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開健 高勝利
1.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解剖學教研室,山西汾陽 032200;2.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生理學教研室,山西汾陽 032200
人體解剖學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
尚開健1高勝利2
1.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解剖學教研室,山西汾陽 032200;2.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生理學教研室,山西汾陽 032200
人體解剖學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需要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發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了解人體解剖學史,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品質,培養學生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將解剖學教學和唯物辯證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把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能力;將知識教育和倫理學教育相結合,樹立尊重他人、生命至上的唯物主義倫理觀;引導學生認識人體的美學價值,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升審美情趣。人文素質的提高是一個終身教化的過程,對解剖學教師而言,只有課堂內外相有機結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剖學;教學;人文素質
在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貫穿人文素質教育,有益于醫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為未來從事醫學工作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如何更好的將解剖學和人文教育進行結合,是每一位解剖學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簡要地分析。
以往將人體解剖學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存在一個誤區,即過于強調教師的作用而忽視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人文素質教育應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從而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
1.1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既是解剖學理論知識傳授的主體,也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導。俗話說“學高為師”,教師應學習相關人文學科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并且在授課活動中將解剖學知識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2]。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缺乏教師的指導,人文教育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1.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環境要素,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3]。學生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主體。教師講授了人文知識,學生進行學習,并不等于學生擁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將人文知識內化,發展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習慣,才能體現出個人具有的人文修養。因此,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學生不能主動學習,人文素質教育就會流于形式,畢竟只有人文知識內化于學生,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應從發展史、哲學、倫理學和美學等多方面對醫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在傳授知識同時全面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2.1 人體解剖學的發展史
人體解剖學的發展體現了辯證發展的過程,通過了解人體解剖學史發展的曲折性,學習科學家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品質,可以培養醫學生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精神。解剖學家維薩里(Vesalius)冒著受宗教迫害的危險,親自從事人體解剖實驗,創立了現代解剖學;列文虎克(Leeuwenhoek)發明了顯微鏡;馬爾比基(Malpighi)觀察了動植物的細胞,創建了組織學;施萊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創立了細胞學,被譽為19世紀三大具有決定意義的發現之一。在解剖學的發展過程中,科學家們的個人品質、學術精神為人文教育提供了范例。進入20世紀,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人體解剖學的發展,放射解剖學、斷面解剖學、顯微解剖學等新型學科成為解剖學發展的方向,應在解剖學教學中及時適當補充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
我國的現代解剖學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解剖學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教學和科研水平穩步提升。針對該現狀,應教育學生樹立為提高我國醫學科學水平而努力的理想,爭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2.2 人體解剖學的哲學觀
人體解剖學蘊含著豐富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人體作為一個高度進化的生物體,內部系統之間,器官之間,組織之間,細胞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地聯系,無處不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人體形態結構的特征反映出物種的進化過程,是種系發生的結果,要用發展的觀點學習人體解剖學。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而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統一體,例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共處于同一機體;椎骨具有共性,各部椎骨又有其個性,反映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大腦是意識器官,反映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當人體缺鈣時,佝僂病、串珠胸等病態結構反映了器官功能的改變可導致其形態結構的改變,說明了物質是運動的[5]。將解剖學教學和唯物辯證法有機結合起來,既傳授了理論知識,又注重了思想道德和思維方式的培養,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提高了其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能力。
2.3 人體解剖學的倫理學認識
人體解剖學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形態結構,其學科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學習過程中會接觸人體的組織、器官,甚至尸體。無論如何,人體解剖學的教學繞不開倫理學,如果不能獲得唯物主義倫理學的支撐,必然對醫學課程的學習、未來職業的選擇和及職業操守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應將知識教育和倫理學教育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倫理觀。尸體作為曾經活著的人,盡管生命已經消失,但仍然具有人的價值特性,對尸體的尊重和妥善處置意味著對死者生命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尊重。尸體解剖時,要懷著科學的態度,認真仔細地進行,對產生的組織碎片,不應隨意丟棄,要統一妥善處置。解剖學實習時,要懷著敬仰的態度,輕拿輕放,一絲不茍,學習完畢后妥善處置保管,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對死者的尊重,踐行尊重他人、生命至上的唯物主義倫理觀[6]。
2.4 人體解剖學的美學價值
人體形態結構體現了自然的、現實的、客觀的,不加修飾的美。人體聚集了所有形式美的法則,幾乎反映了所有美的規律:①對稱、和諧統一的美,如人體軀干、頭面、體腔內器官存在相當部分的對稱美;②人體微細結構的美,如圓形的血細胞、蝌蚪狀的精子、X狀的染色體、雙螺旋狀的 DNA結構等;③人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符合0.618黃金分割律,如肚臍是人體的黃金分割點,而咽喉和膝蓋分別是人體上部和下部的黃金分割點;④美感比例:人體身體各部位較為勻稱,身高與體重比例適當;⑤曲線美:人體形體體現著較多的曲線美,包括男性和女性特有的體態等[7]。人體解剖學蘊藏著大量的美學法則,只有把人體解剖學知識與美學原理有機地結合并加以應用,人體解剖學的內涵才更豐富,外延才更廣闊,從而使學科更具生命力。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人體的美學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升審美情趣。
“功夫在詩外”,人文素質的提高是一個終身教化的過程,應多渠道、全方位進行。對解剖學教師而言,僅憑課堂內知識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課堂內外有機結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奧斯勒在《行醫的金科玉律》中說過:“在我的記憶里,每一位老師的言教與身教,無不真誠而鮮活,在黑暗中為我們點亮一盞明燈。”在醫學院校,教師應與學生平等相處,了解學生的需求,傾聽學生的心聲,處處關心幫助學生,讓學生生活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中,從而營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質氛圍,做到“身正為范”,用師德之風、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身邊的學生,從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綜上所述,通過教師學生相結合,課堂內外相結合,從史學、哲學、倫理學和美學角度闡述人體解剖學的人文教育價值,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能使學生將來成為真正有益于社會的人。
[1]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等.“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2000,(2):3-9.
[2]劉洪付,于振海.謅議人文教育在解剖學教學中的運用與體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9(10):1754-1755.
[3]高勝利,高淑紅,劉麗霞,等.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適切性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1):9-11.
[4]楊向群,張傳森.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人文關懷與素質教育[J].解剖學雜志,2007,3(30):267-268.
[5]楊曉煜,鄭鳴.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哲學思維[J].解剖學雜志,2008,31(6):830,844.
[6]吳連仲,韓卉,黃學應.人體解剖學的生命倫理學問題及教學中的倫理觀教育[J].四川解剖學雜志,2006,14(4):62-63.
[7]廖愛武,鄭玉濤.人體解剖學的美學初析.宜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J].2006,28(2):127-129.
[8]祁寶奎.融人文教育于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實用預防醫學,2007,14(5):1605-1606.
Consideration of humanity qualities education in human anatomy teaching
SHANG Kaijiang1GAO Shengli2
1.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Anatomy,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Province,Fenyang 032200,China;2.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of Physiology,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Province,Fenyang 032200,China
Infiltrated with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human anatomy teaching should emphasize and carry out the idea of"the guiding function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ubject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o as to fuel and bring into full play of the positivity and initiative of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anatomy history and the learning of perseverance and dedication from scientists,the devotion spirit of students in seeking the truth will be developed.The combination of anatomy teaching and materialist dialectics can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viewpoint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improve their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of Marxism.And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ethics education can help students to set up their materialistic ethics viewpoints such as respect for others and the life first.Moreover,this kind of combination can also guide students to know the human aesthetic values,develop correct aesthetic outlooks and enhance aesthetic tastes of students.The improvement of humanistic quality is a lifelong process.For the teachers of anatomy,only through the good combin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room teaching,double pay can gain.
Anatomy;Teaching;Humanity qualities
G424.1
C
1673-7210(2012)02(c)-0150-02
2011-09-29 本文編輯:程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