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金秋十月,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無疑是中國文化界最歡欣鼓舞的事情。由于其影響力大、權威性高,諾貝爾文學獎一直為世人所看重,在莫言獲獎之前,中國作家為這一文學世界最高榮譽賦予了太多的夢想和期待。莫言的獲獎,對中國人來說,是圓了一個夢想,我們終于實現了諾貝爾文學獎“零”的突破。莫言的獲獎,更意味著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對中國文化的認可,這對于中國文學創作、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既是對莫言文學創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對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來整體創作成就的一種肯定,更是對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發展進步的肯定。縱觀歷年來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除文學因素外,還有不可忽視的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提升,中國越來越被西方社會重視,并帶動了西方社會對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視。莫言的創作,幾乎與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同步。其作品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100多種版本,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發行。這深刻表明,隨著中國和平發展,中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國際社會對伴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同步發展的中國文學日益重視、接受和認可,這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是不可想象的,在經濟和文化落后的時代也是難以實現的。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莫言獲獎后致中國作協的賀信中所指出的,“莫言獲獎既是中國文學繁榮進步的體現,也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講,莫言的獲獎,也是與我們所處的這一偉大時代密不可分的。
莫言的獲獎,將有助于推動中國文學作品在世界范圍內更廣闊更深入地傳播。莫言獲獎后,已經有更多的海外出版商與國內授權出版機構洽談出版莫言的作品,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去發展的勢頭必將更加有力,而莫言獲獎是這一進程有力的助推劑。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出版在文化的世界性傳播過程中的重要性,以莫言為例,莫言是中國當代小說家中作品被譯介到國外數量最多、最精準的作家,他的大部分長篇小說都被翻譯成外文,僅《紅高粱家族》就有16種譯本,這使得莫言在歐美文壇享有廣泛的聲譽。而莫言獲獎將極大地提高莫言在海內外的知名度,西方讀者在關注莫言的同時也有可能關注中國的其他作家,關注來自中國的文學作品,這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的一次良好契機。對出版業而言,我們要充分把握這一契機,將更多更好的中國作品推介到海外市場,呈現給各國讀者,更加積極主動地推動出版業走出去發展,全面提升中華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在世界需要中國文學作品的同時,中國文學作品更有可能、也必須走向世界。因為諾貝爾文學獎花落中國,為當代中國文學提供了新的信心,對中國作家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將大大提升中國作家群體的文化自信。在我國,當前和莫言大體處在同一個級別的作家還有很多,這是一批有活力和創造性的作家,莫言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在莫言獲獎之后,還會有更多的中國籍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據統計,目前作品被譯介到海外市場的中國當代作家僅有150多位,還不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百分之二。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要積極耕耘、培育和開發這一廣闊的市場,這是中國出版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出版業要奮發有為,積極推動中國文學作品與世界主流文化市場在更高水平和更高層次上實現對接,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日,國際出版商協會主席池永碩即致信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表示祝賀,柳斌杰署長在給池永碩的回信中表示,這是中國整體文學創作、出版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授予莫言諾貝爾文學獎,既是對莫言、對中國作家的鼓舞,也是對中國出版業的鼓舞。我們要以此為新起點,不僅在文學領域,更要在其他更廣泛的學科和領域,更好地走出去發展,出版更多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進軍世界文化市場,不斷提升中國出版業的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