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群群 宋艷霞 姜建濤 劉衛兵
中醫理論對老年帶狀皰疹PHN病因病機的探究
姜群群 宋艷霞 姜建濤 劉衛兵
帶狀皰疹是由潛伏體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次復發引起,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的疾病,當帶狀皰疹的主要癥狀神經痛持續時間超過皰疹臨床治愈后的一個月時,稱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該文主要從中醫理論探討該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進行簡要綜述。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病因;病機
帶狀皰疹是一種可治愈性疾病,但帶狀皰疹消退后,患部遺留長時間疼痛,稱之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治療比較困難。該病在老年患者中發生率較高,且臨床癥狀較重,疼痛常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本病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因其臨床治療十分棘手,患者不僅疼痛異常,甚至晝夜不安,難以入睡,還不時伴有難以忍受的瘙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帶狀皰疹皮損已消失,仍感覺陣發性皮下針刺樣、撕裂樣、刀刺樣或點擊樣疼痛和燒灼感、緊束感等感覺異常的一種頑固性慢性疼痛綜合征。其主要的病因病機為年老體弱,血虛肝旺,毒熱壅盛,氣血凝滯,體質虛弱,正氣衰微,氣滯血瘀,以致疼痛劇烈,且持續很久才能消退。現代醫者在繼承前人學說的同時多有發揮。
1.1 氣滯血瘀
吳氏[1]認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多由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搏結,阻遏經絡以致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或日久邪毒雖去,瘀血留滯未化,脈絡不通所致。
1.2 陰虛氣弱
張氏[2]認為年老體弱患者,氣血兩虛,毒熱雖去而體質虛弱,正氣衰微,氣滯血凝。
1.3 余毒未清
趙氏[3]認為:水皰消退后遺留神經痛,是因余毒未消,經絡阻遏,氣血郁滯。其中的余毒即指肝膽熱盛,脾濕內蘊,外受毒邪中的濕、熱、毒。
我們認為:后遺神經痛是由于老年患者多氣虛血瘀,且余熱未凈,肝氣郁結,血瘀脈絡所致,氣虛無力運血,血行不暢,不通則痛。年老體弱是老年PHN發病的主要條件,氣虛是老年PHN發病的內在因素,血瘀是老年PHN發病的基本病機,毒瘀互結是老年PHN重要的病理產物。
2.1 內治法
2.1.1 辯證分型治療
曹健[4]臨床辨證分為三型:氣滯血瘀型:理氣活血,通絡止痛,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2g,生地黃10g,蜈蚣2條,郁金10g,磁石30g,全蝎10g,白芍藥15g,生草6g;脾濕內蘊型:健脾利濕,解毒止痛,用除濕胃苓湯加減:蒼術13g,白術12g,豬苓15g,茯苓15g,薏苡仁30g,黃柏10g,虎杖12g,梔子10g,澤瀉10g,滑石15g,郁金12g,生甘草6g;血虛肝旺型:養血疏肝,和營止痛,用逍遙散加減:黨參15g,當歸12g,白芍藥15g,茯苓10g,黃芪30g,地龍15g,五靈脂10g,柴胡15g,炒白術12g,甘草6g,隨癥加減。氣滯血瘀型16例,痊愈9例,有效6例,無效1例;脾濕內蘊型8例,治愈2例,好轉5例,無效1例;血虛肝旺型13例,痊愈8例,好轉5例。總有效率94.6%。
2.1.2 治法
2.1.2.1 益氣養陰,通絡止痛:宋文英[5]予益氣養陰:黨參15g,黃芪30g,白術15g,當歸10g,白芍15g,生地20g,玄參各15g,麥冬15g,花粉15g,乳香、末藥、甘草各10g;疼痛發于頭面部者加川芎10g,白芷10g;發于軀干部者加延胡索10g,柴胡10g;發于上肢者加桑枝10g;發于下肢者加牛膝10g。1劑/d,水煎服。治療PHN36例,服藥兩周后可見疼痛減輕,夜眠好轉。繼續服用兩周疼痛完全消失9例,連服8周疼痛消失10例,3例不明顯。
2.1.2.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余炅[6]自擬“通絡活血方”:全蝎6g、絲瓜絡10g、路路通10g、當歸15g、紅花15g、乳香、沒藥、桃仁、川芎、甘草各10g,丹參20g,玄胡、白芍各12g、蜈蚣1條,1劑/d,3次/d,七天為一療程,連續服用四個療程。結果治療后,疼痛基本消失,觸摸或刺激疼痛區域不引起疼痛,恢復正常。
2.1.2.3 疏肝行氣,通絡止痛:竇氏[7]用加味瓜蔞散:瓜蔞殼15g、瓜蔞仁(搗)20g、太子參20g、北沙參15g、山藥20g、麥冬15g、紅花10g、三七粉6g(沖服)、丹皮12g、刺蒺藜15g、僵蠶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服藥4周后痊愈15例,顯效12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93.4%。
2.1.3 專方治療
王氏[8]擬通絡活血止痛湯:地龍15g、絲瓜絡15g、生蒲黃12g、五靈脂12g、川楝子15g、元胡15g、白芍45g、甘草10g、穿山甲10g、徐長卿12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其中6劑者12例,9劑者8例,15劑者25例,21劑者5例.
杜氏[9]加味桃紅四物湯為基本方:黃芪30g,當歸15g,川芎15g,桃仁15g,地龍15g,紅花15g,丹參30g,雞血藤30g,路路通15g,蜈蚣2條,全蟲10g,延胡索30g。治療效果:以2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痊愈9例,顯效20例,有效24例,無效5例;2個療程后,痊愈28例,顯效15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83%。
2.2 單純外治法
《醫學源流論》中論及:“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可見外治法在中醫外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其直接作用于患部,藥物能更好地發揮效用,故醫家多青睞之。清?吳師機《理瀹駢文》中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中藥外用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內容非常豐富。總的治療原則為活血通絡、解毒止痛。
徐氏[10]用樟腦少許,摻于平安膏(《醫宗金鑒·外科》方)中外貼,2~3日換藥1次,若疼痛日久不瘥,可用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山柰少許研細末),摻在陽和解凝膏中貼,2~3日換藥1次。
2.3 針灸療法
針灸具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的作用。針灸療法,作為一種古老而奇特的治療手段,用之以本病,具有肯定的療效。
金瑞田[11]針灸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9例,取穴:病變部位阿是穴圍刺,病側相應的夾脊穴,病側遠部取穴(合谷、陽陵泉、曲池)。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后,取2寸毫針,在皰疹周圍約2cm處取穴及病側夾脊穴,均采用浮刺法,同時病側遠部合谷、曲池、陽陵泉穴直刺進針0.5-1.5寸,均留針30min,每天一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9例患者中,經治療一個療程,痊愈7例,占總數78%,顯效2例,占總數22%,無效0例。
老年PHN是一種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慢性頑固性疼痛綜合征,其治療的難點是不易控制疼痛。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對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病因病機治療法則處方用藥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認為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多氣虛毒滯,氣虛血瘀,毒瘀互結血行不暢,淤滯脈絡,不通則痛。治療上不能一味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應運用整體觀念,辯證論治,把內治與外治,補與通有機結合,應用益氣活血,化瘀止痛,配合腧穴熱敏化艾灸祛瘀活絡,從而臨床上達到滿意的效果。
[1]吳菊生.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辨證探悉[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5,39(9):36-37.
[2]張志禮.張志禮皮膚性病臨床經驗輯要[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18.
[3]北京中醫醫院.趙炳南臨床經驗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126.
[4]曹健.辨證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7例[J].河北中醫,2002,24(4):271.
[5]宋文英,查旭山等.益氣養陰法治療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6例總結[J].湖南中醫雜志,2008,24(5):29.
[6]余炅.通絡活血方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9,11(9)38.
[7]竇海忠,王冬梅.加味瓜蔞散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3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08,26(2)94.
[8]王秀蓮,張在晨.自擬通絡活血止痛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觀察與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05,2(1):42.
[9]杜長明,何迅,竇海中.自擬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48例[J].四川中醫,2004,22(1):80-81.
[10]徐宜厚.辨證治療帶狀皰疹44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1984,25(4):48.
[11]金瑞田.針灸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9例[J].航空航天醫藥,2009,20(12):157.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4醫院皮膚科,山東威海 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