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江華 潘望遠
(1.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 天津 300222;2.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天津 300222)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具有明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實用的實踐教學過程和仿真的職業技能訓練。校內實訓基地是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素養和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平臺。校內實訓基地是開展教學培訓、技術研發、科技創新、技能競賽的重要場所,是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基本保證,也是高等職業院校區別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特色所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能力和就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輔助作用。高等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學生在學校期間必須完成崗位或職業所要求的崗前培訓和訓練,畢業時具備“頂崗操作”職業技能水平,成為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為了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技能訓練,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按專業大類組建功能較為齊全的、能滿足實踐訓練的校內實訓基地,模擬現代工業生產環境,建設具有一定的教學性、真實性、先進性、技術性和開放性的實訓中心,做到既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又能讓學生受到嚴格的“真刀實槍”的職業技能訓練。
高等職業院校應按照專業的實際需要進行統籌安排,加以全面規劃,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逐步形成以培養職業技能為本位,以強化實踐能力為核心,以開展技能競賽為推動,以實現充分就業為導向,“院校主導、校企合作、引資援建、開放共享”的建設模式,積極探索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充分實踐工學結合、產教結合。
院校主導,自籌自建自管 這種模式是高等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較為常見的。學校作為投資主體,自籌資金,自主規劃,校內師資,校內管理。這種方式是當前基地建設的主要類型,既有利于按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實習實訓,又易于依托專業實現教學培訓、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相結合。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院校的可控性和自主性較好,缺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大,學校資源配置比較困難,后續管理成本較高。
校企合作,互惠互助互補 院校提供場地、房屋、理論教學和運作管理,企業注入資金、設備、原料耗材和技術技能,校企雙方簽訂共建協議,共同進行建設規劃,共同開發項目,既貼近崗位實際應用,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院校以較少投入贏得豐富資源,企業保障資金投入、設備更新和實訓指導,有利于提升基地水平。缺點是院校的可控性不強,協調管理比較復雜。
引資援建,區域開放共享 這種模式建設的主體是國外資助方、外資機構或政府部門。在建設投入上,既可以是傳統的資金、設備、技術投入,也可以投入土地建設、先進設備或優惠政策。在管理模式上,既可以是學院管理,也可以授權管理,還可以區域內幾所院校共同負責公共實訓基地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面向社會,區域共享,水平較高,優勢互補。缺點是一次性投資大,運行成本高,設備折舊較快,縱向橫向間協調難度較大。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既具有職業技術的屬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屬性。實踐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地位是由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和培養目標決定的,以培養適合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學生應在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2005年開始創建工程實訓中心,以工程實訓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為輔,集教學培訓、技術研發、科技創新、技能競賽于一體,在“工學結合,產教結合”和培養“雙師型”職教人才方面大膽嘗試與創新,2008年被批準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
實訓基地的多元化建設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組建于2005年,是集實訓實驗教學、職教師資培訓、技術研究與開發、社會服務、技能競賽于一體的校級實踐教學中心。2007年,逸夫工程實訓教學樓落成啟用。本著培養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宗旨,形成了“合理配置資源、跟蹤技術發展、營造企業環境”的建設思路,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投資總額180萬美元,重點建設了“自動化實訓基地”;通過日本國政府提供的18億日元的無償援助資金,購置了8000余臺先進設備,成立4個實習車間,建立28個實驗室,涉及生產技術、控制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汽車技術5個領域;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后續援助288萬元人民幣更新改善、調試維修設備121臺(套)。實訓中心還得到了天津市高校“十五”、“十一五”綜合投資項目和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的大力支持,并與日本NEC公司、西班牙AMC公司、中航工業天津航空機電有限公司、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聘請中外企業技術專家指導實訓教學,建立聯合實訓實驗室和技術研發中心,在數控、汽車、自動化、電子等領域的實訓條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實訓基地的多功能建設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是在原有的汽車系實驗實訓中心、電子系實驗實訓中心、自動化系實驗實訓中心、機械系現代制造技術實訓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等工程實訓實驗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整合而成。設有辦公室、教學管理部、質量監控部、市場開發部四個管理部門;數控、機電、電工電子、汽車維修、金工五個實訓教研室;一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和一個產學研基地。現已擁有發動機實驗、數控機床維修、PLC技術應用、現代電子制造技術、數字制造技術、EDA技術、液壓氣動、單片機應用、智能樓宇、機電氣一體化、電氣自動化工程等50個實訓實驗室。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1.17億元,生均設備值居全國高校前列。實訓教師還自主開發自制了幾十種實訓實驗儀器設備,研制的“模塊化多功能實訓裝置”、“大眾AJR”及“豐田8A-FE”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實驗臺等裝置,已形成系列產品,被國內眾多院校及科研單位購買使用;自行研制的最新“柴油電控發動機故障檢測實驗臺”,“大屏幕彩電示教系統”等填補了國內此類教學儀器設備的空白。先后裝備了北京信息技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等二十余所院校的實驗、實訓室,受到了廣大用戶的肯定。創建了以本科生工程實訓教學為主體,本科實驗教學為輔助,同時兼顧青年教師、研究生、高職生的實訓教學基地。
實訓基地突出“一體化雙師型”教學特色 “一體化雙師型”師資是指集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于一體,既能講授專業理論課,又能指導專業技能訓練的教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的實訓教師中78%的人員是具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師和技師,在機械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一體化雙師型”特色教師的比例已達到56%。本著“重技強能,致學致用”的教學理念,將“實行雙證書制度、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培養模式融入教學方案中,形成了“以職業技能訓練為核心,三層次五階段”的特色工程實訓教學模式,包括基礎、核心、拓展三個層次和工業系統認識實習、職業基本技能訓練、職業核心技能訓練、高新復合技能訓練、創新實踐活動五個階段,在國內高等院校中率先培養出具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高級工、技師)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這種培養模式已被全國多所院校借鑒。在為全國高職、高專骨干教師、企業培訓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的同時,還承擔著中國西部教師及埃塞俄比亞、埃及、也門、越南等國家的師資和留學生培養和培訓任務。
注重合理布局,做好發展規劃 實訓基地建設應該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高職院校發展的需要,按照專業性質特點和發展前景,合理規劃科學布局,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地做好建設發展規劃。既要滿足當前經濟社會對人才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的需要,又要考慮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在建設的同時,盡快建立起自我運作、自我建設、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硬件建設應堅持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在保證實用性的基礎上,盡可能配置先進的技術設備。
注重內涵建設,樹立品牌觀念 實訓基地建設應注重內涵建設,科學定位,明確特色,形成文化,樹立品牌,并加強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和創新,積極探索科學化管理,注重細節管理,強化工作執行力,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加大實踐教學軟件開發,形成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達到因材施教、個性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具有豐富企業經歷的工程師充實教師隊伍,加大自身教師隊伍企業鍛煉的培養,形成一支符合教學要求、特色鮮明的教師隊伍。樹立品牌觀念,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注重區域開放,發揮共享作用 根據實踐教學要求和特點,科學規劃實踐教學場地的建設,指導學校在專業與課程建設中科學組織技能訓練,提高設備的先進性,種類和數量合理配備,發揮區域龍頭院校作用,聯合兄弟院校開放共享,完善校企合作科學模式,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發揮區域共享作用。以實用、通用、共享為原則,建設一批具有教育培訓、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等功能的省部級重點共享型實訓基地,并建立、完善相關制度,真正實現、發揮共享作用。
[1]孟慶國,等.動手動腦并舉,培養“一體化雙師型”職教師資[J].中國高等教育,2006(22).
[2]鄭江華,等.中日產學合作培養職教人才的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2).
[3]馬連華.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9(10).
[4]童衛軍.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1(7).
[5]王召鵬.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要素的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5).
[6]張志華.試論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意義及策略[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4).
[7]張小建.創新思路,明確目標,推進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J].中國培訓,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