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 衛
(忻州市廣播電視臺,山西忻州 034000)
電視專題節目形式豐富,從題材層面來講包含經濟、法制專題、社會、軍事、少兒、農業、影視劇與文藝專題等,而體裁則包含實事、人物、紀實與敘事專題等。基于其豐富的節目類型令文體特性更加豐富,因此在制作編輯工程中應首先充滿靈活性特點,其代表了電視專題制作節目的良好生命力,是其豐富節目源泉。電視專題節目具有復雜的結構形式特征,其骨架倘若構建的良好便會令節目體現妙趣橫生之感,因此在編輯制作階段中應秉承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科學原則,同時應做到蓄勢待發,進行伏筆的良好埋設,進而通過懸念達到良好的引人入勝效果。基于電視專題節目的廣泛內容特征,對于其內容的表達與選取靈活多樣,可涉及國家大事或平民小事,在編輯制作階段中應秉承復雜不繁瑣的原則,確保事件的充足性,同時不應有所雷同,應在良好的樸實效果中體現一定高度與新意,令專題節目依從觀眾、貼近觀眾,提升服務輿論效果,令觀眾境界思想全面提升,進而高標準實現電視專題節目的制播創作。電視專題節目具有多樣性構成要素,一般來講包含人物訪談、串聯詞、主持人、觀眾、旁白等要素,對要素的表達應由不同側面與角度進行主題深化。要想使電視節目真正的打動觀眾,便應在突出事件與人物的基礎上進行上述要素的綜合調動,對其展開陪襯與烘托,由多視角進行事件產生、高潮、發展與結局等過程的反映,進而令受眾明確清楚事件的原委,進而充分體現媒體新聞的現實特征。選取專題節目的鏡頭應做到精益求精,這是由于鏡頭表達令觀眾對節目產生了第一印象,因此應確保鏡頭類型豐富,例如可科學運用拉、移、推、搖鏡頭及近景、遠景、特寫與中景鏡頭等,進而通過復雜交錯的鏡頭畫面使用令節目質量與效果體現藝術的完美造詣。對于節目內容的展現表達應確保畫面周全,體現作者核心意圖,令廣大受眾體味真實的情景事件感受。另外關鍵鏡頭應做到精益求精,分清主次,應確保深化主題,體現電視專題節目靈魂。對于人物訪談類專題電視節目應確保編輯制作的精彩性,對于人物與內容的選擇應遵循主題需求,可進行主題的擴展、補充、強調與深化,也可實施就事論事的訪談,做到有主有次,集思廣益,不應拘泥于單一的節目形式,而應圍繞主題,營造多樣豐富靈活的節目編制效果。
電視專題節目制作編輯的固有限制性是其實踐操作的科學綱領,同時也是節目創作的途徑與方向,其新聞性影響了創作角度固有的限制性。首先電視專題節目的制作編輯應科學遵守客觀、公正、真實、全面的新聞限制性原則,具體的新聞事實具有多側面性,因此我們應客觀準確的進行事實反映,有效避免編輯主觀態度對新聞事實不良的歪曲理解。同時電視專題節目的地點、事件、時間、人物與起因應全面真實,介紹背景資料應真實客觀,描寫事件具體情節、人物語言、運用數字及介紹人物思想變化、心理活動、感情動態應做到客觀真實。同時電視專題節目的制作編輯應科學體現人民與黨組織立場,尊重真理與事實,樹立正確的編輯創作新聞觀,進而確保電視專題節目創作的客觀公正,真實有效。要想成功創作出專題類電視節目,還應科學應用唯物主義辯證方法與觀點,樹立分析、認識問題、科學解決問題的科學新聞角度,展現與挖掘新聞客觀事實,進而鮮明準確的體現隱含在事件背后的科學新聞價值。對于新聞角度的選擇應做到各類關系的正確處理,即客觀事實客體與主體關系、本質與現象關系。電視專題節目的創作編輯不應以點帶面、以偏概全,應良好杜絕絕對化與片面化的操作,進而營造良好的電視節目制播效果。
近年來,電視專題節目編輯制作手段飛速發展,以往主體采用的編輯機對編模式具有較低的工作效率,主體形式相對簡單,沒有體現生動傳神的特技效果,而展示動畫更成為一種奢侈。新時期,伴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電編數字化計算機制作系統廣泛應用在制作電視節目實踐中,各類編輯軟件與非編板卡技術全面成熟,可創作出策劃編輯人員想到的多重豐富特技程序。就此,大眾對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制作標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于制作人員則不僅需要其掌握良好的節目制作規律,同時還應學習豐富的計算機實踐技術,學會熟練應用節目編輯制作軟件,令音頻、視頻、特技與字幕良好的融為一體,位于同一時間線之上科學實現數字化、現代化制作目標,良好兼顧解說、圖像、字幕、動畫、音樂、圖表內容的科學統籌編制安排,同時還應提前創作出切實可行的電視專題節目制作方案,進而循序漸進的逐步實施,營造良好的現代化編輯制作效果。
總之,基于電視專題節目的靈活性、限制性、現代化制作編輯特點,我們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創作策略,秉承人性化、客觀性、實事求是原則,體現節目多元化、豐富性、數字化內涵,才能真正提升節目制作編輯水平,營造良好的制播效果,并令其真正吸引受眾,滿足其豐富信息獲取需求。
[1] 董偉. 電視專題節目采編淺談. 華章,2011(3).
[2] 肖青. 電視專題節目中懸念的設置和運用. 決策與信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