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可臣
(淳安縣水利水電局,浙江淳安 311700)
以千島湖而聞名的淳安縣位于浙西山區,地處北緯29°11'—30°02'、東經 118°20'—119°20'之間,北接臨安,南連常山、衢州,西南與開化相鄰,東與建德、桐廬接壤,西與安徽省的休寧、歙縣毗連。淳安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 675 mm,多年平均徑流總量94.37億m3(包括徽江入境48.5億m3),溪水河道特別多。新安江水庫建成后,淳安縣主要集水流域(集雨面積20 km2以上)有31條,環千島湖分布,各條溪流都單獨匯入千島湖。全縣有23個鄉(鎮),425個行政村,共45.26萬人,均居住在千島湖匯水區域內。
昔日的淳安縣農村,垃圾滿地,污水橫流,露天廁所隨處可見,既大煞了優美的農村風光,又影響了久居其中村民的健康,更主要的是污染了千島湖一湖秀水。為保護千島湖水資源,改善農村環境,真正做到源頭治水,需要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1)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影響。居住在水源頭的農民長久以來不注重衛生、環保、生態等觀念的培養,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行為司空見慣,生活及建筑垃圾隨意傾倒在河道內,生活污水遍地流淌,保護千島湖水資源的意識十分淡薄。
(2)農村環保硬件設施缺乏。農村集體經濟大多較薄弱,在環保硬件設施建設上投入極少,垃圾箱、垃圾填埋場、垃圾與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相當缺乏,村內露天廁所遍布,村道上畜禽糞便隨處可見,村道硬化率不高。農村幾乎沒有三格式無害化廁所及污水處理池,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千島湖。
(3)第二、三產業興起導致水污染。隨著農民在經濟發展上思想觀念的轉變,沿湖岸網箱養魚、庫尾及河道采砂、水上餐飲業以及游艇、游船等迅速發展但管理不規范,導致千島湖水環境受影響。
(4)鄉鎮企業不規范造成的工業污染。隨著鄉鎮工業的發展和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部分企業如化工廠、礦藏冶煉廠等在農村逐步發展,由于規模小,環保設施建設不規范,致使源頭水環境不盡如人意,影響了千島湖水質量。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農村環境衛生狀況關系著農民的身體健康,關系著千島湖一級水體的質量,關系著千島湖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已刻不容緩。2006年,淳安縣委、縣政府把實施“清潔鄉村”工程作為為民辦的10件大事來抓,借以推動新農村建設,保護千島湖水資源。就在這一年,一場覆蓋全縣425個行政村的“清潔鄉村”工程全面啟動。
在實施“清潔鄉村”工程建設中,淳安縣委、縣政府始終狠抓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傳。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清潔鄉村”工程的重要性,全面提高群眾環境衛生意識,使政府引導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為。二是加大投入。著重解決農村垃圾回收集中處理配套設施,真正把硬件設施建設一步到位。針對鄉鎮、村兩級財政非常薄弱的現狀,縣財政分年度分批撥付一定專項資金用于清潔鄉村工程建設。三是建立長效機制。要求各鄉鎮、村完善制度,明確責任,建設好一支長期穩定的村級保潔員隊伍。在實施“清潔鄉村”工程中,各鄉鎮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從源頭上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全縣23個鄉(鎮)的425個行政村中,有近1萬人次的黨員、2萬余名群眾在垃圾收集處置設施建設中義務投工投勞,7萬余名村民義務參加了清潔環境活動,上下聯動,形成了10萬人參與的清潔大軍,共整治河道、湖岸線1 809.4 km,第一次就清理垃圾2.5萬t,并開展了舊廁改造、危舊建筑物拆除等整治活動。幾年來,通過實施“清潔鄉村”工程,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建立了“戶保潔、村收集、鄉鎮運、縣處理”的四級城鄉垃圾收集處理一體化管理體系,全縣425個行政村建起近1萬個垃圾房、30多個垃圾中轉站,完成舊廁改造近1萬座,全縣80%的村建起了污水處理池,全縣共配備保潔員1 407人。“清潔鄉村”工程按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生態縣建設的要求,以凈化、潔化、美化農村環境和保護千島湖水資源為目標,整體推進畜禽糞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整治、垃圾固廢整治、化肥農藥污染整治、河溝疏浚整治和村莊綠化工程,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工作。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著眼于加強千島湖水環境保護,又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一是切實加強全縣河道采砂管理,劃定可采區域,確定禁采期和可采期,限定年度采砂量,查處違法采砂行為。二是對千島湖水域網箱養魚進行全面整治,2011年底千島湖133 km2養殖網箱已退出水面。三是實施千島湖船舶生活污水“上岸工程”。2010年11月千島湖第一艘污水回收“中轉躉船”投入使用,可容納190 t生活污水,足以容納千島湖上船、艇以及人員產生的各種污水,實現了千島湖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工作目標。四是在千島湖上配備兩艘現代化內陸湖泊垃圾打撈船,投入湖面垃圾打撈工作。五是實施“流域長”管理體制,在千島湖區域的19條流域,任命“流域長”19個,把流域內的水質保護責任交由“流域長”負責,極大地調動了各地區水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六是加強河道管理,2011年在全縣范圍內組建了一支122人的專職鄉村河道巡查員隊伍,專門負責對全縣的鄉村河道進行全天候全方位全流域的巡查,做好水域保潔,及時制止亂倒亂傾、亂搭亂建、偷采砂石等違規違法行為,努力形成全民護河的良好工作局面。通過“清潔鄉村”工程的實施,千島湖自有源頭活水來。
“清潔鄉村”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通過農村衛生的規范化管理,來帶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也是保護千島湖一流水環境所需。淳安縣“清潔鄉村”工程的開展,解決了農村垃圾、污水污染這個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硬件設施的配套完善,使農村垃圾“有處可去”;集中整治的開展,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村規民約、衛生公約及長效管理制度的建立,使農村環境保護“有章可循”;農村保潔員隊伍的組建和運行,使農村的環境衛生保潔工作“有人管事”。通過“清潔鄉村”工程建設,給全縣45萬人民帶來了享受不盡的實惠。近年來,淳安縣關停污染企業,發展生態工業,實施“清潔鄉村”工程,加強環境設施基礎建設,全縣鄉(鎮)村基本實現了垃圾收集及集中處理的全面覆蓋;村村建起了污水處理池,實施養魚治水,加強森林保護,涵養水源,并且大力整治采砂、游艇排污等,綜合有效地保護了千島湖的生態環境。
根據最新監測數據,2011年11月,千島湖水質符合Ⅰ類標準,富營養化綜合指數為28,比上年同期的31.8有所下降,千島湖富營養化狀況得到控制。經過國家環保部環境監測總站技術評估,淳安縣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為98.67,生態環境質量為優,位列全國前列。淳安縣政府還特聘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8位知名學者和專家為千島湖水環境保護顧問,為保持和改善千島湖的優良水環境出謀劃策。千島湖有全國最大的森林公園,有可以直接飲用的一級水體,進一步推動了淳安縣旅游業的發展。
淳安縣實施“清潔鄉村”工程,從源頭治水來保護千島湖水資源,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國家及省、市的一致肯定,2009年淳安縣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生態縣,2011年淳安縣順利通過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技術評估。成績來之不易,但如何鞏固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則更為重要。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衛生環保宣傳,讓陋習遠離農村。受習慣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許多農民只注意院內的小環境而忽視院外的大環境,只要院內干凈,院外與己無關,亂倒垃圾、亂排污物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我們既要努力改造硬環境,更要注重改造軟環境,讓廣大農民養成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二是要建立切實可行的制度,規范村民環保行為。要把“清潔鄉村”工作作為鄉鎮聯村干部、村兩委班子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縣或鄉鎮要經常性地對各村保潔工作進行評比定級考核;制定具體的農村環境保護措施,加強對污染產業的監控,切斷污染源,發揮村規民約的約束作用,進一步規范村民的環保行為。
三是要穩定保潔員隊伍,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雖然已建立了一支村級保潔員隊伍和一支河道巡查員隊伍,工資補貼由縣財政負擔,但目前工資補貼較低,隊伍很難穩定。所以,要想辦法提高保潔員工資,穩定保潔員隊伍,建立保潔員長效管理機制。
四是要規范水上經營項目,減少水面污染。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河道采砂、水上餐飲業、水域網箱養殖、旅游船舶等水上經營項目,真正控制水面污染。
五是要加強境外流域管理,改善境外來水質量。千島湖是淳安的,是浙江的,也是中國和世界的。千島湖多年平均徑流總量94.37億m3,其中徽江入境48.5億m3,所以還要從國家層面加強安徽省內流域水域的保護和治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全面保護好千島湖水環境。
淳安縣“清潔鄉村”千島湖源頭保護創新工作的實施,改善了千島湖水環境質量,促進了流域可持續發展,社會效益日益顯現。2012年是淳安縣實施“奮戰五年、蝶變淳安”目標的起始年,在通過國家級生態縣技術評估基礎上,淳安圍繞“堅持環境立縣,打造生態淳安,爭當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的總目標,正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千島湖水環境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