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冠俊
現代遠程教育之成本效益研究
□饒冠俊
當前,教育與經濟的輔承關系已為各國政府和學界所重視并深入研究。遠程教育經濟學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廣播電視大學作為遠程教育的主力軍,在辦學與發展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成本效益,通過良好的招生手段、教學設計、資源建設、平臺支持、教育合作、技術發展等路徑,保持這種優勢,并思考與解決存在的成本效益問題。
遠程教育;遠程教育經濟學;成本效益
我國教育理論界已經就教育是一種基礎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產業達成了共識,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相互作用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教育具有對經濟的依存性,同時教育又明顯體現出對社會經濟的促進性。教育經濟學就是研究教育與經濟相互關系及教育領域內經濟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其標志是人力資本理論的成功。由于社會和經濟形態的特征差異,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用于生產過程及提高生產力的時候,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上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教育經濟學所關注的教育與經濟的研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具備了發展的廣闊空間。[1]教育一直是很多國家人力資本投資的重點,大量的資源都開支在教育上,但是長期以來針對的只是傳統教育模式。隨著終身教育觀念的提出和普及,教育經濟學的視角開始擴展到更寬廣的領域,比如遠程教育經濟學已然成為教育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且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現代遠程教育是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思想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在時空上的限制,提倡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現在來看,不管是以遠程教育為核心的各級廣播電視大學,還是普通高等學校,都廣泛運用這一模式。可以說,現代遠程教育的出現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它所具有的革命性的力量和其巨大的生命力以及所帶來的市場機會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必然會促進遠程教育經濟學的發展。我國的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尚在起步階段,主要集中于對廣播電視大學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問題,以及同傳統教育的經濟學特征的比較研究上。[2]
廣播電視大學是我國遠程教育的主力軍,自然也成為研究遠程教育發展的主要力量。當前屬于我國遠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最好的時機,因為國家的方針政策對終身教育體系的發展給予了最大的支持。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略目標。按照這一要求,我國要努力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體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定:要“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衛星、電視和互聯網等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辦好開放大學”和“創新網絡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高水平的遠程學歷教育”。這些要求,給包括電大在內的遠程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撐,展現了美好發展前景。因此,我國各級電大在大力發展遠程教育,為國家終身教育體系作出應有貢獻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如何實現遠程教育在提高社會生產力方面的作用,以及自身的成本分析和投資效益等問題,以體現它相對于傳統教育的優勢所在。
遠程教育具有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終身性等特點,教育受眾廣泛,教學資源共享,以持續性發展和規模效應為前提,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經濟功能。遠程教育經歷了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目前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主要手段的現代遠程教育三個發展階段,它的發展過程亦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過程。遠程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密不可分,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國開始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啟動了多項重大工程和項目,從經濟角度來看,也是希望通過投資教育、推動教育消費來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點。此外,遠程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還存在間接作用,大量的社會學習者通過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習,增長了知識技能,轉而應用于社會生產和工作生活,間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基于終身教育體系的現代遠程教育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它面向最廣大的學習群體,提供開放的學習機會和渠道,成為大眾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3]此外,我們還應該充分認識到遠程教育的非經濟收益,如遠程教育對于創建“學習型社會”的貢獻,以及擴大教育機會、開辟新的市場、激發學生潛能、加強信息交流、促進社區乃至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聯助理總干事納伊曼1981年訪華時曾論證過遠程教育的優勢所在:“高等教育擴大發展的典型公式是10∶1:100。即你想多培養10名額外的學生,你就需要1名新教師和100平方米額外的地皮。這個公式被英國大學撥款委員會普遍地實施著。現在,通過廣播、電視和函授開課的英國開放大學擴大發展的公式是50:1:0。我想再附加一句,就是額外的教師不是1名專職教師,而是兼職教師。如果我們想按照我們必須發展的那種數量來發展高等教育的話,這是我們必須實施的公式,它也是未來的公式。”[5]英國有學者曾經對英國開放大學進行成本核算與分析,發現英國開放大學在校生的平均年經常費用是傳統大學的三分之一,“傳統大學成本里主要的一項是教師的薪金,而它在英國開放大學所占的比例不超過15%,且與學生數無關。”因而開放大學在經濟學上的真正優勢是“以資本替代勞動力的方式獲得潛在的規模經濟。”而“在傳統大學內教育技術只是現行教學方法的輔助手段,而不能將其取代”,“當學生人數很大的時候,遠程教育每個學生的培養成本遠低于傳統院校的學生成本。”[6]這點在亞洲地區的情況也得以證明,比如香港公開大學畢業生的培養成本就僅占普通高校的1/4。
目前,在世界多個國家包括我國進行的幾個大型研究都顯示,各個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都趨向于通過在職培訓和成人教育的發展,來應對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發現,成人教育已經從教育體系的邊緣力量,逐步發展成為向社會整體提供教育的主體,而成人教育的主要實施手段是遠程教育。經合組織曾經對六個成員國的成人教育發展動向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成人對學習的不斷需求,和為成人提供教育機會的雙方都呈“悄然無聲的爆炸狀態”。[7]比如在美國,不同工種的工人有很多不同的培訓機會,以獲取與工作相關的技術,而非正規的“邊學邊做”式的培訓是相關工作技能發展的最重要方式,[8]但是很多人沒有單獨完整的時間去參與規范化的傳統培訓學習,而遠程教育學習給了他們最合適的學習模式,而且經濟便捷。
為什么遠程教育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呢?以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為例,我們發現:首先,遠程教育資源可以大量復制、共享和重復使用,因此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所具有的跨時空覆蓋能力、支持教學能力和聚集教育資源能力,在開放遠程教育中獲得成本效益;其次,遠程教育的學生規模往往遠大于傳統教育,面向整個社區乃至全社會,且在技術上能實現隨到隨學,不像傳統教育存在學制和規模的限制,從而可以降低生均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再次,雖然遠程教育課程的相對固定成本較高,需要有計算機、網絡等設備,但是其課程傳遞的可變成本較低,而且不需要廣闊的校園面積和大量的教學樓群,因而可以相抵,甚至更具成本效益;[9]第三,遠程教育不需要維持龐大的全職教師隊伍,可以從普通高校和行業精英中聘請兼職教師,反而能獲得更好的教學資源和效果。這些都是遠程教育的絕對優勢。
為了達成和維持這樣的優勢,遠程教育實施者又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實現和滿足以下的必要條件:首先,好的招生是遠程教育持續發展的動力,學生的數量越多,才越符合成本效益,即規模經濟效益;第二,傳統教育以脫產為主,這勢必讓學生要付出離職或放棄部分收入的巨大成本,而遠程教育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遠程教育對在職學生的吸引力更大;第三,良好的教育合作和聯合辦學有助于降低成本,目前廣播電視大學和各大高校及行業間在開放教育上的合作辦學,就充分實現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享雙贏的良好局面;最后,遠程教育的成本控制還有賴于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而這種發展是必然的和向上的。比如目前主要采用的網絡遠程教育,相較以前的廣播電視遠程教育擁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而且支持教與學的個別化和建構主義模式,并且克服了廣播電視教育所無法滿足的人際交流和師生交互功能。總之,精心規劃的遠程教育顯然比面授教育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當然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點是,探討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時必須考慮教育的有效性問題。因為學生的學習是否成功直接影響著遠程教育的成本效益。因此,遠程教育必須有良好的教學設計和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包括高質量的課程建設,完善的資源支持與共享平臺,這些都要計算在成本內。可以說,學習資源的開發是遠程教育最大的投資,必須創建一個能真正提供優良的學習支持服務的教學系統和教學模式,以實現最好的學習效果。
目前的遠程教育以網上教學為主,覆蓋面已經延伸到了教育乃至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它的成本效益應該考慮更多的因素。比如學生是否都能適應這種學習的環境,是否都具備實現這種學習方式的基礎。正如有學者所說的那樣,網上教育具有與傳統教育以及舊的遠程教育模式所不一樣的成本結構。網絡遠程學習環境需要大量投資,除卻教學單位的固定投資,還包括學生自行付出的成本,作為一個網絡遠程教育的學習者,你也需要購買相應的設備、消耗品及支付上網費用。因此,現今的學生要自行承擔更多的學習責任,遠程教育要求你變得更獨立,學會自主學習。這種獨立不僅體現在接受教育的額外費用增加,還包括你是否能較熟練地使用現代網絡學習技能,而這在社區教育特別是農村社區教育中存在一定的現實瓶頸。教育成本向學生轉移產生了新的關注點:那些在社會、經濟上被剝奪的階層參與網上學習的能力,和那些沒有經驗和相對較弱的學習者在我們所創設的新的學習環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6]因此,在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個體受教育程度和學習能力的不均衡性依然存在,我們需要冷靜地反思一下是否任何教育領域和教學內容都能馬上和完全的適應這種網絡化發展,我們是否需要理性的回歸一下呢?
此外,關注教師的工作壓力問題。根據遠程教育經濟學專家魯姆勃爾的調研,英國開放大學的輔導老師曾一致抱怨他們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支持服務所用的時間大大超過了以前通過函授和電話輔導等形式所用的時間,但他們沒有收到與增加的工作量相應的酬金。[6]確實,從事遠程教育網絡教學讓任何專業的教師都首先要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者和踐行者,網絡課程開發和資源建設、網絡教學支持服務的隨時性和不確定性,都讓教師承擔了很大的壓力,而這些可能會轉化為新的成本。因此,如何有效地緩解教師壓力,通過技術手段完善網絡支持服務系統,輔助教師更好的開展網絡教學也將是一個新的課題。
總之,遠程教育具有事業、產業和專業等多重屬性。成本效益研究是遠程教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它不僅是評價教育成效的指標之一,而且有助于我們考慮如何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成本,提高效益。我國正處在遠程教育發展的關鍵期和機遇期,我們可以相信,遠程教育的發展將會進一步鞏固其“在質量上可比、在效益上有明顯的優勢”的存在基礎,充分發揮其在教育觀念、教育技術、教育經濟學等方面的優勢與特點,進而實現遠程教育事業、產業和專業的協調發展,為《教育規劃綱要》中提出的“辦好開放大學”的目標任務,為構建我國的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1]蕭今.教育經濟學和教育發展的挑戰[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1(1):41.
[2]丁興富.我國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上)——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研究(四)[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1(4):17.
[3]劉玉杰.現代遠程教育的特征與經濟功能[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2(3):38.
[4]李海霞.網絡教育投資收益的比較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3(3):62-63.
[5]丁興富.以較少的投入量,取較多的產出量——從成本結構的特點看廣播電視大學的優勢和巨大潛力[J].中國遠程教育,1986(7):18.
[6]丁興富.遠程教育經濟學概述及其國外主要研究成果——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研究(一)[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1(1):15-17.
[7]P.Belanger.&S.Valdivielso.The Emergence of Learning Societies:Who Participates in Adult Learning.Pergamon and UNESCO Institution for Education,1997;P.Belanger.&A.Tuijnman.New Patterns of Adult Learning:A Six 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Pergamon and UNESCO Institution for Education,1997.
[8]U.S.Department of Labor.Learning the Tool and Die Maker Trade[A].Manpow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nograph No.17.Washington D.C.:U.S.Printing Office,1970;C.Brown.Empirical Evidence on Private Training:Investing in People (Edited by Commission on Workforce Quality and Labor Market Efficiency)[C].Wa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Labor,1989.
[9][韓]鄭仁星.開放遠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現狀及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03(5):28.
饒冠俊(1979-),男,浙江瑞安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講師。
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2年度研究課題“現代社區教育的理念創新與功能拓展——基于創建浙江開放大學的現實背景”(SCG261)的階段性成果,課題主持人:饒冠俊。
G720
A
1001-7518(2012)16-0032-03
責任編輯 肖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