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霞 劉艷平 黎燕紅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115例護理分析
黃翠霞 劉艷平 黎燕紅
臨床實踐中,鼻內鏡手術作為一種比較常規的鼻竇炎手術治療方法,具有治療效果顯著的特征,且復發率低。本文主要就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115例患者的情況,對手術前和手術后的護理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鼻內鏡手術;護理措施;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醫學上也被稱作是化膿性鼻竇炎。在臨床上,化膿性鼻竇炎常會表現出鼻塞、頭暈、精神萎靡以及失眠和嗅覺減退等一些臨床癥狀,如果患者的病情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且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就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病情的加重。鼻內鏡手術是通過高分辨以及可變換視角的內角來展開鼻竇炎的手術,這種手術的優點是使手術能夠在可視化的條件下進行,從而具備出血少、損傷小以及快速恢復患者的通氣以及引流功能,同時能有效減少手術并發癥,因此在臨床中治療慢性鼻竇炎一般多采用鼻內鏡手術[1]。本文主要分析了2009年2月~2012年2月對115例患者進行的鼻內鏡手術患者的相關情況,通過對這11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探討,絕大部分患者病情已經好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主要對手術之前以及手術之后患者的相關護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1.1一般資料通過對使用鼻內鏡進行治療的患者115例進行護理分析,其中女36例,男79例,患者年齡分布在21~43歲,患病時間為3~21年不等。術前患者都采取了鼻竇CT檢查進行了病情確診評估。在115例患者中,患者除了具有慢性鼻竇炎的基本狀況之外,部分患者同時還伴有打鼾、鼻出血以及體重下降等臨床癥狀。
1.2治療方法患者入院進行常規檢查之后,術前應該要剪鼻毛,在鼻內滴 1%麻黃素溶液,同時對于患者鼻腔的表面進行麻醉,同時輔以基礎麻醉。對于全麻的患者,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術前檢查,這其中包含了胸透、心電圖以及肝腎功能以及血尿常規的檢查,用來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全身麻醉。術后,患者應該采取半仰臥的姿勢,清除上頜竇內息肉,以保全大部分的黏膜,在術后,可以采用凡士林條、止血海綿條進行鼻腔的填塞,同時在48~72h對填塞物進行清除,對患者的鼻腔進行清洗。
2.1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的護理能夠幫助患者進行緊張情緒的緩解。慢性鼻竇炎患者一般病情較長,而且會反復發作,大多數患者因多次藥物治療沒有治愈,所以想通過鼻內鏡的手術達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但手術治療畢竟存在一定的風險,很多患者都擔心一旦手術失敗或治療效果不佳導致病情加重,有些患者還會擔心手術過程中會出現疼痛的狀況因而更加的煩躁和緊張,容易滋生逃避情緒。所以在慢性鼻竇炎患者手術之前,護士應和患者多溝通,向患者科學的進行鼻內鏡手術的相關技術,講解手術成功的案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另外,醫護人員還應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以及護士的相關情況,從而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以良好的心態來面對手術,同時醫院應該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同時也可以在病房播放一些輕音樂,這能夠使得患者的緊張情緒得到放松,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以及術后的疼痛感[2]。
2.2一般護理對于采取全麻進行手術的患者,護理中將患者安置在監護病房之中,采取平臥位,同時讓醫護人員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比如患者的面色和呼吸等,以防止患者出現一些不適癥狀。全麻患者清醒之后應將其護送至病房,使患者半臥位或半坐位,用冰袋對于患者的額部以及眼眶等進行局部冷敷,以達到減輕頭部充血的目的,從而改善鼻部周圍的血液循環,利于患者的呼吸順暢,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同時醫護人員還應該囑咐患者多飲水,減輕患者手術之后的不適感。
2.3藥物護理術后,醫護人員應對患者進行5~7d的抗生素治療,以達到避免患者傷口細菌感染的目的。因為患者的鼻腔內是填塞了很多凡士林條或止血海綿,使得患者的呼吸比較困難,在臨床護理中可以給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一般在手術之后的48h~72h進行填塞物的去除,同時定期使用生理鹽水混合慶大霉素來對患者的鼻腔進行清洗,以防止鼻腔的粘結,同時還能起到消炎和殺菌的作用[3]。
當填塞物取出后,可以向患者的鼻腔滴一些滴鼻劑,利于通氣,以達到收縮血管的效果。當患者的鼻子通氣之后,改用復方薄荷腦滴鼻液以達到對患者進行消炎和潤滑患者鼻腔的作用,避免出現出血。
對患者使用止痛藥物時,選用嗎啡、杜冷丁等藥物,但要注意使用量,在緩解患者疼痛的基礎上還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出現便秘以及嘔吐的現象。科學合理的使用止疼藥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復。
2.4飲食護理大部分患者因為疼痛,在術后沒有胃口進食,所以醫護人員可以在手術結束之半日引導患者吃一些營養豐富的流食,比如粥。術后第二天讓患者吃一些半干食物,但不能食用有刺激性的辛辣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維生素較多的食物,注意增加飲水,從而保持患者的大便通暢。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便秘而用力導致鼻腔出血。在術后,要特別注意因飲食而使得傷口出現感染,應該及時清理患者口腔的一些殘留物。
2.5健康指導慢性鼻竇炎的誘發多與患者的個人生活習慣以及鼻竇炎有關。所以在患者出院時,醫護人員有必要對患者正確的生活習慣給予指導。首先,因為慢性鼻竇炎經常會反復的發作,所以醫護人員在患者出院時應提醒患者遵從醫囑定期的到醫院來換藥和進行復診,以防止患者出現流鼻涕以及頭暈等現象,要特別強調術后的復查。另外,還應囑咐患者注意自身鼻腔以及口腔的衛生,加強自身的身體鍛煉,勤洗手,養成對身體健康有益的良好生活習慣。在流感出現的季節,要特別加強感冒的預防,一旦出現感冒癥狀一定要提前治療[4]。
術后患者需要1~6個月的時間進行定期復查,依據患者前期復查的相關結果,發現有42例患者的臨床癥狀已完全消失。經CT檢查顯示竇腔結果十分清晰,并且沒有膿性的分泌物。另59例患者的癥狀相比較術前癥狀得到緩解,但患者鼻腔內仍存在少量的分泌物,并且伴有輕度的頭暈癥狀。14例患者的癥狀沒有達到改善,其中有2例患者相比術前癥狀明顯加重,有息肉的形成,并且伴有膿性的分泌物。術后經過 7~10個月對于患者的觀察,115例患者,完全治愈59例,狀況好轉49例,總有效率達到93.9%。
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利于患者鼻腔以及患者鼻竇的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復。伴隨著微創外科手術的廣泛應用,醫院越來越重視對于鼻內鏡在治療鼻竇炎中手術前和手術后各種護理措施。本文就我院治療的115例患者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通過加強對于術前以及術后的各種護理措施以達到減輕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的目的,使得患者對于手術有更多的了解,減少患者對于手術的擔憂,以便在手術中能夠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達到提升手術成功率的目的,同時也可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早日健康。本文主要結合案例進行了護理的具體措施分析,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讓更多的醫護人員能夠認識到進行鼻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術前和術后護理的重要作用,更好的達到提升醫院護理質量的目的。
[1]祝雪青.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術后疼痛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9(22):117-119.
[2]董艷芹.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外醫療,2009,8(30):567.
[3]顧瑛.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274例的合理配合[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8(11):623-624.
[4]毛艷民.95例慢性鼻竇炎病人行鼻竇內鏡手術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6(7):123.
115 Case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Care
Huang Cuixia Liu Yanping Li Yanhong
Clinical practice,nasal endoscopic operation as a conventional sinusitis operation treatment method,ha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features,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This paper mainly on nasal endoscopic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in 115 patients,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on nursing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Nasal endoscopic operation; Nursing measures; Chronic sinusitis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廣州 5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