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3歲,原系廣州石化建安公司壓力容器車間工程師。2003年4月因病離崗休養至今。雖然在廣州石化只工作了幾年時間,但企業卻關心和照顧我20多年,我為自己無法回報企業而深感不安。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重返工作崗位,用我的知識和熱情回報企業。
1991年7月,我從華南理工大學化機專業本科畢業后進入廣州石化工作。正當躊躇滿志準備在工作上大顯身手時,11月,我被醫院確診患了腎衰竭(尿毒癥),并開始接受腎透析治療。1992年3月,我順利進行了腎移植手術。
正當我以為一切都即將過去,生活充滿陽光的時候,不幸再一次降臨。1995年,我的身體出現了嚴重排斥反應,不得不進行了第二次腎移植手術。更加不幸的是手術失敗,從此,我便開始了長期的腎透析治療。
2003年4月,因病情加重,我正式離崗休養。由于長期腎透析導致嚴重后遺癥,2011年5月,我又接受了股骨頭置換手術,并于同年6月進行了甲狀旁腺切除手術。因為身體原因,現在我的日常生活需要64歲的老母親照顧。
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運的。因為20多年來,企業的關心和溫暖一直伴我左右。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家庭不富裕,沒有企業作為堅強后盾,不可能兩次接受昂貴的腎移植手術。現在每兩天就要腎透析治療一次,每月需要一萬多元的天價治療費用,是企業的補充醫療保險使我一直能堅持治療到今天。除了解決醫療費用,企業還在其他各方面對我們這些病困職工給予幫助。如為便于家屬照顧我,企業在房改前優先為我解決了住房問題;單位每季度都會給我送來困難補助金,每逢節日送來節日慰問金;離崗休養人員的工資近年來也在不斷增長。正是因為企業幫我解除了后顧之憂,我才能安心治療和生活。
企業除了在物質上幫助我外,在精神上也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讓我深深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和溫暖。每次住院、每逢節日,公司領導和各級工會都會上門看望。更讓我感動的是今年1月11日,股份公司張海潮副總裁一行也從北京趕來對我進行了慰問。他們對我噓寒問暖,細心叮囑我要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治療,給我增添了好好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在日常生活中,離退部的工作人員也在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的生活,經常上門詢問病情,協助辦理住院、申請困難補助等。
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接二連三的疾病讓我無法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幸運的是畢業后我選擇了廣州石化,這種關懷和溫暖讓我終生難忘!
雖然我的生活遭受了太多的不幸,但我始終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因為我還有一個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重返工作崗位,用我的知識和滿腔的工作熱情來回報企業的關懷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