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耐
河南省沁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沁陽 454550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癥,剖宮產是臨床處理前置胎盤的急救措施與適時分娩的主要手段[1],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易出現大出血,如得不到及時的救治,直接危及產婦的生命。宮腔填塞紗條是治療前置胎盤行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尤其適用于醫療條件差的基層醫院。現將我院6年來20例前置胎盤行剖宮產術且術中大出血患者行宮腔填塞紗條止血,臨床觀察效果良好,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前置胎盤患者92例,其中剖宮產術中大出血20例,年齡21~40歲,平均26歲;孕周32~39周;初產婦16例,經產婦4例;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盤12例,部分性前置胎盤6例,邊緣性前置胎盤2例,術中出血>500 ml,術中給予按摩子宮,宮縮劑促進子宮收縮,可吸收縫線局部縫合開放給血竇,均不能湊效,行宮腔填塞紗條止血。
1.2 術中出血原因及出血量 胎盤附著面出血15例,宮縮乏力5例。出血量用稱重法計算,500~1 000 ml 16例,1 000~1 500 ml 2例,>1 500ml2例。
1.3 宮腔紗條填塞方法 宮腔紗條為我院自制,規格為長1.5 m、寬6 cm,6層紗布,經環氧乙烷消毒,填塞前用碘伏浸透后擰干,用卵園鉗將紗條自宮底由內向外排墊,紗條緊填于宮腔,至子宮切口時,預留一定長度后,另一端從宮頸口送入陰道內,然后依次填塞子宮下段,將預留紗條全部填入子宮切口內,注意填緊不留空隙,觀察無活動性出血,縫合子宮切口,縫合時注意勿縫住紗條,以免取出困難,術畢縫合好畫出宮底線。
1.4 術后處理 術后給予高效、足量、廣譜抗菌素預防感染,催產素促宮縮、止血等處理,注意生命體征變化,陰道有無持續性出血,宮底線有無升高,術后24~48h取出紗條,取紗條后繼續給予抗菌素、催產素應用,預防晚期產后出血和產褥感染的發生。
20例宮腔填塞紗條患者均有效控制了產后出血,全部保留子宮,取出紗條后僅見少量暗紅色積血,無異味,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共計800~1500m l,術后3d體溫均恢復正常,平均住院天數5~8d。術后42d隨訪無晚期產后出血和產褥感染的發生,血常規白細胞正常,B超示子宮及切口無異常。
宮腔填塞紗條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止血方法,20世紀50年代曾一度否定這種方法,認為可發生隱匿性出血無法及時觀察,及產褥感染。近代有文獻報道,宮腔填塞紗條止血可于產后出血的早期或晚期采用,是一種安全、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應用于因宮收縮乏力、胎盤植入及前置胎盤引起的難治性出血患者,可使50%的嚴重產后出血患者避免子宮切除[2]。宮腔填塞紗條尤其適用于前置胎盤剝離面的出血。
前置胎盤是晚期產前出血的主要原因,首選的方式是剖宮產,而手術最大的風險是出血,甚至是致命性的出血[3]。前置胎盤由于 子宮下段肌肉組織菲薄,收縮力差,既不能使附著的胎盤完全剝離,也不足以使胎盤剝離面的血竇縮緊閉合,故可發生產后大出血且難以制止[4]。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大出血對按摩子宮、宮縮劑促進子宮收縮,可吸收縫線局部縫合開放給血竇等方法效果不佳,但如不迅速止血,將危及產婦生命。本文證實宮腔填塞紗條是治療前置胎盤行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簡單、迅速、有效方法。為患者保留了子宮和生育功能,明顯降低了輸血機會和輸血量,也為進一步治療爭取了時間。
宮腔紗條填塞止血的機制為其刺激宮體感受器,通過大腦皮質激發子宮收縮;同時,紗條也可機械壓迫血竇直接止血;啟動外源性的凝血系統。對于前置胎盤采用機械性壓迫血竇,可使下段平滑肌有充分時間重新組合,有利于增強其收縮力,促進血竇閉合,同時易于形成血栓而止血。宮腔填塞紗條雖然方法簡單,但應掌握一定的適應證,主要是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和胎盤剝離面出血。術中嚴格無菌操作;紗條按順序填緊,不留空隙,若留有空隙將造成隱性出血加重病情;紗條最好用碘伏液浸透后擰干再用,可防止感染發生;縫合切口時避免縫到紗條,以防術后取出困難;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宮底高度,陰道流血量,如發現有進一步出血者需緊急采取有效方法止血。術后應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加強宮縮并給支持治療。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版,2008:116-119.
[2]曹澤毅,主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版,2008:223-225.
[3]劉正平,郭曉玲,劉雁等.胎盤邊緣切口在中央型前置胎盤手術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8):633.
[4]張力,劉全文.前置胎盤的診斷和處理,中國全科醫學,2007,10(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