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文 徐肖丁
淺談檢驗科創新發展
張義文 徐肖丁
現代醫院檢驗科是臨床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醫療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要求。在檢驗科工作中實現理念和管理創新、學習和交流的創新、信息化和服務的創新,為患者提供高效服務為臨床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治療依據在不斷創新中促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檢驗科;創新;發展
沒有創新的理念就沒有發展的動力,滿足臨床醫生需要和病人的需要對現代檢驗醫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檢驗科,每年以5~10項新技術遞增,業務更是迅猛發展。但是,在臨床工作中,如何發一份準確客觀的檢驗報告對許多檢驗人員來說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檢驗科往往注重室內質控及室間質評工作,而忽視臨床對檢驗報告的評價,對于檢驗誤差,檢驗科強調臨床的原因,臨床強調檢驗的責任。缺乏交流和溝通,發現異常結果不及時與臨床聯系,沒有尋找原因,往往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為此,本文就檢驗科室創新發展談幾點體會。用的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維護、校正和保養,對其所有的附件要及時檢查,特別是各類管道等要進行不定期的清洗,以防止一些纖維蛋白、試劑結晶附著管壁,導致管道阻塞造成結果的準確性下降。
加強與臨床各科之間的交流,就檢驗標本的規范采集給臨床醫護人員講解,使他們認識到嚴重性。臨床科室與檢驗科對易發生差錯的問題應多討論研究,把誤差減少到最低,通過與臨床及時聯系和溝通,取得臨床的認同和支持,當標本不符合要求影響檢驗結果時,要對臨床作出正確合理的解釋,必要時復查標本,檢驗學科的意義在于減少、避免誤差的發生,為臨床提供有價值可靠的檢驗數據,加強自身的學習和創新,并與臨床醫學實現有效的交流和溝通,不僅是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也是檢驗醫學發展的要求。檢驗科室不應局限于檢驗技術,還應引進檢驗醫師加強與臨床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創新,及時正確地對各種檢驗結果作出合理和恰當的解釋,共同探討疾病的病因學特點、發病規律、病情變化與實驗指標的關系;從中找出有規律的和有內在聯系的方案和指標來參與臨床治療;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不斷尋求最直接、最有效、最合理、最經濟的實驗診斷指標和方案。同時為臨床提供咨詢服務,幫助臨床醫生將這些數據正確地應用于診斷治療和預防工作中去。
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1]。檢驗科管理者應該優化科室內部結構,做好人才梯隊建設工作,激勵創新人才,扶掖后備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在科內全面推行成本、量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獎勵機制,使員工真正樹立為病人為臨床服務理念,從而提高臨床科室的信任。管理體制更要不斷創新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制定《檢驗科科內質量檢查考核標準》,從主任、副主任、組長、主管技師、技師、檢驗士,實行層級負責制度,權責利有機結合。在工作中經常督查,確保落實,賞罰分明,發揮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科室員工的凝聚力,有目的地解決質量問題或可能影響質量的問題。
檢驗人員應定期進行業務學習掌握先進的臨床檢驗知識。了解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比如維生素C可使乳酸脫氫酶降低還會影響尿檢。標本溶血可使檢驗結果出現明顯的誤差,如天冬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及鉀等可明顯增加而鈉、鈣、氯等降低。總蛋白的標本在30。C放置8小時后,對結果有明顯影響。AST及ALT在4。C下放置48h,分別降低87%與83%,在30。C以上放置6小時,分別增高116%和129%。還要防止藥物的干擾,如冠心平可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維生素A、維生素D使膽固醇升高、硝酸甘油、甘露醇可使甘油三酯升高。檢驗人員更應熟練掌握儀器的性能、測定方法及簡單故障的排除方法。只有當儀器設備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時才能取得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因此對所使
隨著醫院的深化改革和發展,實現檢驗科的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已成為建設現代化醫院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而在醫學檢驗信息網絡系統中應用條形碼技術,可優化檢驗及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差錯,增加社會和經濟效益[2]。實行檢驗科信息化和利用條形碼技術,可實現自動化儀器的雙向控制,方便醫生和患者獲取相關信息,解決了傳統運作中一旦出現差錯時,相互懷疑、相互推諉的現象,責任明確,避免了科室之間不必要的摩擦,規范了檢驗和報告程序,保證了工作質量,提高了管理水平。從而推動醫學檢驗技術的更大飛躍,使檢驗質量得以不斷提高和完善。
樹立“用質量贏得病人,用服務感動病人”的創新服務理念,檢驗科應改進服務流程,簡化環節,增加了布局合理的多個窗口,縮短了病人的候診時間,患者來科有“稱呼聲”,服務前有“解釋聲”,服務失誤有“歉意聲”,合作后有“感謝聲”,患者不適有“安慰聲”等,從根本上實現醫患之間的零距離交流;在候診大廳設立座椅、飲水機等輔助性設施。從細節入手,努力為患者營造溫馨、甜蜜、和諧的就醫環境。
總之隨著檢驗醫學突飛猛進,醫學實驗室質量要求和實驗室安全要求的日益規范與嚴格,檢驗科如何在發展中完善銳意創新,依然任重道遠。
[1]郝燕燕,姚軍,郝璐.創建和諧科室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院,2008,12:59.
[2]邱駿,周正康,顧國浩,等.條形碼技術在醫學檢驗信息網絡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6,16:453-454.
江西都昌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西九江 33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