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濤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吉林132012)
長托寧通用名鹽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是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設計合成的新藥,是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藥,能與M、N膽堿受體結合,抑制節后膽堿能神經支配的平滑肌與腺體生理功能,對抗乙酰膽堿和其他擬膽堿藥物的毒蕈堿樣及煙堿樣作用。能透過血腦屏障,同時具有較強、較全面的中樞及外周抗膽堿作用。鹽酸戊乙奎醚取代阿托品救治有機磷農藥中毒技術為衛生部第二輪面向農村和基層推廣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劃”第三批項目。已被驗證能明顯提高有機磷農藥中毒救治水平,大大減少死亡率,改進了有機磷農藥中毒救治方法。我科2009年11月~2010年10月間利用鹽酸戊乙奎醚取代阿托品配合膽堿酯酶復能劑,成功救治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28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本組28例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患者均為口服中毒,處昏迷狀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齡最大56歲,最小17歲,平均29.7歲;敵敵畏11例,氧樂果7例,16055例,甲胺磷3例,敵百蟲1例,甲拌磷1例;從口服到入院最快30min,最慢3h,平均1.2h。
臨床表現:昏迷、抽搐、呼吸麻痹、嘔吐、二便失禁、大汗、流涎、瞳孔縮小、分泌物增多、肺部濕啰音、心跳緩慢、血壓下降、皮膚蒼白、肌顫、膽堿酯酶活力均在30%以下。
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病勢兇險,發展快,死亡率高。確診后立即給予膽堿酯酶復能劑和抗膽堿藥;呼吸道有分泌物者,及時清除,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衰竭者,立即給氧和正壓人工呼吸;循環衰竭者,立即心肺復蘇處理;同時反復徹底洗胃并脫去衣物,清洗周身及頭發,防止嘔吐物經皮膚或呼吸再吸收,引起癥狀復發,加重病情;有驚厥者,給予安定。治療過程中注意維持電解質平衡。
抗毒治療:鹽酸戊乙奎醚需與氯解磷定伍用,首次足量給藥。鹽酸戊乙奎醚4~6mg/人肌注;氯解磷定1500~2500mg/人肌注。肌注3~5min后產生明顯作用,且藥物排出較慢,故一般情況以肌注給藥為宜;靜注雖然作用快,但排出也快,對維持較長時間的有效血藥濃度不利。首次給藥30min后,如中毒癥狀尚未明顯消失和全血膽堿酯酶活力低于50%時,再給予肌注首次用藥量的半量;如中毒癥狀消失和全血膽堿酯酶活力恢復至50%以上時,可暫停藥觀察。首次給藥后1~2h,如中毒癥狀仍未明顯消失或又重新出現,全血膽堿酯酶活力低于50%時,再給首次用藥的半量,同時重新洗胃,消除病人身上的農藥。中毒病人病情基本好轉后,如僅有部分毒蕈堿(M)樣癥狀(惡心、嘔吐、出汗、流涎等),可肌注鹽酸戊乙奎醚1~2mg;僅有煙堿(N)樣癥狀(肌顫等)或全血膽堿酯酶活力低于50%時,可肌注氯解磷定500~1500mg;中毒48h后膽堿酯酶已老化或中毒癥狀基本消失但全血膽堿酯酶活力仍低于50%以下時,酌情肌注鹽酸戊乙奎醚1~2mg(每6~12h一次),維持阿托品化至膽堿酯酶活力恢復至50%~60%。阿托品化指標為:口干、皮膚干燥(不能以瞳孔擴大和心跳加快等作為阿托品化的指標,因為鹽酸戊乙奎醚對心跳無明顯加快的作用)。中毒癥狀基本消失和全血膽堿酯酶活力恢復至60%以上(含60%)可停藥觀察,停藥12~24h,如膽堿酯酶活力仍維持在60%以上,可考慮病人出院。
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病情急,病勢兇猛,發展快,預后差,死亡率高,搶救必須迅速、及時、準確。而且有機磷農藥作用持久,特別是經消化道吸收中毒,由于農藥不易被徹底清除,導致病程較長,反復,因此在救治中必須采取有力的綜合治療措施。傳統療法一般以應用阿托品為主(簡稱傳統療法),醫務人員普遍認為阿托品的用法與用量不易正確掌握。本組28例口服有機磷農藥導致急性重度中毒病人,經鹽酸戊乙奎醚取代阿托品療法治療者,無1例癥狀復發,無1例發生中間型綜合征,無1例死亡,追蹤半年未發現遲發性腦病,療效肯定,進一步證實了鹽酸戊乙奎醚取代阿托品救治有機磷農藥中毒療法的可行性。與傳統療法比較,起效快,病程短,治愈率高,用藥次數和總量少,簡便易行,毒副作用少或輕,安全可靠,既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又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適合面向農村和基層醫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