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民辦高職院校實訓體系的建構和機制研究
□劉雪梅
為了能夠提高民辦高職院校實訓體系的水平,深入地分析了實訓體系的機制。首先,分析了民辦高職院校實訓體系構建的必要性;然后,探討了民辦高職院校建構實訓體系構建的思路;接著,設計了民辦高職院校建構實訓體系;最后,提出了完善民辦高職院校實訓體系機制的策略。
民辦高職院校;實訓體系;機制
實訓和一般意義上的實驗和實習是不一樣的,實訓的目的是培養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的教學形式。民辦高職院校的實訓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素,分別是實訓的教師隊伍、實訓的基地、實訓過程中所需的設備和實訓過程中所需要的技術等。實訓體系的構建可以為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進行實踐的場所,并且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訓過程中所需要的軟件、硬件,主要包括技術上的、人員上的以及設施上的資源。
民辦高職院校的實訓體系主要由校內實訓體系和校外實訓基地構成。校內實訓基地主要利用學校自身的教學資源,民辦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生技能培訓的實際需求設置實訓教學內容,安排實訓教學活動,從能夠提高實訓的質量。另外,擁有大規模實訓教學基地的民辦高職院校還可以提高學校的聲譽,并且能夠使更多的優秀學員報考該校。民辦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學校和企業合作,以企業的實際工程為依據,為學生提供技能培訓和實踐訓練,校外實訓基地具有豐富的實踐設施、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從而能夠使學生獲得職業技能的極大提升。目前民辦高職院校在進行實訓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缺陷,比如,資金不足、教師隊伍不健全、技術力量較低、辦學條件不佳等。因此,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受到了制約,這樣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就是成為了民辦高職院校實訓系統能夠健康發展的關鍵。
(一)民辦高職院校應該開發真實的實訓教學項目。民辦高職院校構建實訓體系時應該結合企業實際的工程項目,并且堅持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以社會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為根據,從而使實訓體系能夠有效地突出職業技能和只能素質的教學目的。民辦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應用型技術人才在實際工作崗位中提升能力的順序設計出合理的實訓項目順序,不僅包保證學生所參與的實訓項目有橫向上的聯系,而且應該確保實訓項目之間有縱向上提高。學生通過參與環環相扣的實訓項目,實踐技能可以循序漸近地提高,后面的實訓項目要難于前面的實訓項目,應該含有更多的技能點,并且能夠對前面的技能進行鞏固,應該體現工作過程系統的原則。通過實訓項目的演練,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企業實際的工作情況,使學生能夠進行一次完整的工程實踐,對企業的標準、工作規范都能夠進一步地了解。
(二)民辦高職院校應該開發出具有職業性和開放性的實訓體系。民辦高職院校在構建實訓體系時應該職業認證標準,并且和企業進行合作對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深入地研究,從而明確實訓體系的具體任務和技能培養的任務。應該設置相應的實踐教學學時,從而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形成實訓教學一體化的體系。通過不斷對實訓教學進行優化,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實訓教學效果的目的。
民辦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提供開發的實訓教學資源。民辦高職院學和企業共同合作創作良好的實訓教學環境,充分地利用企業的優質教學資源,開發出具有工作過程化特點的實訓教學內容,同時發展校內的實訓室和校外的實訓基地,從而能夠使學生的技能得到多元化的提高。
民辦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體系可以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組成部分,分別是專業實訓教室、職業鑒定實訓室、集成型實訓基地。
專業實訓室可以為學生提供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具有足夠的進行實訓活動的空間。專業實訓室的目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的相互結合達到實訓的教學效果。民辦高職院校可以在專業實訓教室內配置實際工程項目中的關鍵設施,從而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結合。學生可以通過在專業實訓室中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通過仿真訓練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崗位適應力,從而為以后的就業提供有利的支持。
職業鑒定實訓基地可以囊括民辦職業院校中所有的實踐訓練項目,該基地的主要建設依據是企業實際工作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在職業鑒定實訓基地的訓練,通過考試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為學生提供了獲得“雙證書”的有利條件,從使學生的學習和企業的需求接軌,從使學生在就業后能夠順利地適應崗位工作。
集成型實訓基地主要以學生的實踐教學為主,建立議和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相一致的實訓環境,從而能夠使學生具有實際操作的體驗。集成型實訓基地是校內實訓基地的擴充,可以提高實訓基地的綜合化水平,能夠適應學生職業技能發展的實際需求。集成型實訓基地可以包括民辦高職院校所設專業的大多數的實訓項目,能夠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轉換為實際操作的技能,從實現了學生和企業的零距離。
通過校外實訓體系的構建可以有效地完善民辦高職院校專業實踐的教學水平,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有利于民辦高職院校的實訓體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和企業實際的生產進行真正的接觸,從而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民辦高職院校校外實訓體系主要包括緊密型實訓基地和研究型實訓基地。
緊密型實訓基地主要是通過民辦高職院校和企業的深入合作所建立起的學生實訓基地,主要適用于實訓操作綜合性高、實訓周期較大、實踐操作比較復雜的實訓教學,比如,學生可以真正地在企業相關崗位上進行實際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民辦高職院校可以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緊密型的實訓基地,從而使民辦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合作,從保障學生的實訓教學能夠順利地進行。
研究型實訓基地可以在民辦高職院校的畢業設計環節發揮作用,高職教育要求學生畢業設計應該來源于實際,因此,學生和指導教師應該在企業中尋找真實的科研項目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型實訓基地可以實現民辦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相互服務,首先,民辦高職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和人才的優勢為企業的實際生產中所遇到的難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其次,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設施和資金優勢,為民辦高職院校提供實訓的環境,為學生的培養提供有利的支持,從而使產學研合作能夠不斷地深化。
1.提高學生參與實訓教學的積極性。民辦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實訓教學的主動性。首先,可以通過成功校友的案例來啟發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參與實訓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應該使學生能夠意識到目前就業形式的嚴峻性,增強他們的憂患意識,從使學生能夠具有奮發努力的動力;然后,應該不斷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學生能夠知道勤奮才是一個人最終能夠成功的關鍵;最后,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使學生明確理論學習和實踐聯系的重要性,從而學生的實訓具有較好的針對性。
2.提高實訓教師的綜合能力。實訓教師的能力是民辦高職院校開展實訓教學質量的關鍵影響因素,因此,學校應該采用各種有效手段不斷提高實訓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民辦高職院校可以推出優惠政策鼓勵實訓教師可以參加各類培訓或教育,從而提高自身的學歷和專業能力。其次,學校可以組織一些活動為教師能夠系統地學習實訓教學的理論知識,學習一些實訓教學的新經驗和新方法,從而使實訓教師能夠有效地掌握實訓教學的規律;然后,學校可以提供相應的條件使實訓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在企業掛職鍛煉的機會,并且通過考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有效地提高實訓教師的職業素質;最后,學校可以聘請企業的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在實際操作上為實訓教師提供指導,從而使實訓教師可以不斷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3.不斷完善實訓基地的評價體系。民辦高職院校的實訓練基地人員比較龐雜,不僅有來自于企業的工人,而且有不同班級的學生以及實訓指導教師,因此,應該建立非常完善的質量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確保實訓基地的各項生產任務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同時也能夠確保實訓教學的質量。實訓基地應該針對不同的人員建立不同的評價制度,評價結果可以決定企業工人工資待遇的高低、學生實訓成績的高低以及教師的年終考核成績的高低,從而能夠使民辦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4.采取激勵措施提高師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為了能夠有效地調動民辦高職院校師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勵措施。首先,可以聘請企業中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擔任實訓教學的教師,并且支付相應的酬勞,在節假日期間對他們進行慰問,從能夠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為企業的生產做出了貢獻,企業應該支付學生相應的酬勞,并且對于一些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最后,鼓勵實訓教師深入企業進行鍛煉,參與產品的研發、給企業的員工給予培訓,并且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和以后的評職、評優掛鉤,從而可以提高實訓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1.確保民辦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的穩定發展。校外實訓練基地是民辦高職院校實訓體系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外實訓基地應該選擇具有較高管理水平的、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具有較先進設備的以及具有豐富的文化的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協調和企業簽訂長期的實訓合作協議,從而能夠確保學生通過在企業的實踐訓練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學生在以后的就業上提供有利的支持,使學生能夠順利實現就業。
2.完善民辦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的管理水平。民辦高職院校應該指定專門的負責人對實訓練基地進行管理,并且簽訂雙贏的合同。不斷擴大合作的領域,根據實訓基地已有的資源,不斷發現最佳的協作點;另外,民辦高職院校應該不斷地總結在實訓基地運營的過程中積累的合作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從而使雙方的協作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3.民辦高職院校應該不斷加強實訓教學運行的管理水平。民辦高職院校應該對實訓教學運行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能夠保障學生在企業中的實訓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能力和素質,從而可以受到企業的好評,進而能夠保障企業和民辦高職院校進行長期的合作。學校應該制定學生實訓管理細則,并且在實訓的過程中,安排專門的教師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能夠提高實訓的效果。
4.優化民辦高校校外實訓的教學內容。民辦高職院校的實訓指導教師應該為所有學生制定合理的實訓計劃。學生的實訓計劃應該依據企業實際工程項目的內容來制定。在實訓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應該和企業進行有效的溝通,并且以學生未來的就業為根本出發點,不斷地擴展實訓的內容,從而使實訓教學內容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針對校外實訓的特點,不斷優化實訓教學方法。
民辦高職院校實訓基地體系的構建是民辦高職院校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然而,在建立實訓體系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題,在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的管理上難度較大。所以,民辦高職院校應該不斷完善實訓體系的管理機制,從而確保實訓體系的教學做一體化,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的有效銜接。
[1]楊西京,等.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模式探索[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8(4).
[2]易康平.關于高職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7(5).
[3]任延冬.創新會計實訓教材促進高職教育發展[J].教育研究,2009(6).
G710
A
1001-7518(2012)11-0018-03
劉雪梅(1970-),女,遼寧省人,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法律法規和旅游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 夏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