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舜良 方厚加
(淮南聯合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安徽 淮南232038)
一組有關遼寧大學某堂課上僅有3名學生聽課的照片曾在網上熱傳。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的是照片中那個兢兢業業授課的老教師:這個78歲的老教師在講《電工技術》選修課時,盡管僅有3人到場,仍認真講足一個半小時,并在黑板上寫下滿滿的板書,授課結束后,還感謝學生捧場。照片引發網絡熱議,這個老教師被網友稱為“最盡職教師”。其實,這是當下中國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課堂上的一種常見現象,教師帶著精心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在講臺上豪無激情地表演著獨角戲,講臺下學生在焦急地等待著下課鈴聲。盡管教師認真準備了教案,制作了豐富的多媒體課件,講足了一個半小時,但其教學效果卻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近年來,教育部為抑制中小學教學中的過度應試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部分中小學開展了有效教學試點工作,并取得了較大成功。我國的高職院校雖然沒有應試的壓力,但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及社會對高職學生技能要求的提高,尤其是相當部分院校教材過時、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斷層脫節、教學方法教條死板,使學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社會上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為此,筆者擬以職業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網絡信息安全》課程的教學改革為例,探討有效教學理念在高職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以期改善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社會輸送可用人才的目的。
所謂有效教學,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有進步、有收獲,能學到工作時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教學有無效果,不是指教師是否教完教學內容或教得是否認真,而是指學生是否能學到畢業后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如果學生不想學習或學習后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再認真,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習得很刻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學到的知識對找工作無幫助,或在將來的工作中用不著,也屬無效或低效教學。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因此,在設計《網絡信息安全》課程的課堂教學時,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需求,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使每一個教學環節能夠在學生身上產生作用。
激發少數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學生由于中學階段的基礎薄弱,沒有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缺乏學習興趣與主動性,而高職階段的學習與管理強調的是學生的自覺性。一些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由于沒有中學階段的升學壓力,學習興趣不濃厚。為了激發后進生學習《網絡信息安全》課程的興趣,在教學時,筆者故意透露了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服務器的IP地址、Web服務器及后臺數據庫技術,鼓勵學生用SQL注入技術入侵成績管理系統,這樣有過補考的差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研究SQL注入攻擊技術,其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當然,為了數據安全,教師必須先對該Web服務器做好防注入攻擊的準備。
適度滿足多數學生的心理需要 通過優化教學環境,適度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將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實踐課教學時,學生對機房開放互聯網非常期待,若將整個機房的互聯網接入全部開放,教學機房將會變成網吧,這樣的教學環境雖然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但談不上教學效果,所以不能整體開放,而是應有選擇地開放某幾個指定的IP地址,并提供一些代理軟件,使學生自己動手安裝配置這些代理軟件,讓其他學生通過代理軟件上網,這樣大多數學生為了實現上網需求,就不得不學習代理服務器的安裝及代理設置。這樣的教學環境,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代理軟件的配置與安裝技能。
變“教學模式”為“學教模式” 教學方法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那么,教師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律進行教學,即社會需要什么,學生想學什么,教師就應該教什么。對于高職學生,教學活動要緊緊圍繞就業展開,即企業需要什么知識,學生需要掌握什么知識,教師就應該教什么知識。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 “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有關,但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及生活環境的關系更大。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以趣味化、個性化作業延伸教學空間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只有為數不多愛好學習的學生能夠獨立按質、按量、按時地完成作業,很大一部分學生都采取“拿來主義”。為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增強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主動性,課外作業不能按傳統的方式安排。首先,要增加作業的趣味性,讓學生用游戲與娛樂的心態完成作業。其次,作業要有個性化內容,要改變全班學生完成同一份作業的模式,增加學生抄襲作業的成本,讓他們無法簡單地“拿來”。例如,先將存放作業的Word文檔設置安全保護口令,再將Word文檔進行壓縮并設置口令,最后將壓縮文檔采取PGP加密系統,使用不同的密鑰加密傳輸給每一位學生,而Word文檔內容則隨機編寫不同的內容,可以是一句勵志名言,也可以是一句貼心問候。由于每一個學生都使用了私有的郵件地址,各自的郵件都使用了不同的密鑰加密,且文檔內容各不相同,學生要想完成作業,就必須學習PGP安全郵件加密及解密、壓縮文檔口令破解、Word文檔安全保護口令破解等技術,還要學習電子郵件的收發技能。而當他們看到了作業內容后,其實只是一句問候語,必然會感到一絲溫暖。這樣的作業設計模試,可讓學生在游戲與開心的過程中,快樂地掌握文件加密與解密技術,比起讓他們在作業本上抄幾段DES與RSA加密解密的原理效果要好得多。
人為設障,“亂”中取勝 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很多高職教師的心態。長此以往,學生就只會按照既定的步驟,依照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產生厭學情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通過設置“障礙”人為地制造一些“混亂”,讓學生自己跨越“障礙”,平息“混亂”,如此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可人為地將機房部分PC的IP地址設置重復,這樣學生一開機,就會出現IP重復,晚開機的學生就無法使用網絡資源,由此會對IP地址沖突的現象留下深刻印象。此時,再將IP地址分類、子網劃分及有哪些安全防范技術能夠限制用戶非法修改IP地址的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就能夠認真領悟,因為他們有了切實的煩惱體驗,知道這些知識點對他們有用,所以會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有效教學是一個新課題,很多教師的教學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無效或低效的問題,因此,如何降低、避免教學的無效和低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成為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且應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每一堂課所追求的目標。
[1]李光寒.高職教育發展中的“產學研模式”反思[J].教育與職業,2009(4):7-9.
[2]陳建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師資隊伍建設探索[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47-51.
[3]陳俊鴻,閆玉娟,蘇源泉.當前高職畢業生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09(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