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盡管當地生產的小米品質優良,但生產規模小,種植分散,產量低,同時缺乏專業化生產管理經驗,使優質小米很難進入大市場。2005年,東姚供銷合作社根據當地黨委、政府和農民群眾的意愿,站在 “服務三農、助農增收”的高度,成立了金牛小米專業合作社,推行 “訂單農業”,積極引領農民闖市場,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了 “專業社+農戶+基地”的經營新格局。
東姚鎮雖然有著良好的土地資源和種植小米的優勢,但由于交通閉塞、信息不靈,思想保守,商品經濟意識淡薄,使這些資源優勢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黨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廣大農民也迫切要求有一個合作組織,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2005年7月,根據市供銷合作社“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總體部署,東姚供銷合作社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由東姚鎮政府牽頭,供銷合作社組織實施。供銷合作社首先入股12萬元,發動30戶農民入股8萬元,成立了林州市東姚金牛小米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在發展初期,也確實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廣大農民對專業社不信任,不相信祖祖輩輩種的山坡小地能讓他們發家致富。二是缺乏工作經驗,一切得從頭做起,難度很大。三是資金十分緊張,要購買加工設備、印制包裝、做廣告宣傳、注冊商標、搞產品認證、聘請農藝師進行無公害農產品栽培技術培訓等,這一系列工作都離不開資金。農民生活困難,收入不高,不愿多入股多投入。
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市供銷合作社、東姚鎮政府無論從資金上、人力上、物資上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為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穩定、農民增收,為了早日讓農民奔上小康之路,再大的困難,再苦再累的工作,專業社一班人勒緊褲腰帶,咬緊牙關,省吃儉用,放棄一切休息時間,頂酷暑冒嚴寒,深入田間地頭,走入農民家中。跑市場,出差吃飯每人標準不超過5元,住宿每人不超過10元。他們不放過各地農產品展銷會的每次機會。在展銷會上,他們親自站街頭向群眾發放產品宣傳資料。但是,再苦再累專業社的工作人員都不怕,只要能看到農民漸漸鼓起來的腰包,看到農民臉上漸漸露出的笑容,他們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在創辦專業合作社過程中,專業社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嚴格按照 “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則,因地制宜,科學發展。具體運作過程是:
首先召開社員代表大會,討論確定專業合作社章程,對專業合作社的組織機構、發展規劃、社員的權利和義務、財務管理、股金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問題以章程的形式予以確定,使專業合作社發展運行有章可循。
其次是民主選舉正副社長、監事會成員。專業社召開了由240名社員參加的社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景海增為理事長的理事會、監事會機構,重大事項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使專業合作社真正成為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合作經濟組織。
長江流域片貫徹實施水工程建設規劃同意書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劉聯兵,沈燕舟(19.40)
其三是確定了專業合作社核算辦法。專業合作社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社員股金保本有息,盈利部分按社員股份或實際交易量進行二次分配。
其四是嚴格執行社員一戶一票權制度。專業社規定:不論社員入股多少,在權利和義務上一律平等。此外,還明確規定社員 “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為規范專業合作社發展,專業社為入社社員頒發了社員證、物資供應優惠卡。社員憑優惠卡購買生產資料,可享受比市場價低10%至20%的優惠。經過幾年時間的運行,專業社已發展會員480戶,帶動農戶4170戶。由于專業合作社實行自主經營、民主管理及比較完善的服務措施,農民入社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專業社逐漸成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的一支有生力量。
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只是在組織形式上的一種體現。如何做好社員產前、產中、產后配套服務,才是辦好專業合作社的關鍵。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主要從五個方面提供服務:
第一,打造 “洪河”品牌。為使產品進一步打開市場,首先必須確定品牌,提高品牌效應。2007年,專業社積極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申請,注冊 “洪河谷”商標,并取得了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在東姚鎮建立產品展示室,供各地消費者選購。
第二,建立生產基地。專業社以洪河村為中心,建立起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500畝,建立小米加工基地。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種植生產和加工,提高了產品質量。
第三,強化服務措施。在生產種植、技術指導和銷售環節,專業社主要向入社社員和農戶提供了 “六統一”服務:
統一訂單。每年春季,專業社召開社員大會,落實種植面積,與社員簽訂購銷合同,合同達24000份。通過發展“訂單農業”,讓農民只管種植,專業社負責幫其銷售,使農民吃了 “定心丸”。
統一供種。每年春季,專業社都會組織采購人員,到省農科院選購優質谷種 “豫谷9號”8000公斤,供應到每一個農戶手中。待秋季收獲后,社員再把谷子出售給專業社,專業社一并扣回種子款,減少了農民的前期投入費用。
統一技術。專業社按照農業部 “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嚴格制定了小米生產無公害、無污染的標準化生產流程;聘請了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李淑艷、李春峰等同志為常年技術顧問,舉辦了入社會員、主產區農戶4000余人次參加的無公害農產品栽培種植技術講座;推行新型農作物種植技術,并常年流動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使農民標準化種植技術不斷提高。
統一加工。專業社投入資金,建起了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加工場所。下設小米加工車間、分揀車間和包裝車間,總資產680萬元,年生產能力達180萬公斤。
統一銷售。一是建立產品展示室,供各經銷商和消費者選購;二是利用供銷合作社遍布城鄉的網絡進行銷售;三是創辦外地窗口,積極推銷產品。
統一 “二次返利”。每年年終,專業社將銷售效益情況向社員張榜公布,并從盈余中向農戶“二次返利”,使農民獲得更多的實惠,讓農民對專業合作社更加信任。
第四,完善銷售網絡。專業合作社立足本地,在縣城和各鄉鎮超市、商場設立銷售網點360個;面向全國,先后在北京、天津、鄭州、長治、新鄉、安陽等地設立銷售窗口25個,并多次出席全省、全國各類優質農產品展銷展示會,為實現助農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貢獻。
第五,帶動農民增收。 “洪河谷”小米好評不斷的同時,它也給當地群眾帶來了真正的實惠。專業社成立以來,“洪河谷”牌小米、小雜糧系列產品以其粒粒飽滿、色澤金黃、味道純正、營養豐富、口感綿滑、米香濃郁等特點,深受廣大客戶的青睞,暢銷全國28個省500多個縣市,成為林州市優質農產品的一個品牌。近幾年中,專業社累計為當地農民推銷雜糧980萬公斤,向全國各地銷售東姚鎮小雜糧800萬公斤,完成銷售額5813萬元,實現利稅218萬元,向入社會員二次返利57萬余元。經過成功營銷和市場開發,東姚洪河小米由原來的市場價不足3元/公斤,發展到現在的市場零售價7元/公斤,身價翻了一倍多。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由原來的不足2800元,增長到現在的6800元。以入社會員趙新丑為例:四年前種植谷子3.2畝,每畝產量200公斤,每公斤售價不到2元,合計毛收入1155.2元,扣除生產成本后,收入900余元;現在種植新品種后,每畝產量達到500公斤,每公斤售價4元(春節前售價高達5元/公斤),合計毛收入2000元,讓農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廣大農民稱贊說:“有專業社作后盾,才能實現我們的致富夢”。
“六統一”即:統一訂單、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統一 “二次返利”。 “六統一”服務實現了專業合作社產前、產中、產后的全方位服務,成為了專業合作社持續發展的保障。
隨著專業合作社系列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廣大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專業社的規模、設備等已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專業合作社計劃融資280萬元,用于基地建設和更新生產加工設備:一是平整山坡土地,擴大80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二是新建庫房800平方米,廠房400平方米,新上一條碾米生產線,增加小雜糧色選機、質量檢測儀,確保食品安全;三是帶動農戶突破1萬戶,與農戶簽訂農業訂單2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四是在全國建立300個系列產品直銷站,年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