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山東省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266033)
瀉青丸見于《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諸方》,由當歸、龍膽草、川芎、梔子、川大黃、羌活、防風組成。具有清肝瀉火之效。原書記載其主治證為:“治肝熱搐搦,脈洪實”。明代著名兒科學家萬密齋在《幼科發揮》中有:“祖訓治急驚風,只用瀉青丸、導赤散”記載,將本方作為治療小兒急驚風的主方。筆者在臨床上應用此方加減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癥,多有佳效,現舉驗案1例如下。
患者,男,11歲,因“身體多部位抽動及不自覺發聲1年余”于2010年9月23日就診?;純?年前被父母批評后逐漸出現不自主眨眼、皺眉、聳肩、踢腿等動作,次數頻繁,有時伴有喉中有聲響,父母提醒后上述癥狀即可消失,約5min后上癥復現。伴口苦口黏,尿赤便秘,少寐多夢,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父母述患兒平日性情急躁易怒,脾氣倔強。診為:兒童多發性抽動癥,證屬肝亢風動。選用瀉青丸加減:當歸9g,龍膽草9g,川芎9g,梔子6g,川大黃9g,羌活9g,防風15g,鉤藤9g,柴胡9g,白芍9g,石決明30g。煎湯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1周,并囑家長不要刻意提醒。二診:動作性抽動間隔時間明顯延長,脾氣較前溫和,睡眠有所改善,諸癥較前減輕。守上方,繼服4周。三診:偶有眨眼,皺眉,其他癥狀消失,守上方,繼服2周,各種不自主動作均消失,睡眠、二便均正常。隨訪半年未再復發。
多動性抽動癥亦稱抽動-穢語綜合征、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是一種多見于兒童時期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本病在中醫古籍中無相應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慢驚風”、“瘛瘲”、“筋惕肉”等范疇。本案患兒郁怒傷肝,木失條達,疏泄無權,肝氣化火,使肝陰暗耗,風陽升動,從而出現肌肉抽動。肝陽上擾咽喉則出現怪聲連連。肝火旺盛,上擾神明,則出現性情急躁易怒。肝火擾動心神,則少寐多夢??诳?,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皆為肝陽上亢之征。治療:清肝瀉火、熄風止痙。瀉青丸中龍膽草、梔子、大黃皆為大苦大寒之品,入肝經,可直折肝經之火?!秲冉洝吩唬骸盎鹩舭l之,木郁達之,肝欲散,即食辛以散之”,故在應用龍膽草、梔子、大黃瀉肝火的同時,加用羌活、防風散郁火。龍膽草、梔子、大黃苦寒降泄,得羌活、防風之辛散升發則降火而無抑郁肝氣之患;羌活、防風辛散升發,得龍膽草、梔子、大黃之苦寒降泄則散邪而無升焰助火之弊。此外本方用防風還有熄風止痙之意。當歸、川芎行氣養血,以養肝體。加用鉤藤、白芍加強柔肝、熄風止痙作用。柴胡、石決明疏肝解郁、鎮靜安神。本方配伍得法,組方巧妙,確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