔[2]。
對直接經濟負擔的評價通常包括在衛生保健部門所耗費的經濟資源為直接醫療費用,以及在非衛生保健部門所耗費的經濟資源為直接非醫療費用。直接經濟負擔的估計方法包括上下法、分步模型法、直接法。
此種方法是在獲得總費用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進行分配,從而計算出平均費用。孔靈芝等[3]在對2003年中國居民高血壓造成冠心病和腦卒中經濟負擔研究中,直接經濟負擔的計算運用了上下法。根據2003年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計算,我國35~74歲居民用于診療高血壓造成的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門診、住院直接費用。利用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數據,計算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和腦卒中的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PARP),高血壓造成的冠心病或腦卒中的直接經濟負擔=PARP×冠心病(或腦卒中)的直接經濟負擔。這里的直接經濟負擔就只包括直接醫療費用而無法估計直接非醫療費用。蘭州大學黎媛媛[4]在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中,研究了甘肅省皋蘭縣直接疾病經濟負擔中住院費用的部分。其計算方法為先獲取地區總醫療費用,然后將其按住院天數分配到確診人群中。該法數據雖然便于收集,但是無論醫療登記資料如何完善也只能用于直接醫療費用,無法估計直接非醫療費用。
將醫療費用分成多個部分,對每一個部分分別建立數學模型[1]。如兩步模型,一年醫療費用=2周就診率次均門診費用×26+2周住院率次均住院費用×26。翟屹[5]在對我國肥胖和高血壓相關慢性病的直接經濟負擔研究中運用兩步模型計算直接經濟負擔。門診直接經濟負擔=(次均門診醫療費用+門診間接費用)×年齡組人口數×2周就診率×26,住院直接經濟負擔也同法計算。山東大學焉然[6]在2007年碩士論文中也運用分步模型法,計算農村糖尿病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年直接治療費用=次均門診費用×年就診次數+年住院費用+年自購藥物費用。莊潤森[7]在估算2001年青島市農村居民疾病的直接經濟負擔中,用兩步模型法計算了直接醫療費用,同時擴展到宿旅費和營養費等直接非醫療費用的計算。分步模型法有較強的科學性,測算精度較高,但對資料的要求也高,需要經過詳細而精確的數據調查,具有一定的難度。
此種方法的計算思路是,先測算出某疾病的例均直接負擔,然后結合當地的人口數和患病率計算。某種疾病直接費用=年平均直接費用×地區居民人口數×患病率或發病率。唐雪明等[8]運用直接法研究了2007年昆侖山市高血壓疾病的直接經濟負擔,其中住院醫療費、門診醫療費、藥店購藥費都分別為年末戶籍人口、高血壓患病率、就診(住院、購藥)率和各項年平均費用的乘積獲得。復旦大學張琦[9]的碩士學位論文研究了河北省正定縣菌痢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其中直接經濟負擔的計算公式為:正定縣菌痢年直接經濟負擔=菌痢患者人均直接費用×正定縣總人口×正定縣菌痢年發病率×就診率。這是典型的直接法計算直接經濟負擔。由于患者的支付能力不同,實際接受治療的人數一般都小于發病或患者數,在發展中國家這種差距尤為明顯,用此法一般會出現高估疾病直接經濟負擔的問題。因此,需要了解確切的就診率和住院率等情況。
在以往的研究中常用的為人力資本法。由勞動價值理論可知,因病損失的有效工作時間的經濟價值應由這一時間內創造的勞動價值來表示。所以,因年工作損失所造成的間接經濟負擔可以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國民收入計算。具體計算方法:誤工日×人均國民收入/365,或損失時間×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如果計算早亡帶來的間接經濟負擔,損失時間可以用潛在減壽年數(PYLL)表示。操小蘭等[10]研究了2006年北京市城區精神病醫院焦慮障礙患者疾病經濟負擔。間接經濟負擔的計算方法為,根據北京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北京市2006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49 505元,按1年12個月、每月22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以5小時計算,每個工作日折合為187.5元。年間接經濟負擔=(患者人均誤工天數+家屬因陪護患者人均誤工天數)×2006年北京市日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這里間接經濟負擔只包括患者及其照料者因病引起工作時間減少所致的經濟損失。毛燕燕等[11]對河北省農村菌痢患者疾病經濟負擔的研究中,間接經濟負擔的計算方法為,以人均農民純收入和日均GDP為測算指標,菌痢患者間接經濟負擔=(患者休工天數+護理探視人員休工天數)×人均GDP。
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常結合人力資本法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計算疾病間接經濟負擔。間接經濟負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DALYs×生產力權重。郭子強等[12]用此方法計算了2008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間接經濟負擔。人均GDP的取值為2008年廣州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力權重的確定運用巴納法分別給予不同年齡組人群一定權重,0~14歲組權重為0,15~44歲組和45~59歲組權重分別是0.75和0.80,60歲以上老年人的生產力權重為0.10。傷殘調整生命年=某病因引起的死亡數量×該死亡年齡的標準期望壽命+某病發生的患者數×傷殘權重×傷殘持續時間,此研究以廣東省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研究提供的廣東省期望壽命數據為標準計算。王國軍等[13]對河南省農村居民冠心病的疾病經濟負擔研究中也用此法計算間接經濟負擔,得出2006年河南省農村居民冠心病的間接經濟負擔為10.08億元,并根據短期失能、長期失能、早死等分組標準分別計算其經濟損失。
無形經濟負擔是患者及其親屬因疾病所遭受的痛苦、焦慮、悲傷、抑郁、社會隔離等影響生活質量的問題,用貨幣來衡量這種無形的損失,也稱為社會費用[14]。現今還很少有對疾病無形經濟負擔能夠準確衡量的研究,研究者們很難以一個統一的標準測量生活質量,研究資料的收集也存在困難,如何合理地以貨幣形式來表示這種無形的損失也很不容易。目前通常用支付意愿法來測量,該法是測量生命和健康價值的一種可替代方法。
疾病經濟負擔的研究仍在不斷的發展中,很多國內外的學者也都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最合理的方法來確保研究成果的真實可靠。現今的疾病經濟負擔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直接非醫療費用和間接經濟負擔的測算沒有統一的具有代表性的標準,沒有合理區分直接經濟負擔和衛生總費用,DALYs指標不能反映所分析地區的實際情況,經濟負擔在很多國內文獻中界定不清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去解決。
[1]程曉明.衛生經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43,450.
[2]王聲勇.有必要開展疾病負擔評價指標的研究和討論[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4):244-225.
[3]孔靈芝,胡建平.中國居民高血壓造成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經濟負擔研究 [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9):745.
[4]黎媛媛.甘肅省皋蘭縣新農合資金運行情況及住院疾病經濟負擔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9.
[5]翟屹.我國肥胖和高血壓相關慢性病的直接經濟負擔研究[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7.
[6]焉然.農村糖尿病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及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7]莊潤森.2001年青島市農村居民疾病的經濟負擔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3):196-198.
[8]唐雪明,李存艷.昆侖山市高血壓疾病經濟負擔研究及對策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17):1612.
[9]張琦.河北省正定縣菌痢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及疫苗支付意愿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10]操小蘭,黃悅勤.北京市城區精神病醫院焦慮障礙患者疾病經濟負擔的初步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8,41(4):217.
[11]毛燕燕,陳興寶.河北省農村菌痢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7,21(3):10.
[12]郭子強,王心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疾病經濟負擔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0,27(4):345-346.
[13]王國軍,張亮.河南省農村居民冠心病的疾病經濟負擔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8,21(11):36.
[14]周尚成,蔡樂,萬崇華.疾病經濟負擔研究的方法學探索[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