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淑清 隋鳳花
1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見急癥,無論急性期或是恢復期的心肌梗塞病人,正確的護理將對病情產生嚴重影響。筆者自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97例。通過對97例患者的護理。認為對急性心肌梗塞開展全面的護理,可明顯促進患者康復。現將我科治療搶救心梗患者的體會報告如下。
為保證搶救成功率,立即備好急救用物、藥品。特別是在患者外周血管收縮,表淺靜脈看不清,循環及差的條件下,保證快速穿刺成功。同時給與氧氣吸入、止痛、保溫。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搶救。立即將抗心律失常藥物、升壓藥、呼吸興奮劑及除顫器等一切急救藥品器材備好。搶救藥的及時應用對患者的搶救起到關鍵的一步。因為該病發生急、發展快、疼痛劇烈而持久、頻死感明顯。所以作為內科護士必須具備過硬的搶救技術和豐富的心電圖知識。
對于急性患者半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一次。重點觀察神志、汗出、尿量、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等。記錄24小時出入量。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急性心肌梗塞出現心源性休克多見。應嚴密觀察血壓變化,同時注意心電圖的改變,個別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能無典型心前區疼痛。所以不明原因的胸悶、休克或胸痛伴惡心、嘔吐或出現心力衰竭等,應警惕急性心肌梗的發生。重視患者的主訴,尤其患者出現頻繁的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咳痰量增加、氣急加重、莫明原因的情緒緊張,提示并發心力衰竭。應注意尿量和血壓的變化,同時嚴格控制輸液滴速,隨時調整。因此護士只有通過認真的臨床觀察,從發現的異常現象中預測病情的發展,及時提供給醫生,以便及時治療。
緊張的情緒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加重病情。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傾聽患者主訴、關心患者、對病人態度和藹、語言親切、鼓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解除其緊張心理,必要時應及時給予鎮痛或鎮靜治療。同時為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嚴禁會客,避免精神緊張導致病情惡化。而應使患者保持情緒穩定,同時注意急性期嚴格臥床休息。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并發癥。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見。連續24小時的心電監護可明顯提高心律失常的檢出率,還可以觀察到心室顫動的室性心律失常。以便及時用藥或必要時完全緊急實施電除顫。對于完全性傳導阻滯或心動過緩伴停搏者,應做好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準備。所以CCU護士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扎實的心電圖知識。
囑托家屬供給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清淡、低鹽、無刺激的營養流汁。同時口服西洋參、水白木耳等以達到治療與滋補的作用。對于心梗病人飲食特別注意不能過飽,過涼。少食多餐忌油膩,飲食宜多食蔬菜、水果、粗糧等高纖維素飲食。
無論急性期或是恢復期的心肌梗塞病人,常因便秘,排便用力而誘發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有因此而發生猝死者。排便動作實際上包含著一系列的生理刺激。如血壓升高、脈搏增快、心臟負荷增加等。這些刺激對正常人尚可耐受,但對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甚為有害。所以急性心肌梗塞后的便秘對患者安全度過心梗急性期有極大的威脅。稍有不甚將對病情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急性心肌梗塞后便秘的處理直接關系到病人的預后,影響到搶救的成功率,其原則以簡單有效為主。作為常規,應在患者入院24小時內酌情給服緩瀉劑。如果導片、液體石蠟油等。次日排便前用開塞露一支或痔瘡栓2粒肛門給藥,病人即可順利排便,反復3~5次病人能自動排便。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便秘,并非絕對禁忌灌腸。為免大便次數過多而增加心臟負荷,便使用低壓油類灌腸是較安全的。此外更應重視培養定時排便習慣,醫護人員應耐心說服并指導逐漸適應在床上解大便。在急性期過后則可下床,在床邊使用大便器,以減少機體能量消耗及心臟負荷。
口服藥應擇時給藥,心肌梗塞的發作時間多為清晨和上午。臨床用藥應考慮藥物的配伍和穩定性,以及藥物是否存在吸附損失,及是否需要避光,如硝普鈉輸液時應避光。另外還要注意飲食或非醫囑性給藥引起的藥物相互作用。飲食非醫囑性給 藥引起的藥物相互作用可能性不能忽視,因為這些不易引人注意。有關報道表明舒降之5毫克,若以1杯柚子汁吞服則相當于13片舒降之以一杯白開水吞服的結果,會發生疾病等不良反應。因此,護士應注意病人的飲食,包括水果和飲料,充分應用自己的知識及時對病人進行宣傳和解釋。
此外,還要加強基礎護理和自我衛生保健指導,加強皮膚護理、預防褥瘡、做好病人的口腔護理,預防霉菌的感染。清洗鼻腔與鼻導管,保持氧氣流入通暢。教育病人忌煙、忌酒、忌濃茶、忌多食動物脂肪和劇烈活動。總之,及時搶救,密切觀察病情,精心護理會大大提高搶救病人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