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
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卒中患者術后的護理效果分析
胡江
目的探討實施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卒中患者術后功能恢復程度的效果,分析實施康復護理的方法。方法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間于九江市中醫院腦外科手術術后轉入二六七職工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的28例患者,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護理計劃,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結果28例患者經過3個月康復訓練后,53.6%的患者肌力達到Ⅳ ~Ⅴ,比例為53.6%,13例肌力達到Ⅲ ~Ⅳ,比例46.4%。結論實施康復護理可有效促進高血壓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高血壓;腦卒中;康復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劇,高血壓腦卒中患者也越來越多,高血壓腦卒中對中老年患者的健康危害較大,病情發展較急,致死致殘率高,且預后較差。據統計其致殘率可達70%~80%,嚴重地影響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高血壓腦卒中發病后3個月是實施康復治療的最佳時機,術后3個月在進行臨床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康復護理具有重要意義[1]。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間我院收治了28例腦卒中伴高血壓的患者,對其采取了早期康復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間收治了28例于九江市中醫院腦外科手術術后轉入二六七職工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齡59±5.5歲。收縮壓安靜時最低17.5kPa ,最高20.9kPa,舒張壓最低10.0kPa,最高14.1kPa。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于發病2h~3d內入院治療,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
2.1 常規護理方法
手術后給予患者降低顱內壓、控制血壓、溶栓、抗凝、預防感染、使用腦保護劑等常規治療,本組高血壓腦卒中患者術后的常規護理主要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對手術切口的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嚴格監測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以此同時,詳細記錄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同時,針對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狀態特點及心理需求,實施適當的的心理護理和干預。
2.2 康復護理方法
在患者意識狀態、脈搏、體溫、血壓、呼吸等情況基本穩定及神經系統缺損體征為發生進展后24h 內,根據預定的護理計劃,對患者實施康復護理。
2.2.1 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護理
2.2.1.1 體位護理
正確的體位對患者肢體功能的回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保持患側肢體正確的體位和姿勢,并指導和協助患者定時更換體位,預防褥瘡的發生,做到:①如采取仰臥位,則應當保持患側上肢的輕度外展;②患者的下肢外側應當放置支持物,以防止髖關節的外展、外旋;③膝關節的下方可墊小枕,以維持膝關節的輕度屈曲;④足底不可放置任何支撐物,以防止上肢屈曲模式及下肢伸肌模式;⑤患側肩關節可墊付小枕,以防肩關節的下墜后縮;⑥手不抓握任何物品等。
2.2.1.2 功能恢復性訓練
本組的功能恢復性訓練遵循循序漸進,科學合理的原則,按順序依次給患者進行關節被動訓練、側翻訓練、坐位平衡訓練、站立及行走訓練、生活能力恢復性訓練以及后期強化訓練等。進行關節被動訓練時護理人員手法要輕柔,速度緩慢,應當在全身的各關節實施不同種的運動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肩關節早期訓練使不得超過全關節活動范圍的50%。進行坐位平衡訓練時,應當循序漸進,分別在長坐位和端坐位下進行。在進行站立訓練時應對膝關節屈曲進行重點防護,以防出現摔倒等意外事件。后期強化訓練過程中,可限制健側的使用,用取休息位夾板或吊帶固定健側上肢,保持每天在清醒時的固定時間不低于90%,可持續2~3周進行。
2.2.1.3 穴位按摩治療
為了緩解患者的肌肉痙攣,促進患者氣血運行,加快功能恢復,本組對患者實施穴位按摩治療。穴位按摩治療主要是在恢復期進行,配合被動活動肢體治療?;颊呷⊙雠P位:①揉法:主要對患者進行揉動康復治療,由患側上臂內側至前臂進行按揉,然后按揉遲澤、手三里、曲池、谷穴等穴位,同時配合患肢的肩、肘、腕三個關節的活動,手指可在穴位處進行適當的揉捻?;颊叩幕紓认轮巴鈧热柦浺嗫蛇M行適當的按揉。②拿法結合:首先運用拿法,配合髖、膝、踝關節的被動活動,以大腿內側的中部和膝部周嗣為重點,由上下拿捏數次。③通電針刺: 患者取仰臥位,按常規取穴及標準深度(進針2.5~3寸),施通電針刺治療, 20d1個療程,每天1次,電流強度須在患者的耐受范圍內,以肢體有細微振顫為度(1.5~2.5A),每次持續刺激20~30min,,以局部自.酸脹感或麻感為度。
2.2.1.4失語康復護理
腦卒中患者失語癥主要包括完全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和運動動性失語,據報道出現失語癥的概率可高達20%~30%。本組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康復訓練,主要包括:發音訓練、詞和句單音訓練、聽覺訓練、閱讀訓練、實務、手勢訓練、圖片訓練等。
有研究表明,高血壓腦卒中患病3個月內是患者病情恢復的最佳時期,若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康復訓練、穴位按摩治療等傳統康復方法,對損傷的大腦重新恢復功能具有極大的幫助[2],情況良好者可以恢復正常的自主運動。本組經過良好的治療和精心的康復護理,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28例患者經過3個月康復訓練后,53.6%的患者肌力達到Ⅳ ~Ⅴ,比例為53.6%,13例肌力達到Ⅲ ~Ⅳ,比例46.4%。功能恢復訓練是一個漫長和艱難的過程,護理人員應當具備應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個性化康復計劃,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為患者爭取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復,使其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3]。
[1]戴寶珍.實用癥狀護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2):1060.
[2]霍焱,張莉琴,張水文.腦卒中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3,18(12):944-946.
[3]黃流英.腦卒中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學護理,2007,23(17):2779-2780.
江西核工業二六七職工醫院, 江西九江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