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強 潘翠巖 王玉財(.山東省乳山市結核病防治所,64500 .山東省乳山市婦幼保健院 .山東省乳山市馮家鎮衛生院)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隨著醫學的進步,切口感染率已明顯下降,但切口感染依然是外科的嚴重問題之一。為了進一步有效防治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減少抗生素藥物的使用,我們采用紫草膏治療外科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報道如下。
本組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齡15~71歲,平均46歲。其中上腹部手術32例,中腹部手術30例,乳腺手術12例,甲狀腺手術6例。所有患者手術切口均符合衛生部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對于手術切口感染的診斷標準,均出現紅、腫、熱、痛,或漿液性分泌物經革蘭染色或細菌培養證實有菌,確診為感染切口。將80例手術切口感染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8例,采用抗生素治療;治療組42例,采用自制紫草膏治療。兩組患者切口感染程度比例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根據病人的感染程度、感染部位選擇適宜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治療組用紫草、白芷、金銀花、大黃、黃連、黃柏、冰片、麻油以傳統方法熬膏,將患者手術切口拆去感染部分縫線,清理切口后涂上厚約1~2mm的紫草膏,每日換藥2次。感染情況好轉后每日換藥1次。等新鮮肉芽形成后,作切口Ⅱ期縫合。本組患者均不使用抗生素。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對照組38例,5天內治愈(切口愈合)3例,5~7天治愈8例,8~10天治愈18例,11~15天治愈5例,15天以上治愈4例;治療組42例,5天內治愈13例,5~7天治愈15例,8~10天治愈10例,11~15天治愈4例,15天以上治愈0例。
外科手術術后切口感染一直是外科手術圍手術期治療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并發癥之一[1]。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給患者帶來的危害已經導致了臨床上越來越多的關注。術后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率受多環節綜合因素的影響,其相關因素包括兩類:與感染相關的因素和促進感染細菌生長的因素。決定細菌感染程度和嚴重性的因素包括切口類型、細菌毒力、術前住院時間和手術持續時間、抗生素使用情況、別的部位有無感染灶、是否留置導尿管等。促進細菌繁殖的因素包括缺血、休克、異物或壞死組織的存在、手術操作粗暴、年老體弱、肥胖、用過激素、接受過放療、有糖尿病等。切口感染率與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手術持續時間等因素呈正相關。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可明顯減少切口感染的發生。臨床應盡量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機會;積極采取支持療法和營養措施,增強患者免疫力;堅持嚴格的無菌技術,減少細菌感染;手術手法輕柔細致,避免損傷表皮和黏膜,保護患者自身免疫屏障;認真做好術前腸道準備,使結腸中細菌數量相對減少;重視引流管的清潔,及時沖洗和更換引流管;圍手術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不能用抗生素代替嚴格的消毒滅菌技術和精細的無菌操作;術前盡量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快速控制感染的關鍵。切口感染創面不愈合的病理特點為:“瘀”、“虛”、“腐”三個主要因素。多數學者認為:“瘀”、“虛”是本,“腐”是標,提出了祛瘀補虛生肌之法,燥濕收膿,膿祛肌生。《靈樞》云:“熱勝氣寒則爛肉腐肌為膿?!薄锻饪迫份d:“膿之來必由氣血之化,必有濕也?!敝蝿t清熱燥濕,濕祛、腐肉祛則新肉生??梢娔撘旱男纬芍饕切岸聚帐ⅲ瑲庋铚?,血肉腐敗的結果。創口不斂往往與膿水流漓,濕濁浸淫有密切關系。自制紫草膏治療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療效顯著,具有促進毛細血管再生、明顯改善局部血運、加快肉芽組織生長和組織修復的作用。紫草膏中紫草、大黃具有涼血、活血祛瘀功效;金銀花、黃連、黃柏具有清熱解毒、散氣活血功效;白芷具有脫毒生肌、利水消腫功效;冰片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功效。現代藥理研究:黃連含有大量小檗堿(黃連素)及少量黃連堿等,體外試驗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強大的抑制作用;對肺炎球菌的抑制強度不亞于青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力優于青霉素。黃柏對血小板有保護作用,使其不易破碎。大黃對多種革蘭陽性、革蘭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紫草所含紫草醌具有促進外周血液循環和促進毒素排泄并能加速上皮細胞生長。金銀花含木樨草等,具有較廣的抗菌譜。金銀花、紫草對綠膿桿菌、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較廣吸收作用。冰片能促進其他藥物吸收。麻油含維生素E,能降低細胞老化、促進細胞的合成、保持細胞的完整性。麻油是植油中分子量最小的植物油,可酸化潰瘍面[2],具有顧護正氣、補虛潤膚、長肉完皮之功。該膏以燥濕收膿、祛腐生肌、行氣活血、祛瘀補虛、消除瘀阻、開通經絡、肉芽新生、加快上皮細胞修復、促進創面愈合、減少瘢痕形成之功。與使用抗生素治療比較能明顯減輕切口疼痛,迅速控制感染,促進切口早期愈合。因此,應用紫草膏治療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值得臨床推廣。
[1]鄭春華.普外科切口感染臨床分析.現代醫藥衛生雜志,2006,22(15):2286-2287.
[2]范吾風,閻偉,等.有關創面愈合的外用中藥的研究進展.中醫外治雜志,2003,12(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