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忠河 戚建偉 朱懷剛 孔小紅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江蘇南京 210006
我院是隸屬于南京市衛生局的國內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96年經上級行政部門批準,掛牌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在原有行政隸屬關系、領導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將全部教學、師資培養、科研等工作納入高等院校管理體系,按照高等院校的標準和要求開展教學及科學研究[1]。近年來,我院致力于實現“提供一流醫療服務的研究教學型醫院”的發展目標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院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形勢,將教學工作定位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為主題、改革為動力、教學為基礎、科研為重點、和諧為保障,以七年制教學和博士生、碩士生培養為抓手,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師資隊伍、辦學條件等方面達到省內一流水平。
編寫《醫院科教管理指南》,制定《第三臨床醫學院教學檢查基本規范》,落實教學評估,加強過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系統管理質量。成立教學辦公室、教研室(組)、學術委員會、教學督導組等機構,對教學工作進行全方位指導和考核。對理論課教學、臨床見習、實習和七年制二級學科輪轉和自編教材的使用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及時反饋、整改。
建立健全教學管理評估獎懲體系,以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等教研室為試點單位,加強教學改革力度,進一步倡導導入式教學方式,推廣PBL教學法和“雙語”教學,創造條件使學生盡早接觸臨床,增強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大對CAI課件制作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并配置電子閱覽室和臨床技能實驗室等設施。
在教師中開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教書育人”師資建設活動,探索長學制學生培養“導師制”,融專業培養與德育教育為一體,形成結構合理的高質量教學隊伍。成立臨床醫學Ⅱ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表決博士、碩士研究生、七年制碩士、學士學位的授予資格及研究生導師的資格申報。建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培養鏈條。
建成總建筑面積2 200平方米的科研平臺,包括中心實驗室和動物實驗中心。其中中心實驗室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引進熒光定量PCR儀、流式細胞儀等儀器設備價值500萬元,建有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等多個實驗技術平臺;動物實驗中心占地面積800平方米,設有大小動物實驗室、手術室、轉基因動物室等,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醫學院校及研究所的合作。先后與美國芝加哥Advocate Hope Children′s醫院、BETHESDA心臟病醫院、奧卡拉心臟病研究中心、哈佛大學醫學院,英國Edge Hill大學醫學院、難治性心絞痛治療中心,加拿大McGill大學,意大利都靈BOSCO醫院等多家院校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派遣教職人員外出培訓,學習國外先進經驗。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指導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
我院臨床教學能力不斷增強,教學質量持續改進,成為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和長學制教學示范性臨床教學基地。迄今已設立19個教研室,30個碩士點及9個博士點,5名博士后進駐國家級科研工作站開展研究工作。教學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在院培養的全日制研究生112人、在職研究生90人、七年制研究生111人、實習生(含國際留學生)464人、進修生205人。連年獲得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優秀實習單位獎。多次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等省級以上教育科技成果獎勵。
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但是我國當前的高等醫學教育體系,更多地沿襲了傳統生物醫學模式。高等醫學院校的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千校一面,辦學模式趨同,評價體系單一,忽視了不同層次的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規格應該具有不同的層次和各自的特色[2]。非直屬附屬醫院作為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資源的延續和補充,在教育體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非直屬附屬醫院是指經政府部門評審及認定后,學校與醫院簽訂有關協議,醫院建立臨床教學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承擔臨床課程全程教學,但仍保留原有體制和建制,醫院等級不變、行政隸屬關系不變、醫療任務不變的一種協作型教學模式[3]。陳戈等通過文獻計量學研究發現,國內非直屬附屬醫院研究文獻呈上升趨勢,成為醫學教育的研究熱點[4],非直屬附屬醫院的建設工作正在全國各地有條不紊地開展,地方醫院和部隊醫院都已投入其中。一方面,打破了高等醫學院校單一辦學的模式,緩解了醫學院校擴大招生規模之后,臨床教學基地不足、實踐教學資源緊張的現狀,為醫學院校的進一步發展擴展了辦學空間,為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保障[5-6]。另一方面,非直屬附屬醫院在不增加國家財政付負擔的情況下,與醫學院校建立穩定的教學協作關系,骨干醫務人員承擔了一定量的臨床或護理教學工作,通過“教學相長”,提升了全體醫務人員基礎理論水平,促進了診療流程的規范、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營造了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例如我院僅2011年就有18位在職職工考取南京醫科大學科學學位及專業學位博士,涉及11個專科,包含學科帶頭人和學科帶頭人后備人員7人。
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非直屬附屬醫院要發揮靈活的教學制度優勢,用新的管理創新思維謀劃教學建設、新的管理創新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新的管理創新方法改進教學工作[7-8]。一是充分發揮醫院在醫學教育和科研中的骨干作用,增強教學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加大教學投入,提升教學成果檔次和水平,帶動各臨床科室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二是堅持以研究生教學和七年制教學為主體,實習進修教學為基礎,將醫院辦成研究生教學和七年制教學示范基地。三是建立穩定的臨床教學管理機構和隊伍,完善臨床教學工作協調制度和機制,保證教學秩序,及時研究解決臨床教學中的問題,探索完善長學制學生培養“導師制”。四是注重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技能訓練室,健全教學管理評估獎懲體系,加強教改力度,提倡導入式教學方式,推廣PBL教學法和“雙語”教學,探索新的教學管理機制和途徑。五是適應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學科學發展的整體化、綜合化、多元化趨勢,從教育體制、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改革,過渡到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改革;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過渡到實施醫學生素質教育改革,在如何加強非直屬附屬醫院建設、如何提高臨床教學質量方面,進行積極研究和探索,以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1]楊大鎖,潘淮寧,葛德華,等.非隸屬制附屬醫院如何做好臨床教學工作[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75-177.
[2]白波.地方普通高等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規格[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8:7-8.
[3]唐湘涓,陳軍,張厚德,等.強化教學管理確保非直屬附屬醫院教學質量的提高[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7,25(3):344-345.
[4]陳戈,吳小翎.國內非直屬附屬醫院研究文獻分析[J].重慶醫學,2011,40(16):1656-1657.
[5]王宏,李紅,劉文紅.高等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45-46.
[6]樊國康,杜勇,李春平,等.高等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建設實踐探索[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6):408-409.
[7]孫忠河,潘淮寧,陳紅.醫院管理創新實踐與探討[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1,18(1):77-79.
[8]孫忠河,潘淮寧,陳紅,等.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思路探討[J].西部醫學,2011,23(2):397-398.