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榮慶
戰略思維就是全局性思維。實現供銷合作社這一傳統經濟組織的科學發展,必須將其全面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運用戰略思維謀劃和推進供銷合作社各項工作,努力提高供銷合作社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在革命戰爭年代和新中國成立后的國民經濟恢復期直至計劃經濟時期,幾乎全部承擔起農民生產生活資料供應和農產品銷售的責任,成為連接工農、溝通城鄉的主渠道。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因失去原有的專營權加之經營方式落后,特別是政策性虧損得不到有效解決,供銷合作社一度全面陷入困境。進入新的世紀,以山東為代表的供銷合作社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從統籌城鄉發展的全局出發,準確把握既能融入“三農”又能對接市場的優勢,確立起新時期的定位、基本任務和發展途徑。他們堅持把一切從農民實際需要出發作為基本價值取向,在建設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網絡的同時,探索建設集各類物質文化生活服務于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在開展為農民生活服務的基礎上,又參與到農民生產之中,大力領辦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率先推進專業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積極構建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和大田作物生產經營服務體系,在解決“三農”問題最關鍵、最被關注、又最為艱難的部位和環節實現了新的突破。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發生深刻變革,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迫切需要建立一個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健全、系統、高效的農村新型經營服務體系,為此必須統籌考慮“三農”發展,有效整合政府各部門為農服務資源,建立新的農村經濟社會運行秩序。供銷合作社作為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如果不能融入大局、把握大勢,必將被市場經濟和農民群眾所拋棄,黨和政府必將作出新的選擇。山東省供銷合作社的實踐表明,只有順應時代要求,著眼“三農”需要,發揮自身優勢,自覺把供銷合作社工作放到國際國內大背景和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中去審視、去謀劃、去把握,勇敢擔當起構建這一新型經營服務體系的主體職責,供銷合作社才能抓住機遇、展現價值、實現發展。
戰略思維的基本特征就是正確處理實踐活動中各方面、各階段之間的關系,它要求從宏觀、總體和長遠發展上來認識把握全局,制定正確的戰略規劃,實施切實的戰略行動。對供銷合作社來說,只有運用戰略思維,才能把握時代脈搏、掌握基層實情、科學判斷形勢,才能駕馭全局,實現供銷合作社的科學發展。
吃透“三情”。一要吃透“上情”。始終從戰略高度思考和研究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切實吃透上認真領會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二要吃透“下情”。始終面向“三農”,全面了解掌握農業農村和各地供銷合作社實際,從基層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理清思路、作出決策。三要吃透“外情”。始終胸懷全局,及時了解掌握國內、國際經濟、政治、社會發展變化狀況,特別是國內外合作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成功經驗。
所謂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故要發展就要善謀全局。一要善抓重點。牢牢把握發展這一主線,抓住全局性、長期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進行策劃與指導,科學規劃、精心運籌、典型引路、整體啟動、梯次推進、全面發展。二要科學決策。深入基層,依靠群眾,集思廣益,堅持從整體和長遠謀劃工作,理清發展思路,作出戰略決策,確立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方向。三要統籌兼顧。善于把具體問題提到原則的高度加以思考,善于把局部問題放在整體中加以思考,善于把當前問題放在過程中加以思考,對各項工作重視規律性、系統性、前瞻性的思考,想大事謀全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努力做到高瞻遠矚、統籌兼顧。
要充分發揮系統優勢,供銷合作社雖然在經濟轉軌期遭受重挫,喪失了很多資源,但作為存在了大半個世紀的傳統經濟組織,在組織和服務農民方面相比于一般市場主體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了解“三農”,農民對供銷合作社具有天然的親近感;二是熟悉市場,能夠通過經濟活動實現為農服務宗旨;三是網絡健全,網點遍布鄉村且上下貫通形成體系。實現供銷合作社的科學發展,必須立足農民和基層實際需求,發揮供銷合作社的傳統優勢,調動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和力量,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從最熟悉的經營服務領域切入,加快最貼近農民的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真正形成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機制。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實現供銷合作社的科學發展,要著力解決領導干部能力不足的問題,首要任務是著力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從實際出發不斷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在推進供銷合作社科學發展中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一是勤于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淵博的知識是培養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基本要素,是決定領導干部思想深度和理論水平的重要條件。只有打牢理論功底,善于辯證思考問題,準確把握事物規律,才能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和創造性。培養戰略思維能力,關鍵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精髓,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分析和解決問題,學會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和推動工作。培養戰略思維能力,還要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要掌握現代流通理論和農業技術知識,拓寬學習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素養,并轉化為謀劃科學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能力。
要從四個方面提升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
一是勤于學習,知識是培養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基本要素,是決定領導干部思想深度和理論水平的重要條件。
二是勇于實踐,實踐是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檢驗標準。
三是善于思考,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是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必然要求。
四是敢于創新,在戰略思維上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找出路求發展。
二是勇于實踐。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是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檢驗標準。供銷合作社的生命力在于實踐,一切思路方法來源于實踐。供銷合作社的領導干部必須走出大樓、深入農村,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研究,廣泛向基層干部學習,向農民群眾問計問策,從實踐汲取思想營養,找到破解難題的有效方法,獲得科學發展的力量源泉。要把典型引路作為供銷合作社工作的基本方法,大力培育、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并指導基層結合實際再創造、再突破。要勇于投身到供銷合作社的實際工作中去,沉到基層,真抓實干,在實踐中接受鍛煉,從實踐中總結經驗,逐步形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良性循環,提高應對復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是善于思考。當今社會紛繁復雜,實踐發展變化迅速,能夠從大量表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質,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是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必然要求。雖然各地供銷合作社的基礎條件不同,發展模式有異,工作進展不一,但改革發展的目標方向一致,這就是國務院提出的建立農村現代經營服務新體系的目標任務。圍繞這一目標推進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要求領導干部必須運用系統性、超前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方法,把供銷合作社各項任務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進行研究和探索,始終把全局作為考慮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善于發現和解決制約全局發展的薄弱環節,在從全局到局部、從整體到部分、從長遠到當前、從一般到重點的辯證關系與相互作用中,揭示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現象、本質和規律,作出正確決策,實現科學發展。
四是敢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沒有現成的模式,必須在戰略思維上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找出路求發展。當前供銷合作社正處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各地區、各單位還存在很多問題和矛盾,只有增強創新意識和進取意識,才能培育一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這就要求各級供銷合作社領導,要不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加快經營創新,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服務創新,圍繞轉變職能定位加快組織創新,圍繞塑造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精神加快文化創新,引導并組織農民實施生產、流通和信用合作三位一體,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使供銷合作社逐步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