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雁兵
(天鎮縣廣播電視臺,山西大同 038200)
媒體的社會責任是指新聞媒介和新聞從業人員在新聞活動中對社會安定和諧、國家安全和公眾心理健康所承擔的法律、道德責任和社會義務。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結構的多元化,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要,要求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也越來越高。新聞媒體對于社會上的一些問題的報道要有真實性,不能忽視弱勢群體的要求,否則新聞媒體會出現不講道德、誠信等問題。
新聞媒體首先是要做好為黨和人民傳達重要信息的任務。新聞媒體是國家和人民的喉舌,新聞的報道有利于人民了解國家大事、了解國際形式、開闊人民的視野,有利于國家了解廣大人民的生活、傾聽人民的心聲。新聞媒體在報道新聞時要對新聞的真實性負責認,不能有偏見,要進行全面闡述。新聞的報道要尊重被報道者,不能報道虛假新聞。新聞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不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前提下,媒體才能追求更高的效益。
要使新聞媒體加強社會責任感,首先就要從內部的管理和自律上著手,完善自律和監督制度、嚴厲懲罰報道虛假新聞和觸犯規定的工作人員,提高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修養的素質。
其次是讓人民大眾來監督新聞媒體的工作。這樣可以促進新聞媒體與大眾的關系,增加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讓二者更加互相信任、互相監督,人民的呼聲可以時刻提醒著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的社會責任,以不至于讓工作者忘記自己的使命。
最后是新聞媒體內部機構可以設立自律評價制度,新聞媒體的自律問題不單單是媒體自身的問題,還需要外界人士進行合理的評價和提出相關的建議,讓媒體的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合理,同時在管理體制上也會得到很大的促進。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新聞工作者的隊伍也越來越龐大,對工作者的要求也提高了。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應該自覺維護人民的信任,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是新聞媒體報道新聞的主要原則。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新聞媒體都不能放棄自己的社會責任,只有充分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才會得到國家和人民的信任,才會贏得更多的收聽率、收視率等。新聞媒體行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對社會的現象、及群眾的意見想法的體現是有著深遠的影響的。中國新聞媒體擔負的社會責任是責無旁貸的。
在新聞媒體的實踐操作方面,維護國家和人民大眾的利益,是新聞媒體擔負社會責任的前提條件。適當的對一些丑惡現象進行批判和抨擊、替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說話、幫助弱勢群體傳遞有用信息,這些都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事情。不但發揮了新聞媒體的作用,新聞媒還履行了自己的社會責任,讓人民大眾更加的信任,提高了人民的社會文化品味,從而更加貼近人民群眾。
目前,很多新聞媒體趨于商業化,各種報刊雜志層出不窮,所刊載的內容也五花八門,許多談論內容膚淺,而不是針對事情的本質而談,這就損害了新聞媒體的社會形象,且在大眾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是新聞媒體不負社會責任的表現。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所強調的是國家和大眾的利益,所以,新聞媒體事業應該適當的制定道德規范,實現內部自律,同時防止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做一些違反社會規律和法律的事情。
總之,新聞媒體在傳播有效信息和揭示社會現象的工作上,要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能為追求經濟效益而棄責任于不顧。沒有社會責任和那些缺乏社會責任感的新聞媒體必將會遭人們的厭惡,最終會被人們所淘汰。所以,在新聞媒體的市場上,要追求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得到國家和人民的信任,就必須把握好自己的社會責任,將自己的位置擺正,并且提高新聞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素質,讓新聞媒體在大眾心中站穩。
[1] 柳妮,國清鑒. 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與自律. 傳媒文化與管理,2007(4).
[2] 付俊龍,王旭. 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 大家,2011(8).
[3] 徐建慶. 論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 科技與企業,2012(1).
[4] 張宏權,劉昊. 新聞媒體社會責任初探. 新聞知識,2012(9).
[5] 孫新峰. 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分析. 科技傳播,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