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木
據媒體披露,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將在12月份出臺。
我國改革開放進行了30多年,國力不斷增強,但社會財富卻急速向少數人手中聚集,低收入階層尚未分享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因此,近年來呼吁出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呼聲不斷,低收入群體熱切期盼提高收入水平,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向往幸福是人的權力,而提高收入,錢包里多一點鈔票,日子就可過得舒心些。這不央視記者在滿大街問路人:你幸福嗎?其實,各階層的人對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就像網絡上流傳的段子說的那樣: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房叔”、“表哥”與“板兒爺”的幸福感覺絕對不同,那么對于廣大民眾來說,他們的幸福還是寄希望于提高收入上,生活因此能過得更殷實些。所以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對于國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吵吵嚷嚷孕育已有八年尚未呱呱落地,但它能使中低收入階層看到了希望,感觸到了幸福。
自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口號提出后,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攫取了大量社會財富,形成了權貴階層,這些“摸著石頭過河”的人,早已抱著金元寶上了岸,有的人還把財產轉移到國外,拿了綠卡,入了外國籍,跑到國外享清福去了,而廣大民眾卻還在河里淌水。據媒體報道,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之所以難以出臺,是因為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不愿意把社會財富“蛋糕”分享與民眾。于是俺們看到,2011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突破0.55,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最近發布的《2011中國薪酬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居民收入增長遠遠低于財政收入和企業收入增長,使得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相對比重不升反降。該《報告》引用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去年我國公共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增長近25%,增幅分別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幅的1.76倍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名義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業收入增長幅度為20%左右,也遠高于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擴大一直刺痛著廣大民眾敏感的神經,我國收入最高的1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作為居民收入整體,僅占我國GDP比重40%左右的超低水平。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不加以解決勢必會阻礙和諧社會向幸福社會的過渡與發展。
溫總理論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時曾說,“財富如果長期為少數人所占有,而多數人處于貧困狀態,它是不公平的,而且注定這個社會是不穩定的”;“我們不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讓每一個人都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雖然將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作為重中之重,不過俺以為,收入分配不合理由來已久,當下改革阻力重重:利益集團固守行政壟斷陣地、政府積累財富的比重越來越大、勞動報酬占GDP比例連續22年下降、城鄉二元社會體制、權力資本的暴利在不斷擴大、等等,都是造成收入失衡的根源所在,正是這些長期累積的體制弊端,使得收入分配日益拉開差距。況且八年以來,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閉門造車,民眾看不到一份征求意見稿,改革動作到底有多大,最終結果是什么,讓俺們除了望眼欲穿地期待,真不知說什么是“好”啊!
俺想,與其說是期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臺,莫若說是期待政治體制改革,因種種弊端造成的收入分配失衡,絕不是一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所能解決的。中國的貧富差距不是由市場因素造成的,雖然市場也會天然拉大貧富差距,但中國的貧富差距主要是由于權力與權利的失衡造成的。掌控國家資源的體制內系統與不掌控國家資源的體制外系統,可謂冰火兩重天,體制內的人員享受大量福利、享有較高的收入,支配著絕大部分的國家資源;體制外的廣大民眾幾乎沒有直接享受到任何國家財富增長的好處,只能靠勞動得到微薄收入,缺乏基本保障。因此,若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一些表象問題,觸及不到體制的弊端,那么權貴階層、利益集團絕不會放手到嘴的蛋糕,中低收入群體的期盼只能是鏡中月水中花!所以俺以為,沒有政治體制改革作基礎,收入分配改革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